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大上市险企1月寿险保费负增长
券商看好后市估值
2018-03-09 作者: 记者 王淑娟/上海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备受关注的寿险公司“开门红”数据日前终于出炉,正如之前市场预期,出现了负增长。A股四大上市险企相继披露的1月份原保费数据显示,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保险1月份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3109亿元,同比下降0.79%。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时隔5年来,上市险企1月保费再现负增长。不过,尽管1月开门红不如人意,但券商机构对于上市险企的年内估值表现仍然看涨。

  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月国寿、平安、太保和新华人寿月度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1.33%、21.47%、24.44%和9.95%。

  分析指出,受短期经营节奏调整和行业向保障型产品转型影响,国寿增速下滑明显,平安、太保增速略有下滑,新华完成保费结构转型,续期业务拉动总保费回归正增长。

  以平安为例,从保费结构来看,平安寿险1月续期保费实现了52.1%的高增长。但平安寿险2018年1月累计新单保费同比增速下滑至-11.3%,其中个险渠道的新单保费同比增速下滑至-11.8%,主要是因为监管环境变化、利率水平较高导致储蓄型产品销售受阻,行业整体向保障型产品加速转型。

  “1月各家公司新单保费均有不同程度同比下滑,主要原因为产品形态调整和储蓄型产品市场竞品收益率高所致。平安寿险受影响相对较小,主要因为平安去年应对产品调整较为充分,及较强的代理人队伍经验素质。”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锋表示,1月个险新单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续期保费拉动总保费保持稳定增长。除国寿外,另外三家上市险企均实现两位数以上正增长,近年来通过期交增长实现的续期拉动总保费增长态势显现。

  值得关注的是,1月平安寿险的原保费收入已经接近国寿。数据显示,2018年1月中国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1268亿元,平安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1152亿元,仅仅相差116亿元。而太平洋寿险1月实现保费502亿元,同比增长24.44%,增速在上市险企中居首。据悉,太保寿险建立了“大个险”格局,代理人业务占比接近九成。

  尽管开门红负增长,但分析指出,目前国内寿险行业仍处于良好增长阶段,保险产品需求依然广阔,健康、养老等保障型险种未来空间很大,无论从供给、需求或是政策引导来看,未来险种结构依然会持续改善,新业务价值及价值率将持续提升带动内含价值稳步增长。

  中金公司的报告指出,过去几年随着人均收入的快速增加,中国中高收入家庭数量快速增长,这也将推动对保险尤其是保障型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未来10年随着数量更大、受教育程度更高、收入更高的80后和90后年龄段人口逐步跨入中高收入阶段,中国寿险的核心客户群基数快速增长,将推动寿险保费高增长。

  招商证券同样指出,人口老龄化加剧、重大疾病发生率提高等催生保障型产品需求。此外,代理人规模两位数增长,有利推动保障型产品覆盖更多人群。预计2018年保障型产品销售增速较储蓄型产品销售增速明显更快,结构的优化将保障险企新业务价值的持续提升。

  太平洋寿险董事长徐敬惠认为,目前我国健康养老领域保障缺口巨大,潜在的健康养老保障需求将在不久的将来陆续释放,为保险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保险“新国十条”、“健康中国”战略等政策陆续出台,保险业应抓住政策机遇,充分发挥长期风险管理和保障的功能,深度参与健康养老产业,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实际上,今年以来,受开门红压力影响,A股四家上市险企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下跌。分析认为,各寿险公司1月开门红数据出现负增长,对短期股价行情形成一定冲击。保险股估值当前显著偏离基本面,行业保障型保费回暖后将迎来板块估值反弹,重新回归合理较优的估值中枢水平。

  长江证券分析师周晶晶认为,当前各公司逐步将经营重点转移到保障型产品,在需求端空间较优的长期判断下,供给策略转变将有积极影响,静待保障型保费增速回暖。从保险股估值来讲,当前估值接近历史底部,与基本面显著背离,配置性价比凸显。

  “3月下旬,2017年报业绩和分红超预期将催化保险股股价。”中金公司报告认为,保险行业更高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将支撑更高的估值。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候鸟老人”的新角色

“候鸟老人”的新角色

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长杨哲昆认为,“候鸟群体”的到来为之筑就了最坚实的市场底部。而且,“候鸟群体”给海南带来的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好处。

·人工智能行业人才需求旺盛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由于家装消费专业性强、家装市场无序竞争等原因,消费者频频掉入家装陷阱,家装市场究竟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