首页 >> 正文

赫哲族的猎鱼文化
2018-07-13 作者: 记者 李凤双 王建 管建涛/哈尔滨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鱼皮做衣、鱼骨做挂件、鱼鳞加工成孔雀画、鱼肉招待游客、鱼松成热销食品……在赫哲人王海珠手里,一条鱼可以实现“72变”,鱼的全身都是宝,没有一点浪费。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全国只有5000余人,主要聚居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属于渔猎民族。当年赫哲人只要拿一根1米多长的棍子,就能在江边抓到鱼,冬天吃冻鱼片、夏天吃晒鱼干,自给自足。

  历史上,赫哲人以鱼为主要生产生活来源,形成了独特的鱼皮衣、鱼皮画等民族传统文化。如今赫哲人打造文化全产业链,既增收又传承了文化。

  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新强村,为弘扬独具特色的赫哲民俗,该村开办了赫哲手工艺品培训班,培训手工艺品能手50多人,研发制作精品鱼皮画、鱼骨挂件等手工艺制品。

  “80后”王海珠就是当地一名制作手工艺品的巧姐。她学赫哲族语言,学鱼皮制作技艺,学民族特色食品制作,并开办了手工作坊,制作和销售鱼皮画、鱼皮衣等工艺品。

  近两年,王海珠又创办了海珠手工艺品合作社,把鱼全身的价值都挖掘出来,做长鱼的产业链,带动更多赫哲人增收致富。

  走进海珠手工艺品合作社,墙上挂满了各类用鱼皮制成的手工艺品,包括赫哲族特有的鱼皮衣、鱼皮靴、鱼皮画等。王海珠和她的徒弟正在剪鱼皮,做鱼皮画,桌子上摆放着大小不等的鱼皮、鱼骨、鱼刺等。平时,王海珠还请了几位赫哲族手工艺品老师,免费教学员,开网店卖成品。

  在人们的印象中,鱼骨、鱼刺、鱼鳞没有什么用处,但在赫哲人眼里,它们可以作为项饰、胸饰、腰饰等。经王海珠装饰,鱼骨、鱼刺成了一件件精美作品不可或缺的点缀,有的还单独做成了鱼骨手串。

  赫哲人的美食离不开鱼,不尝鱼松就不算到过赫哲人家。王海珠是个制作鱼松的高手。在她家,一盆刚做好的鱼松还冒着热气。据王海珠介绍,鱼松是增收的重要来源,每7斤鱼肉能炒出1斤鱼松,炒一锅鱼松,至少需要6个小时,去年每斤鱼松100元,今年达到150元。

  鱼松最受游客欢迎,吃起来美味可口。冷却后包装好,王海珠通过网络将鱼松卖到了南方。去年王海珠卖了1000多斤鱼松,收入10多万元,今年预计会更多。

  赫哲族对鱼有特殊的感情,生态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每年的6月11日至7月15日,黑龙江干流水域进入禁渔期。前不久,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的几个渔民捕获了一条重达1028斤的鳇鱼。这条鳇鱼并未成为“盘中餐”,而是被水产部门“特护”起来,继续人工繁育,既保障了渔民收益,又保护了这条“水中活化石”。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最严驾考”反成部分驾校谋财之道

“最严驾考”反成部分驾校谋财之道

驾考难度升级的同时,个别“神通广大”的驾校考场却暗地里为考生提供包过服务,只要花费数千元,就能在考试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大玩潜规则牟取利益。

·同质化泛滥“杀伤”会展经济

降费提效 天津港“断腕”启动新一轮改革

降费提效 天津港“断腕”启动新一轮改革

不久前,天津港正式启动新一轮改革,降费提效是此番改革的主基调。天津港试图通过此举,在求得自身发展突破的同时,也为外贸进出口企业打造更为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建成世界一流黄金企业并非“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