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双轮驱动”构建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2016-12-09 作者: 李东红 李钊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医药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惠民生、稳增长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由于医药产业供给侧长期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迫切需要扎扎实实的改革。

  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创新是关键。这需要依靠创新加强科技供给,去除低端医药产能库存、补齐自主创新短板,需要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构建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从而以医药新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产业竞争合作越来越依赖创新生态系统

  在产业全球化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参与方的竞争合作越来越依赖其所处的创新生态系统。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显现出显著特点。

  第一,开放式共生。从构成上看,该系统包含了生命科学研究机构、新药筛选及开发中心、医药生产与流通企业、投融资机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及监管部门等多元化主体。传统上孤立封闭的产品、产业、地理边界被打破,各个主体相互依赖,重新整合内部创新能力和外部知识资产,进而构成创新利益共同体。

  第二,高效能协同。医药产业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交易机制也较为完善,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在医药创新生态系统内部,主体之间的动态竞争合作过程促使系统的整体效能高于单个成员独自创新的效能。在此基础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也在竞合中不断演化,低端过剩产能不断被淘汰,产业集中度和运行效率不断获得提升。

  第三,正强化循环。医药创新生态系统以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的有序流动为载体,正强化循环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例如,医药人才流动的如下流动就是典型的正强化循环:医药专业学生海外留学—在跨国药企担任研发工作—回国创业取得成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国内医药产业。知识沿着人才流动的渠道得以扩散,驱动信息、技术、资本等其他创新要素形成良性循环,进而实现医药产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依靠自主创新引领医药产业发展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医药产业创新的边界正在模糊,跨界融合不断催生新的业态: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技术学科交叉,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在医药产业的应用方兴未艾;跨领域跨行业的融合孕育着新的商业模式,医药医疗正加速融合;更大规模的金融资本服务于医药产业的创新创业。要把握世界医药科技大势、转变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模式,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加快构建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第一,要注重医药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开放式创新不能简单地等同外部创新,其本质是要通过整合外部创新资源来撬动内部创新。我国医药产业借助全球化和对外开放,主要以资源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实现医药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但自主研发投入仍然严重偏低。要想进一步把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充分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原创药与仿制药、独立研发和协同合作的关系,维持企业自身的创新生态平衡。

  第二,要警惕投机行为。医药产业及产业新技术在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使一些投资乘机“搭便车”。长期以来,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低,小企业多。近年来,大量分散的资金都涌向“短、平、快”的医药项目,其中不乏机会主义行为,结果造成低水平重复投入的恶性竞争。为此,应加强对新技术的评估和质量监管,加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采购、医保支付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引导相关投资更多地注入长期性创新性项目之中。

  第三,要依靠创新落实医药产业的“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去的是低端重复建设和短视投机行为;降成本、补短板,降的是人民群众的健康成本,补的是自主研发的核心竞争力。根本上,只有在依靠创新引领医药产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突破,医药产业才能真正实现“三去一降一补”。

  优化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制度环境

  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表现在于,创新主体之间、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的建设,需要在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的设计上着眼于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和推动创新的积极性,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造鼓励公平、充分竞争的创新生态系统制度环境。

  首先,要建立保障竞争合作的机制。最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是平等体系,竞争合作机制是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性作用,让最具创造性和创新活力的人才、企业能够拥有所需资源、获取发展空间,以市场力量激励供给侧更高价值的科技创新,实现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的目标。

  其次,要多途径降低创新成本。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商业价值的医药创新越来越难。政府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实际上可以降低新药开发的技术门槛及创新成本。同时也应借助社会和市场的力量,通过搭建医药产业融资平台、成立各种形式的产业创新基金、建立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财政支持机制,形成医药产业自主创新的长效筹资机制,以保证医药创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再次,要建立能够宽容创新失败的机制。科学研究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以基因工程、细胞治疗等为代表的医药产业新技术更是如此。突破性、颠覆性技术推动产业快速更新、迭代、升级,也造成了医药产业的高风险性。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合理放开新技术准入、加强质量监管、改善科技转化服务,减少医药产业创新创业的试错代价,为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制度保障。(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涉农扶持政策“够着了也吃不饱”

涉农扶持政策“够着了也吃不饱”

由于信息不对称、地方配套不足、指标少、门槛高等原因,一些好政策难落到头上,即便“够着了也吃不饱”。

·种粮大户“没钱赚” 总想退租别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