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你所不知道的创新故事
2016-12-19 作者: 王晓洁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阿伦·拉奥 皮埃罗·斯加鲁菲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在中国,硅谷不再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而是代表科技创新的符号。遍布全国的科技园中,不少以“中国硅谷”自居。不过,硅谷究竟为何成为创新高地?中国与硅谷的差距何在?美国作家阿伦·拉奥和皮埃罗·斯加鲁菲试图解答这个问题。阿伦曾在硅谷的投资公司任职,皮埃罗则长期从事人工智能研究。虽然硅谷名声响亮,不过,大部分人对它的认知模棱两可。

  作者将硅谷100多年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68年是“创业时代”,在60多年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但从科技的角度看,军事的发展催生了科技的进步,如DEC公司就是由美国军方科学家创立。

  1968年到1990年是风起云涌的“创新时代”,1972年,一位杂志作家将湾区的创新地带命名为“硅谷”。在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和平年代,全球科技创新突飞猛进,个人电脑、芯片、激光打印机、软盘、实用光纤、GPS……在今天看来理所当然、甚至已被淘汰的技术,都在当时诞生,然而,硅谷并非所有技术的发明者。此时,硅谷的科技特色也日益彰显——斯坦福大学诞生了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批创业公司诞生并上市、风险投资活跃度领先全国。

  1990年到2015年是大部分人都熟悉的“互联网时代”。这一阶段,个人电脑风行、桌面软件流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大数据兴起、人工智能产业生机勃勃……硅谷的创新精神被全世界所谈论、崇拜、模仿、学习。

  正如作者所说“硅谷并没有发明什么”。计算机、集成电路、个人电脑、互联网、搜索引擎、智能电话……都并非由硅谷企业发明。但是,硅谷的独特之处在于,总是有最灵敏的嗅觉将这些技术引进、推广。为何硅谷能做到?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首先,风险投资的有效推动。风险投资起源于硅谷,在此之前,富人和企业流行的是家族式投资。严格来讲,非家族式的风险投资企业模式是从“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开始。上世纪40年代这家公司诞生,当时决定接受“经过计算的风险”,投资一些企业。公司创始人拉尔夫·弗兰德在1945年向美国证券与委员会协会发表演讲,表示“国家不能无期限地只依靠大企业的扩张”。而当时,风险投资之所以能够兴起,是由于美国已经打下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技术能够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市场地位。

  其次,高校成为智力能源的供应者。上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展现出非凡的创新能力。早在上世纪30年代,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院长特曼教授就愿意投资500美元给学生利特和帕卡德,帮助他们开办惠普公司。可见,“产学联动”的传统早已有之。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公司的快速成长需要更强大的智力支撑,斯坦福科技园应运而生。斯坦福大学原本是希望把闲置土地出租给企业,而特曼教授建议,只把土地出租给高科技公司。因为工业园的形式在美国早已有之,却没有一个偏重高科技。这是硅谷历史上不得不提的历史,从此科技园区初具雏形。年后入驻的企业包括瓦里安公司、惠普、通用电气、柯达公司等。

  第三,注重人力资源胜过资本的企业文化。惠普作为硅谷科技企业的先驱,率先创造了重视人力资源的企业氛围。他们的管理风格与东海岸的冷酷机会主义风格毫不相同,惠普对待员工如同对待家庭成员。惠普首开“对大股东直呼其名”的先河;首创了授予员工股票期权的做法。

  同时,惠普还对员工进行多种能力培训,拓展员工视野,避免“超专业化”的职业生涯陷阱。惠普同时还是最早提拔女性进入管理层的公司之一。在这样的文化带动下,惠普的收入从1951年的550万美元迅速升至1961年的8800万美元。

  中国与硅谷关系的历史沿革非常有意思。把此套书结合严歌苓的小说《扶桑》来读,是非常有趣的对比。《扶桑》讲述了19世纪中叶中国赴美移民的故事——美丽的中国女人扶桑为寻夫,跟随大批中国劳工来到旧金山,与美国少年发展出一段凄美爱情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旧金山曾经的“淘金热”,硅谷一直是加州的淘金据点。当时,大批中国劳工漂洋过海,作为苦力参与了美国的黄金生产。据统计,1848-1883年,加州开采了价值12亿美元的黄金,相当于美国同期黄金总产量的2/3。在今天,硅谷的“金子”已变为高科技,当地最吸引人的不再是实物黄金,而是前沿科技;硅谷的华人不再是出卖体力的劳工,而是贡献智慧的科技人才。

  写到这里,笔者还想说说2016年的硅谷故事,因为书里只记录到硅谷2015年。今年,硅谷风头最劲的就是“阿尔法狗”。计算机程序打败李世石的背后,是人工智能的胜利。阿尔法狗是典型的“硅谷式成功”。

  其实,人工智能已走过60年历史,历经几起几落,近年来成为计算机行业的大冷门。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谷歌硬是收购了深度学习算法公司DeepMind,投入巨资支持“阿尔法狗”研发,其魄力和远见可见一斑。对于动辄谈商业模式、变现能力的中国互联网圈来说,颇有启发意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各路资本争占农村电商“风口”

各路资本争占农村电商“风口”

农村电商作为农业发展、脱贫攻坚的重要突破口,各路资本踊跃加入,投资者争抢“风口”,,千千万万人从中受益。

·核技术应用万亿市场待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