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兴家风家训 “老古董”又成新风尚
2018-02-23 作者: 记者 方列/杭州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经典家书《诫子书》,随童声吟诵在祠堂内久久回荡。春节假期,不少中国的中小学生纷纷走出课堂,来到农村寻找先人给后代留下的宝贵财富。各地沉寂了多年的“家风家训”又被重新挖掘,成为重构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石。

  寒假期间,杭州不少中小学生领到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理家训”。学生们把最能代表自己家做人做事风格的话提炼出来,作为“家训”,回到学校和同学分享。而在浙江金华市,别具特色的“家风旅游”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学生。“来这里,主要是想让孩子现场体验一下传统的家风家规,更多地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慕名来到金华市金东区山头下村的上海游客赵海先生说。山头下村是沈约后世子孙的聚居地,以13则《沈氏家训》闻名。每逢节假日,不少人会带着孩子来这里,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对中国人来说,有家就有家风。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即便是在闭塞偏远的乡村,也随处可见“明礼重学”“耕读传家”的古训、木匾或石刻,高悬老宅门楣。近年来,各地不断挖掘、传播、践行家风文化,并注入新的内涵,使成为构建社会道德的基石。

  早在2015年5月,中纪委官网就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希望以此教育官员,培养廉洁意识。“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的郑宅镇,这里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被誉为“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以崇尚清廉的家规治家,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郑家出仕人数以百计,至今无人贪腐。春节期间,郑氏子弟又重聚一地,重温家训,警戒后人。

  浙江东阳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渊头村世代尊师重教。村里有2100多村民,走出了25名博士、200多位高级工程师、副教授、教授、550多位大学生……“这是我们家族历年来注重教育的成果!”村书记李惠康充满自豪地说。

  作家马伯庸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社会学专家杨建华认为,家风家训并不是过时的“老古董”,背后恰恰是家族或者父母一代为人处世的准则,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一段时间,家风传承出现“中断”的迹象,现在大家重新认识到了家风家训对社会道德构建的重要作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网络直播竞答走到十字路口

网络直播竞答走到十字路口

专家建议,职能部门应建立答题平台的信用积分制,对出现原则性问题的“一票否决”,引导业态平稳有序发展,防止过度炒热。

·全国每年3000万吨污泥恐将产生二次污染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由于家装消费专业性强、家装市场无序竞争等原因,消费者频频掉入家装陷阱,家装市场究竟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