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微话题]信披违法违规成本亟待提升
2018-04-18 作者: 记者 陈伟/整理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证监会16日驳回了一批当事人的申辩,最终决定对数名投资人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并分别处以60万元、30万元罚款。

  证监会称,当事人在2017年两次公告中披露的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及重大遗漏。这种行为对市场和投资者产生严重误导,造成股价大幅波动,引起市场和媒体高度关注,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并且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信心,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

  网民“gyjian”表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网民“张平”称,被罚人士最头疼的不在于5年市场禁入,而是投资者索赔机制正在开启。损失惨重的投资者可以要求得到经济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沪深交易所近日起草完成《上市公司收购及股份权益变动信息披露业务指引》并公开征求意见。该新规旨在遏制任性举牌,打击“蒙面举牌”“买而不举”等乱象,保护中小投资者不被“割韭菜”。

  网民“江明德”提出,在保持打击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高压”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推动相关法规的完善,尤其是改变违法收益和违法成本失衡的现状,让违法者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无论是信息披露违法,还是欺诈发行、内幕交易,违法成本和收益之间的严重失衡,一直是困扰资本市场的顽疾。网民“亦新”认为,虽然60万和30万的罚款并不算多,甚至有点少,但按照现行证券法,这已经是顶格处罚了。区区数十万元的惩戒难免让市场产生处罚过轻的质疑。

  网民“宋一欣”表示,证券法修改的方向应该是按照违法金额的比例和倍数确定罚款数额,以取代现行的定额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对违法违规行为和以身试法者产生应有的震慑作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由明转暗 假劣种子打起“游击战”

由明转暗 假劣种子打起“游击战”

春耕时节,记者在赣湘吉闽等地调研发现,新种子法颁布一年多后,假冒伪劣种子并未就此销声匿迹,而是花样翻新,以更加隐蔽的方式继续坑农害农。

·我国新一轮开放蓄势待发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由于家装消费专业性强、家装市场无序竞争等原因,消费者频频掉入家装陷阱,家装市场究竟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