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市场调整后仍将向上
2017-09-15 作者: 吴黎华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本周的前4个交易日,大盘继续窄幅震荡,创业板略有回调。指数方面,上证综指4个交易日累计上涨了0.18%,深证成指则累计上涨了0.91%,上证50较为弱势,4个交易日累计下跌了0.52%,沪深300累计上涨了0.10%,中小板指累计上涨了0.92%,创业板指小幅回调,累计下跌了0.32%。从主要指数表现来看,大盘正在酝酿对3400点整数关口发起冲击。

  从市场层面来看,本周周期股全面回调,小金属、稀土、锂电池等跌幅靠前。本周四,房地产逆市走强,中房地产涨停,万科A一度逼近涨停,股价创新高。乙醇概念股大涨,龙力生物、兴化股份、海南椰岛、中粮生化涨停。水泥股盘初就拉升一波,但持续性较差,华新水泥涨停。新能源汽车概念股又现分化,安凯客车四连板,大洋电机触及涨停,盛弘股份、西藏矿业、天齐锂业等个股跌幅靠前。基因测序概念获游资青睐,贝瑞基因3天两涨停,中源协和尾盘封板。

  流动性方面,广发证券研究显示,上周A股市场资金净流入75.5亿元。其中,一级市场IPO融资38.6亿元;产业资本上周重要股东净减持14.8亿元,二级市场上,上周合计流入资金128.9亿元,其中,机构投资者资金流入50.7亿元,杠杆资金流入178.2亿元,沪深港股通资金流出39.1亿元,交易费61.0亿元。投资者情绪方面,上周融资交易占比10.1%,日度换手率1.0%,股指期货多/空比例69.0%,机构合计挂单卖出319.5亿元。

  上周五,沪深交易所联合中登公司发布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7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融入方不得为金融机构或其发行的产品,融入资金应当用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并专户管理,融入方首次最低交易金额不得低于500万元,后续每次不得低于50万元,不再认可基金、债券作为初始质押标的。股票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单一证券公司、单一资管产品作为融出方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0%、15%,单只A股股票市场整体质押比例不超过50%,新规将实施新老划断原则。

  2015年以来,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曾多次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在漫长的市场下跌的过程中,也曾多次发生过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强制平仓或濒临强制平仓的风险。由于市场的整体质押规模较大,监管层也对这方面保持了长期关注。那么,为何在这个时间节点出台了这方面的新规?笔者认为,这一政策出台的时间节点恰恰表明当前市场已经不再具备大幅下跌的风险,已经具备了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行为的市场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具有了防止上市公司股东通过股票质押在二级市场进行加杠杆行为的需要。

  兴业证券的研究显示,截至2017年9月9日,参与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总数占A股总数的97.1%,总质押市值达6.11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0.8%。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传媒、房地产、化工,对应市值占比分别为9.96%、7.24%、7.12%、6.61%。根据两大交易所披露的数据,股份质押率均值明显低于新规中60%的上限,预期个股的质押受质押率上限的影响较小,同时新规为股价下跌可能触及警戒线的股票提供更多补充担保渠道。质押比例超过50%以上的部分参考市值占总体质押市值比例为3%,相对风险可控。对于资金流不稳定、炒妖炒外延的公司来说难以长期维系,原有合约一旦终止将逐步减少现有质押存量。

  值得注意的是,A股融资融券余额为9818.6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9783.76亿元增加34.93亿元。这同时也是两融余额连续13个交易日上升,创下19个月新高。数据显示,自2016年1月15日,两融规模跌破1万亿元之后,再未攀上过万亿大关。今年6月初,两融规模跌至年内新低——8600多亿元。如今两融规模距离万亿整数关口近在咫尺。这表明市场情绪继续好转,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不过,从当前市场的情况来看,仅仅两融规模的提升还不能充分说明增量资金的入场,当前市场向上的趋势十分明显,但需要更多的增量资金参与进来,才能进一步推升股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指数在3400点左右,很可能需要一个向下的动作,进行一场像样的调整,才能继续向上发起攻击。

  2015年以来的市场经验表明,股票市场上涨和下跌都不是风险,过快的上涨和过快的下跌才是真正的风险所在。从当前的监管政策取向来看,在市场稳定向上的环境下,监管层仍然在进一步规范入市资金的来源,防止重蹈2015年市场过快上涨的覆辙。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新消费崛起 传统零售不“进化”即出局

新消费崛起 传统零售不“进化”即出局

多元、品质、体验和享受越来越成为经营者在业态布局考量中的关键词,传统零售理念不转变即出局。

·金融骗局“生活化”更具诱惑力欺骗性

“老套”骗局何以频频得手?

“老套”骗局何以频频得手?

一些早已被媒体揭露的“老套路”,诈骗分子何以频频得手?

·开学季“杀生”型诈骗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