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微话题]整治银保销售乱象须加强监管问责
2018-03-27 作者: 记者 明航/整理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近日刊发了一篇深度报道《银行保险公司疑“勾结” 老人500万“被保险”》,该报道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文章指出,有保险销售人员冒充银行职员在银行网点驻点销售,结果,内蒙古一老汉用来买银行理财的500万拆迁款,最后居然买成了保险。几经周折,甚至以命维权后,老汉才最终拿回本金和利息。

  网民认为,近年来,以“存款变保险,存单变保单”为代表的销售误导逐渐成为储户被骗的重灾区,这无疑给金融消费者本人和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为避免走入消费误区,当事人应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金融知识;监管部门应以制度刚性约束金融机构,出重拳整治金融乱象,从而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

  网民“菲林”表示,目前银保渠道的主要销售对象是中老年人,他们对于保险产品的认知度非常低,银保人员为了完成销售任务,不惜进行销售误导,消费者不但收益受损,本金都有可能不保。骗局隐藏如此之深,简直叫人防不胜防。

  早在2014年,保监会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这一银保新规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禁止保险人员驻点银行,延长犹豫期,强化风险提示和对弱势人群的消费权益保护。

  虽然相关部门对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进行了管控,但消费者要避免被“忽悠”,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很重要。

  另外,网民“李松林”认为,打击银行业乱象,最根本的是要严格保障客户权益,畅通客户投诉渠道,并加强日常监管和问责的制度力量。只要在执法巡查和举报受理中发现一起违规案例,就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以高压态势才能迫使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从内部培训、职业管理、规范操作等环节提升服务品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人民币升值 部分出口企业利润承压

人民币升值 部分出口企业利润承压

在2017年出口外贸形势明显回暖的情况下,出口企业纷纷表示“订单多了,利润薄了”。尤其春节用钱关口,上市公司也不能避免遭受大额汇兑损失。

·春耕遭遇“肥贵” 种粮大户犯愁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由于家装消费专业性强、家装市场无序竞争等原因,消费者频频掉入家装陷阱,家装市场究竟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