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甘肃天水:物联网技术助果农丰收
2017-10-12 作者: 记者 梁军 张玉洁/兰州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咔嚓!”果农宋书成摘下一颗刚成熟的苹果,送到嘴边,一口下去,齿间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发现,自从红苹果住进了“白纱帐”,年年都是丰收年,果味也更香甜。

  现在正是苹果丰收的季节。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牟坪村千亩苹果基地里,白色的防雹网盖住了大半个山头。防雹网下的苹果熟了,一个个红彤彤的,果香四溢。

  “每年最怕下冰雹,那雹子大得像蚕豆,一旦防不住,果园就得遭殃。”宋书成说。记者来到苹果基地时,工人们正忙着分拣、装卸,空地上堆满成吨的苹果,等待被运往全国各地。基地负责人李中荣介绍,今年由政府补贴安装的防雹网,挡住了上半年两次冰雹,才保住了这1000亩苹果。

  站在山头远眺,防雹网在梯田上连成了片,犹如一张张“白纱帐”。走进一看发现,里边还藏着不少看点:果园安装了一套现代物联网系统,让小苹果不仅保住了亩产数量,同时也增添了科技含量。

  记者看到,一株株果树的腰部,被一根长长的细水管连接。“这是压力补偿式滴灌管,能使每个栽种点的滴水量不会因地形高低出现偏差。”李中荣说,这样的精准化灌溉,让每一棵树都可以生产出优质苹果。

  “我们还通过设备收集果园的湿度、风速等信息,然后传输到云端系统,人工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操作整个果园的生产。”李中荣介绍,果园地下埋着土壤水分监测仪,酷热的天气里自己无需频繁出入果园,坐在室内就可以掌握土壤含水量,再用手机操控灌溉和施肥。

  目前,李中荣所在的企业正与北京一家科技公司洽谈业务,希望借助卫星定位系统,对自家果园里的每一棵树精确定位,借助苹果基地气象台发送的数据,对果树的长势进行监测。“哪一块地该浇多少水,哪一棵树该施什么肥,我们都能通过卫星及时获知,从而实现对果园的超前管理。”他说。

  劳动强度下降了,收入反而增加了,物联网技术最终给农民带来实惠。宋书成把土地流转给了苹果基地,自己和妻子长期在果园割草、搞运输,两口子一年收入至少6万元。

  记者近日在基层看到,几年前,物联网、大数据对西北农民们来说还是个陌生词,如今这些先进技术已在黄土高原上生根发芽。那些曾经只会在土地里刨食的农村人,正逐渐转型成智慧农业时代里的“新农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老套”骗局何以频频得手?

“老套”骗局何以频频得手?

一些早已被媒体揭露的“老套路”,诈骗分子何以频频得手?

·开学季“杀生”型诈骗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