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英国央行对通胀预期管理太成功?
2017-05-03 作者: 陈济朋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通胀预期一直处于极低水平。由于通胀预期已成为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管理最重要的参考指标,这一现象也受到持续关注。

  英国央行也以2%的通胀水平作为其货币政策管理的目标。然而有点吊诡的是,即便为了使通胀水平回归到这一目标,长时间采取超常规的量化宽松,英国的通胀水平却迟迟不见回归。即使目前,公众预期的通胀水平也徘徊在2%左右,中期的通胀预期甚至还低于对近期的预期。

  与此相伴的是,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直在持续。但是极低利率维持太长时间,带来泡沫风险,加剧贫富分化,引发诸多挑战。对此,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员意见也有一些分歧。

  至少目前看来,发达经济体以特定通胀水平为货币政策目标的锚定方法可谓成功。种种迹象表明,英格兰银行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引导了通胀预期。但与此同时,这么好的效果也让人心生疑惑:会不会这一政策目标太过成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压低了通胀预期,延迟了目前通胀水平和经济环境向正常的回归?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的布兰彻,近年来建议发达经济体提高目标通胀水平,即加大对通胀的容忍,以促进经济复苏。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一些发达经济体开始调整货币政策的方向,盯住的目标不再是货币发行量,而是一个具体的目标通胀水平。新西兰央行在1990年首开先河,随后是加拿大央行和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在1992年正式宣布货币政策锚定通胀,最初设定的中期通胀目标是2.5%,后来调整为2%。

  英格兰银行每个季度发布一次关于通胀水平的报告,其中就包括该行及外界对于未来通胀可能分布区间的预测,通常以漂亮的扇形图呈现。根据最新的季度报告,英国的通胀预期仍然较低,中期的预期甚至还低于对近期通胀水平的预期,而且最近也偶有小幅下滑。正因如此,虽然英国的失业率已经下降到了很低的水平,加息的依据仍然被认为不足。

  锚定通胀目标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政策目标要有更高的可信度,才能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预期,央行不能出于其他考虑放弃或削弱对于通胀预期管理的坚持。在新西兰和英国,如果通胀偏离目标区间,要对央行行长问责。为了更好地引导通胀预期,也需要更好地沟通和更高的透明度。

  美联储在货币政策目标的制定上不像英格兰银行和新西兰储备银行那么激进,虽然目前也已经明确地将通胀水平作为政策目标之一,但同时在更大程度上将促进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另一考量。

  不妨假设,如果英格兰银行将目标通胀水平提高到4%,这意味着在名义利率接近零的情况下,等同于名义利率与通胀水平之差的实际利率将会更低,经济也许会更快恢复;但作为硬币的另一面,这可能意味着央行的通胀目标可信度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这样的代价是否会得不偿失,的确是个未知数。

  英格兰银行的做法是估算的自然失业率参考指标,这样就可以容忍失业率继续下行一段时间而不收紧货币政策,应该说也是当前经济环境下一种不得已的变通和折中。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南方基金

“四限”致“五一”各地楼市现分化

“四限”致“五一”各地楼市现分化

在“限购”“限贷”“限价”“限售”并用的“四限时代”下,“五一”楼市或迎来最冷清的一个假期。

·新劳动者画像 | 世界辣么大,他们这样“挖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