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发展是最大的逻辑
读王义桅《世界是通的: “一带一路”的逻辑》
2017-05-12 作者: 禾刀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在亚投行开门迎客一年多来,已通过批准项目9个,投资约17亿美元,涉及7个国家,覆盖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主要领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随着3月份最新一批13个新成员的加入,亚投行成员已突破70大关。另据消息,意欲加入亚投行的新成员仍旧纷至沓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风向标的亚投行,一面世便受到如此追捧,实际折射出“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

  作为中国学界“一带一路”战略最前沿的研究者和呐喊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在《世界是通的: “一带一路”的逻辑》这本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一带一路”时代的全球化、文明、战略、经济、政治、外交逻辑,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展示的中国智慧与世界智慧。本书也是继作者推出《“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专著一年后从人类文明史与全球化反思角度研究“一带一路”的又一力作。

  众所周知,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发表了一个震惊世人的观点,即“世界是平的”。在托马斯看来,四通八达的互联网,轻松抹平了交通等过去难以逾越的现实障碍,相比之下,互联网上的任何一则信息,对互联网上的受众均是等距也是等时的,网络第一次让人们变得如此平等。

  不过,在王义桅教授看来,这种抽象意义上的“平”,仍然无法摆脱现实的诸多不平等。或者说,在全球化时代,仍旧存在南北差距、沿海与内地差距、城市与农村差距等诸多不均衡。仅以中国来看,东部与西部相比,无论在经济还是交通等诸方面仍旧存在不小的差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样如此,几乎普遍面临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通病,甚至在自然条件方面也千差万别,比如许多国家全年降雨量极少等等。

  世界是平的,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错觉。其实,贫富差距、民心不通,乃各国所面临的紧迫挑战;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现实的想当然。应该这样界定,所谓的全球化更多表现为沿海地区与发达群体的“部分全球化”。如今,现代化人口规模从起初欧洲的千万级、美国的上亿级,向新兴国家的几十亿级迈进,单靠欧洲所开创的航线、美国所确立的规则,早已无法承载。

  王义桅教授认为,即便是托马斯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的“变平”逻辑,也应该是有前提条件的,因为在许多国家许多地区同样存在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弊病。如此看来,基础建设的先天不足,使托马斯描绘的“世界是平的”盛景更像是镜中花水中月。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可谓是古丝绸之路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堪称第二次地理大发现,体现着中国崛起后的天下担当。同时也预示,文明的复兴而非单向度的全球化是世界大势所趋。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所代表的互联互通,才是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方能推动实现真正的“包容性全球化”,让全球化普惠而均衡,并落地生根。“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规划路径,也推动更多国家脱贫致富,开创21世纪地区与国际合作新模式。

  中国有句老话,要想富,先修路。正是因为世界面临的种种不平等,看到沿线国家面临的诸多困境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审时度势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即通过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幅压降物流成本,加快货物流动速度,期冀让贫困地区通过大幅改进基础设施实现与世界接轨。或者说,只有让贫困地区的人们有能力参与到全球化活动中来,他们才可能在交流中真正受益,全球化才可能因此而实现“普惠而均衡”。

  王义桅教授并不认为“一带一路”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简单复制,也不认为这一倡议旨在输出国内过剩产能。相反他认为,这一倡议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现代化改造,目的也不仅仅是打通输送商品的简单通道,而在于“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所代表的互联互通”,通过交流发展融合,实现经济、政治、文明等多个层面的相互促进,从而构建培育全球化时代新的发展集群。国内部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这是一种现实,但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快速摆脱低端形象,许多商品品质已经令国际同行刮目相看,比如高铁、手机、电脑等。从这一层面讲,中国商品和技术的输出,非但不是对落后产能的消化,而是帮助落后国家和地区实现弯道超越。

  “发展就是硬道理”,在“一带一路”的所有逻辑里,发展才是最大的逻辑。只有发展,中国的倡议才能凝聚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进来。当然这里隐含了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自一开始中国便极力倡导开放性和包容性,比如在亚投行这一最能体现利益激烈博弈的场所,亚投行行长金立群曾公开表示,“亚投行不会增加特别多数投票权来维持中国的否决权”。有什么比不谋求霸权更能体现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尊重呢?

  本书是作者推出的第二部“一带一路”研究专著,其思考已超越“一带一路”本身,通古今之变迁,承时代之使命,详尽深入地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层意义,从而实现对“西方中心论”历史观、“世界是平的”全球化逻辑的超越,是一部研究“一带一路”的深刻成熟之作。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南方基金

中国民企首次进入国际油气核心“朋友圈”

中国民企首次进入国际油气核心“朋友圈”

这幢打着捷克logo、曾经是捷克最古老的银行——工商银行的所在地,如今已被民营企业中国华信收购,并成为其欧洲总部办公大楼。

·套补贴、无运作“空壳合作社”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