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监管层矛头频指银行理财为哪般
控风险、去杠杆成今年理财市场监管主基调
2017-03-24 作者: 记者 张莫/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资料照看

    近一个月以来,资管业务和理财产品频频被央行、银监会等监管高层“点名”,而嵌套投资、标准化不高、资金空转等更成为监管层对理财产品风险的主要关注点。

  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监管的“去杠杆”和资管产品大一统监管时代的到来,未来银行理财业务将逐步向规范转型,而银行理财规模增速减缓格局也将更为明显。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公开表示,影子银行、监管套利、通道业务链条太长,是大家都会关心的话题。不同的金融机构,银行、信托、基金公司、证券、保险公司都开展了资产管理业务,但由于监管主体不一样,法律规章也不一样,有关规定确实出现了一些混乱,导致一部分资金脱实向虚。

  无独有偶,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参加记者会时谈到理财产品市场时也直言,理财产品市场上有一些混乱现象,这些混乱现象包括标准差距太大、套利机会太多、投机性过强等问题。他还表示,有一些资产管理产品或者理财产品嵌套运行,资金没有流到实体经济去,只是来回在系统里转,从金融系统一个行业的一个公司到了另外一个行业的另一个公司。“这中间可能有一些是套利行为,甚至有一些是违规行为。”周小川直言。

  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财产品标准差距过大是指银行理财所投标的相较于其他资管机构不够标准,而各类非标准的资产由于存在明显差异而无法进行统一的公允估值,由此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理财产品套利主要是指两方面。首先是表内表外的套利。由于表内业务受各类指标约束较强,而表外则相对极少。因此银行愿意将大部分业务从表内转向表外,增大了表外业务的风险。其次,银行理财与其他资管产品互相嵌套,也可实现监管套利的目的。”他说。

  魏骥遥表示,银行理财投机性过强,则主要体现在由于理财产品投资标的的不规范性,绕监管、钻空子成为银行理财中重要的一环。同时,大多数银行不够重视业务的长远发展,仅着眼于眼前的数据增长,将规模的暴增当作追逐的目标,而这些都不利于银行理财长期稳定的发展。他还说,银行理财内部的资金池模式有利于银行对于单个项目的风险控制,但可能造成隐藏风险滋生,且最终导致的结果将较难控制。

  事实上,国内的银行理财市场此前经历了一轮快速扩张发展。据郭树清透露的数据,2016年全年银行理财业务规模达30万亿元,为用户产生收益9700多亿元。

  而业内人士已经形成共识,控风险、去杠杆将成为未来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业务的主基调,出台全面的、系统性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办法是大概率事件。

  银监会副主席曹宇此前也表示,正在研究制定新的理财管理办法,目的是要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转型。他还表示,“这个办法基本成熟了”。曹宇同时称,对银行理财进一步加强监管主要有四大方面:一是要引导理财产品更多地投向标准化金融资产;二是要求理财产品与所投资产相对应;三是严控期限错配和杠杆投资;四是严格控制嵌套投资,加强银行理财对接资管计划和委外投资的监管。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一行三会”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资管业务整体监管框架的统一设计。“此前,由于无法跨领域监管,因此较难做到宏观层面的风险控制,监管部门仅能做到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微观控制,这将导致系统性风险的滋生。”魏骥遥说。

  魏骥遥认为,统一监管后,有利于监管层对底层资产和最终投资人的穿透式监管,可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银行理财本身的定位与基金、券商仍有不同,因此银监会或在统一监管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制,提升银行理财的抗风险能力。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经济学家陈岚在此前的一份报告中也表示,银行理财今年的增长步伐可能进一步放缓,因为根据即将出台的资管新规,投资于更高收益率的影子信贷资产的做法将被禁止,银行将很难再承诺预期回报率。

  普益财富报告也称,MPA将表外理财纳入考核等监管的要求使得银行理财同业冲量等规模扩张方式受阻,银行理财规模增速减缓格局正在形成。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房地产领域成消费投诉重灾区

房地产领域成消费投诉重灾区

2016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房屋中介、家装建材、家具家电市场迎来了高速增长。在房屋热销的背后却是住房类商品投诉量的急速增加。

·部分特色小镇现“房地产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