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郭为:让数据引导产业发生革命性变革
2018-03-27 作者: 记者 王奇/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让深网层面的智能化改造成为可能,如何让数据为行业赋能,让数据引导产业发生革命性变革,是信息技术企业要承担的新使命。”在近日召开的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上,神州控股董事局主席、神州数码集团董事长、神州信息董事长郭为,就如何建设数字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近年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不断深度融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金融、电信、政务、医疗、教育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大数据的典型应用,用户在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上有了更多获得感。

  而在郭为看来,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从信息技术到数据技术,从信息时代到数据时代的转变,产业发展将从传统的IT赋能升级到全新的DT赋能。郭为表示,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巨型,在这样的系统下用传统的数据方式,简单的因果演绎方式已经无法去解释现实,我们不得不借助于系统学、统计学,因此大数据就诞生了,大数据就是解释今天复杂世界的工具。

  对于如何去完成这样的转化,郭为则认为,有三个支撑的要素。第一个是应用场景,是服务对象最直接感知人工智能的环节要素,以应用、服务、API接口等形式呈现。第二个是模型和算法,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现,深度学习,模式识别,遗传算法等技术。第三个是数据信息,是能实现大数据智能化的必备条件,是模型算法的基础资源和验证资源,影响模型算法的可信度和可靠度。

  当前,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产业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大数据的应用逐步深化。据了解,我国已先后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全国大概20多个地方成立了大数据的管理机构,发布实施了大概160余项大数据相关政策。

  郭为表示,神州控股、神州数码、神州信息三家上市公司拥有领先的技术和实践,并在行业信息化积累和大数据技术上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正在多个垂直行业领域发力,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云服务赋能,帮助传统企业转化成大数据企业,为行业创造全新价值。

  在健康医疗领域,神州控股旗下神州医疗致力于驱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的变革与创新,结合当前主流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技术,围绕健康医疗大数据、医疗云服务、医疗卫生信息化三大核心板块的技术研发和临床应用拓展持续发力。例如与华为、飞利浦联合打造的神飞云,就是基于客户的业务场景,通过整合三方的优势,为客户提供了业界最具临床深度的影像云解决方案。对此,郭为特别谈到,神飞云的目标是在2018年底覆盖超过400家医院,2019年覆盖超过1000家。

  在农业领域,神州信息历时近20年,形成了“一网一库,三大服务”的战略布局,基于土地确权、农村政务、农事生产、农村产权交易以及农村社会化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大数据积累,通过农政云、农业云、农服云等云服务应用,打造标准化和开放性的“神州云”生态体系,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和产业升级。

  在云MSP领域,神州数码集团围绕企业混合IT架构及业务应用,已在上云咨询、实施、云迁移、云运维、培训和客户成功服务等多个部分,构建起成熟的技术交付能力和项目管理体系。此外,神州数码还自主研发出完整、独特的云管理服务平台产品,通过统一的服务平台、差异化的服务能力,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及云端升级。

  在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主论坛当日,神州数码与华为联袂举行发布会,共同宣布神州数码“大华为”战略正式启动。未来,郭为掌舵的三家上市公司将围绕华为云,在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物联网、供应链等领域与华为进行深度协同,共拓海内外市场。

  据了解,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我国将持续完善政策环境,制定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并在协同制造、农业、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中国建设将进入高峰期。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春耕遭遇“肥贵” 种粮大户犯愁

春耕遭遇“肥贵” 种粮大户犯愁

王跃龙算了一笔账,仅一袋50公斤的尿素,就比去年涨了10元钱,合作社有6万多亩地,化肥成本比去年增加了近20万。在“鱼米之乡”洞庭湖平原上,化肥价格上涨也引发了种粮大户们的担忧。

·银行保险公司疑“勾结” 老人500万“被保险”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由于家装消费专业性强、家装市场无序竞争等原因,消费者频频掉入家装陷阱,家装市场究竟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