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睡不着”的泉州人
2017-04-19 作者: 记者 邰晓安 董建国/泉州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红遍大江南北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被看作是对泉州人干事创业精神最准确的形容。这也是泉州成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经济总量连续18年在福建省领跑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初,依托港口和侨亲优势,很多泉州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从“三来一补”起步,逐渐打拼出一方天地。30多年后,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当口,新老泉州人依然“创业创新睡不着觉”。

 

在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创业者张小超在研究纸箱产品设计方案 记者 宋为伟/摄 

  在晋江创业的李靖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在瑞士大学毕业后并没有选择在国外发展,而是回到泉州创业奋斗。如今和他一起在晋江海峡青年创客坊里打拼的,都是学习小语种的外语人才。

  “这里创业的氛围很浓郁,好像大家都不需要睡觉。”李靖做跨境电商业务,有时会加班到凌晨三四点。他说,自己不止一次在电梯里碰到同样刚刚加班结束的其他创业者。甚至有一次,当地经贸部门的一位干部来找他谈政策,一直谈到深夜。

  从过去“光脚不怕穿鞋的”到现在“撸起袖子加油干”,泉州人的创业激情在“闽商教父”许连捷身上体现得更为充分。许连捷白手起家,将恒安一步步打造成为市值超700亿元的产业集团。如今已60多岁的他,拼劲儿不输二三十岁的年轻创业者。今年2月份,许连捷还被拍到在机场吃泡面、在候机楼打盹,迅速刷爆了泉州人的朋友圈。自称只有“30多公岁”的许连捷,希望能再出一把力,推动恒安朝着“百年千亿”目标持续健康迈进。

  富豪都这么拼,年轻人还有什么理由偷懒?李仲林是从广东来的“新泉州人”,依托晋江庞大的食品产业,专门为这些传统企业提供设计和包装服务。李仲林说,当前食品产业竞争激烈,企业更需要拼创意、拼款式。这对守旧的企业是压力,但对富有创新力的年轻人来说,恰是很好的机遇。此时不拼,更待何时?

  如果说改革开放初的泉州创业者,多是土生土长泉州本地人,那么新时期,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被泉州的氛围所吸引,开始加入泉州的创业创新大军中来。

  海归博士后汤璇是河南人,属于“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在国外留学10年后,2014年汤璇最终来到中科院泉州装备所,看中的便是这里创业的土壤。

  “我们做科研,最看重的就是事业发展的平台,而在泉州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创业的激情。”汤璇说,到泉州工作,她能带课题和自己的团队。她研究可穿戴医疗设备,当地政府前期投入150万元进行扶持,这即便在很多一线城市都是很难做到的。

  汤璇2014年来到位于晋江的中科院泉州装备研究所时,这里还不到10个人,仅仅两年时间,这里云集的高层次人才便已经翻了10倍,未来几年内这一数字将达到800多人。“我还推荐我在国外的导师到泉州考察,他对这里的创业氛围也很喜欢,也要到泉州来工作。”汤璇说。

  2016年底,泉州晋江举办了首届创业创新大赛。这个县级市首次举办的创业大赛,便吸引了600多个项目参赛。这些项目中,40%都有博士参与,涵盖了移动互联、先进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门类。

  晋江人才办主任黄建华表示,这说明泉州长期以来创业创新的氛围得到了外界的认可。

  “我们挑灯夜战,就是要只争朝夕,用创意来开辟一条新路。”刚刚从传统行业离职的创业者陈茂盛说,虽然当前许多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转型压力巨大,但只要泉州人敢闯敢拼的精气神不丢,未来依然光明。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海归创投:“知识资本”亟待激活

海归创投:“知识资本”亟待激活

由于保护力度不足、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知识产权价值难以充分实现。不少海归创业投资者认为,国内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资产尚待被“激活”。

·我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千万

电信诈骗“黑手”伸向手机网游

电信诈骗“黑手”伸向手机网游

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引诱手机网游用户到假冒的游戏装备网站进行交易,从而实施诈骗。

·“上海模式”能否破解理财维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