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彩色摄影的收藏
2017-03-17 作者: 曾璜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达盖尔银版法,手工上色,《女孩》,约1850年代, 6cm×7.2cm,吉宏业收藏,无市场参考价格。这张很珍贵,是目前所见最早,最少见的藏品。

    北京阿东照相馆/Hatong Sdutio, Beijing “驼队与北京城”,约20世纪30年代,约22cm×37cm,银盐纸基,手工上色。

    这是由北京著名的阿东照相馆拍摄制作的手工上色的原版照片。精美的手工上色代表着彩色胶卷出现之前中国照片彩色化的方式和品质。阿东照相馆德国人哈同开设于东交民巷,清末民初少数在京的由外国人经营的著名照相馆,代表着当时中国摄影的最高水平。阿东照相馆还是外国摄影师在华的重要据点,拍摄或处理过许多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影像,如斯诺1936年延安之行的30多个胶卷(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毛泽东头戴八角帽的照片)。在民国期间,阿东照相馆由著名的摄影家赫达·哈默·莫理循主持。

    布鲁恩在约20世纪10-20年代拍摄的《玉泉山玉峰塔》彩屏干版玻璃底片,20cm×15cm,私人收藏,无市场参考价格。

    美国PZ 摄影室在1890年前后采用天然彩色法(photochrome)工艺制作的《颐和园》彩色照片(二张),15cm×20cm,这批天然彩色法的照片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有关中国的彩色照片。天然彩色法工艺由瑞士人汉斯·雅各布·施密特(Hans Jakob Schmid)发明,采用石版画印刷术制作彩色影像,提高效率,便于影像的大量传播,且减少了手工上色时人为的主观影响,市场估价 5000元。

    威廉·桑德斯 《理发店》,19世纪70-80年代,约21cm×26cm,原版蛋白照片,手工上色。这是桑德斯雇用模特,摆布拍摄的中华风俗习性,目的是向西方人士销售照片,但不经意间留下了晚清上海街头食摊的影像记录。华辰影像供图,市场估价10000元。

  威廉·桑德斯(William Thomas Saunders,1832年-1892年),英国人,1862年-1887年在上海开设森泰照相馆,为19世纪在华最成功的商业摄影师,主宰了上海摄影界达20多年之久,也是中国摄影史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摄影大家。其拍摄的内容题材众多,特别是大量地采用摆拍的手法,图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风俗,是“中国最早的插图摄影师”之一。清末民初出版的很多有关中国的图书,都大量地采用了桑德斯的作品,如《远东》 (The Far East)、《伦敦新闻画报》(Illustrated London News)等。桑德斯的照片广为流传,为19世纪东西方视觉文化交流最重要的一批影像,客观上构建了一个时代西方人的中国记忆,并作为19世纪珍贵的中国影像纪录,为国内外各主要博物馆和摄影博物馆所收藏。

    萨皮翁摄 《宁波天童寺》,色纸法蛋白立体照片,9cm×18cm,十九世纪末,影易时代收藏。色纸工艺是在蛋白相纸背面附着一张透光的薄色纸,当照片对光源观看时,将呈现出彩色效果。此为早期将照片彩色化的工艺之一,但制作方法复杂,流行时间较短。立体照片是1860年-1910年的“电视机”。罗多·扬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遗失”摄影师,市场估价10000元。

    美国立体照片公司(The American Stereoscopic Company)在1901年制作的罗多·扬(Roddo Y. Young) 拍摄的“广州花塔”色纸工艺立体照片(Tissue Stereograph),9cm×18cm,影易时代收藏,市场估价10000元。

    罗西耶 《中国和日本》中的北京街景,手工上色蛋白立体照片,约1858年-1859年,华辰影像供图,市场估价10000元。

    唐纳·德曼尼 《扬子风景》是民国最好的摄影手工书,内页采用了50张影像,其中12张银盐纸基手工上色的照片,照片尺寸15cm×20cm, 全书估价3万元-5万元,影像时代收藏。

    自摄影术发明之后,人们就一直在找寻“彩色的照片”,因为人眼看到的是彩色的景物。最近,英国学者帕梅拉·罗伯茨通过收藏的彩色摄影作品,编著了《百年彩色摄影》(Pamela Roberts, A Century of Colour Photography)来呈现彩色摄影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了反映彩色摄影技术发展的作品、反映报道社会现实和传媒业彩色化进程的代表作品、流行的彩色影像、实验性的彩色摄影艺术和最近彩色摄影的新发展。她的成就对刚刚兴起尚无彩色摄影收藏脉络的中国摄影收藏市场,无疑具有很大的启示。

  《百年彩色摄影》的前言中道:“每一个特殊时代都产生、制造和采用了独特的彩色印相法,它所提供的染料和色素对色彩的品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色彩的品质定义了一种风格,同时也定义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据美国内奥米·罗森布拉姆编著的《世界摄影史》(Naomi Rosenblum, A World History of Photography)介绍,早在1850年前后,就有好事之人通过后期手工上彩达盖尔照片和蛋白照片,19世纪60年代之后开始出现采用碳素工艺和重铬酸盐工艺为照片添加色彩,之后是采用彩色滤镜或通过在胶片感光乳剂中添加染料来制作彩色照片。而英国的摄影史则认为卢米埃兄弟在1907年发明了第一种商业彩色印相法。此外,美国的摄影史认为“20世纪70年代,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的第一次彩色摄影展象征着彩色摄影已经得到了艺术机构的承认,确立了彩色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态的存在,是摄影史上的分水岭”。而欧洲的学者则认为,1970年代,欧洲摄影家与美国同行一样,在彩色作为艺术摄影的实践中,也作出了卓越的成绩。美国柯达公司、德国阿克法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相继研究出方便使用的彩色胶片,让彩色摄影步入了快速发展期,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影像艺术品都是彩色照片。

  面对着法国、英国、德国和美国争夺着摄影史上彩色摄影术发明权和话语权的状态下,主要的摄影史著中少有有关中国彩色摄影发展脉络的阐述。谁是中国彩色摄影的先驱?最早的中国彩色照片时那张?出现在哪一年?摄影师是谁?拍摄了什么内容?

  据新近出版的《中国摄影史-西方来华摄影师》(1860年-1879年)介绍:“主宰了上海摄影界27年威廉·桑德斯(Williams Sauders)可能是中国第一位采用手工上色的摄影家”。此外,桑德斯的照片代表着19世纪中国摄影的最高水平,其中以手工上色的作品最为珍贵,是欧美各大博物馆和摄影博物馆级的藏品,也是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19世纪10英寸中国题材手工上色蛋白照片的品质标准。在收藏市场上,还出现有1890年前后美国PZ摄影室采用“天然彩色法(colorchrome)”制作的8张颐和园,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中国彩色照片;美国罗多·扬(Roddo Y.Young,)在1901年采用色纸工艺制作的蛋白彩色立体照片“广州花塔”;发明家爱迪生纽约州家乡的爱迪生博物馆收藏的1904年到1905年间拍摄于中国多个大中城市的200多幅人工着色的最早的中国彩色玻璃底片和援华美军医克林顿·米莱特在20世纪40年代拍摄的老昆明彩色照片。自民国以来,彩色影像在中国开始逐渐流行起来,比如詹布鲁恩在1920年前后拍摄的彩色正片,怀特兄弟1928年出版的《燕京盛景》彩色摄影画册(White brothers, The Beijing Buretiful)、1926年唐纳德曼尼出版的《扬子风景》中12张手工上色的银盐纸基精品和雷·穆恩(Le Munyon)精美技艺的手工上色照片、倾全国摄影之力采用“染色法”将毛泽东主席的黑白影像制成彩色展览照片等,都是“中国摄影史彩色摄影脉络”中的珍贵藏品和史料,反映着“彩色摄影”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脉络。

(中国特稿社供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房地产领域成消费投诉重灾区

房地产领域成消费投诉重灾区

2016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房屋中介、家装建材、家具家电市场迎来了高速增长。在房屋热销的背后却是住房类商品投诉量的急速增加。

·部分特色小镇现“房地产化”倾向

微信代购惊现三大乱象

微信代购惊现三大乱象

微信代购存在售假成风、变相传销、违法走私等种种乱象。

·微信营销套路深维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