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让学生卓越发展 让教育接轨未来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未来学校”建设纪实
2016-11-24 作者: 庄树雄 陈一芹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南实教育集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语文教师周美英把课堂打造成“童诗乐园”。

 

  在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上,南实教育集团获颁“未来学校课程创新奖”,集团总负责人程显栋(中)上台领奖。

  

  题记

  革新,以谋未来。

  如果说,深圳特区前三十年的发展是改革的红利使然;那么,后三十年特区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靠“改革”与“创新”的双轮驱动。

  创新,已成为深圳一张新的靓丽名片。今年10月,全国双创周在深圳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临会场;11月,因创新而生的第十八届深圳高交会拉开帷幕。

  创新驱动发展。那么,创新的动力又从哪来?第一,来自企业研发;第二,来自教育。教育是民生问题,更是发展问题。深圳在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征程中,早已将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确定为重要战略。

  那么,教育又该如何发展?教师如何定位?培养未来人才的学校又该有怎样的形态?上述问题没有统一答案,但那些极具前瞻性和使命感的学校和个人已在路上,上下求索,负重前行。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南山实验教育集团,或可算作先行队中的一员。

 

  以人为本

  率先打造“未来学校”

  南实集团近来大事不断。

  首先是在全国双创周上,集团旗下南海中学的柯舒凡、颜里拉、朱嘉琪、陈子兮,以及毕业生吴子谦五位学子,受到李克强总理亲切接见,并向其介绍南实的创客课程,展示他们在“中美创客大赛”上获得一等奖的作品——— 互联网传感器。

  本月初,“南山区南北片区学校联盟办学”启动,作为区内品牌学校之一,南实集团“北上”领盟白芒小学发展,南山实验教育集团白芒小学挂牌。

  十天后,规模盛大的第三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深圳举行,南海中学三个未来学校空间华丽亮相,南实集团的“未来课堂”、“未来学校”建设让人眼前一亮。

  追溯这些成就的根源,一方面与集团旗下各校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与四年前集团成立以及“未来学校”发展战略的确立息息相关。

  2012年是南实集团发展历史非常关键的一年。当年3月,程显栋出任南山实验学校校长;8月,南山实验教育集团正式成立;9月,集团三年发展规划重磅发布,率先在国内提出打造“未来学校”的发展战略。

  彼时,“未来教育”、“未来学校”等概念在国内尚未流行,将其作为办学理念并践行的学校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南实集团敢冒风险饮这“头啖汤”?

  南实集团在《三年发展规划》中,曾对学校数十年来形成的深厚底蕴、丰富的教育资源储备、课程改革突破、信息技术成果以及鲜明的办学特色给予高度肯定。

  但新成立的集团也有短板,比如硬件条件不足、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够合理、课程特色多精品少、信息技术虽强但整合不够等,已不适应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集团新班子认为,教育的转变势在必行:首先,学校从重点发展向均衡发展的转变;其次,学校规模发展向规模加内涵转变;第三,学校从规范发展向规范加特色转变。

  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讨论,新成立的南实集团确定了“卓越发展,接轨未来”的核心办学理念,立足培养具有21世纪技能和素养的未来人才,努力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0 1 0 -2020)》提出的“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的美好愿景。

  纲举而目张。培养“未来人才”的目标一旦确立,打造一所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并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未来学校”自是题中应有之义。“未来学校”的“施工图”中,又包含着未来课堂、未来课程、未来教师、未来空间、未来管理、未来技术“六大工程”。四年来,南实集团正是围绕这“六大工程”,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最终取得“未来学校”建设的阶段性胜利。

 

  四载耕耘

  “翻转课堂”接轨未来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探索未来教育,打造“未来学校”,没有面向未来的课堂,必然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四年前,当南实集团确立打造“未来学校”的宏大目标时,“翻转课堂”在国外方兴未艾,正逐渐发展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只有重庆市聚奎中学的研究比较成型。

  所谓翻转课堂,简而言之,就是课前由教师录制一个教学视频传入“云”端,学生在家或其他地方进行视频学习。教师根据学情,在课堂上聚焦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把作业设置在课堂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曾表示,翻转课堂是未来学校课堂的一种形式,也会成为未来社会学习的主流方式。

  作为南实集团的“掌舵人”,程显栋以其前瞻性眼光,将目标紧紧锁定在“翻转课堂”上。在他看来,“翻转课堂”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是接轨未来教育的重要课堂教学方式,以信息技术的一体融合,实现学生学习的跨空间、跨时间,必将对未来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

  2012年9月,南实集团启动云计算环境下的“翻转课堂”实验,134名老师自愿参与,项目辐射59个班级,12个学科,成立了21个协作组,通过“捆绑式”的策略推进实验。

  卜升华是南实集团麒麟中学的年轻数学老师,思维活跃、善于钻研,也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但四年前第一次接触“翻转课堂”的时候,他“没有任何感觉”。“当时比较大的担忧就是技术这一块。每上一节课都要录视频,要消耗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这对老师是很大的挑战。”

  但到了第二年,实验开始渐入佳境。一方面,新的技术和平台被不断开发出来,老师们录制课前视频的方法越来越便捷。另一方面,学生的巨大变化让卜升华惊喜不已。2013年初,卜升华在他班上正式引入“翻转课堂”。当年11月份,学生们在一场全国公开课上的表现惊艳全场。“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信心,以及团队合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这个只有34名学生的班级,初中毕业时有11人被“四大名校”自主招生录取,其中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以面试时的出色表现“征服”了评委,被顺利录取。

  从那以后,卜升华成为“翻转课堂”的忠实粉丝。在他看来,“翻转课堂”的构建与未来教育息息相关,因为清晰的思维、良好的表达、自信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均是未来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和能力。

  探索“翻转课堂”这些年,卜升华还收获“意外之喜”。他坦言,一般家长看到年轻老师,第一印象会不放心。而“翻转课堂”的一个必要环节,就是教师课前录制视频传到“云端”供学生预习。很多家长会据此了解教师的风格和能力,并加强跟老师的互动。“现在很多家长和我成为好朋友。学生毕业了,家长还会经常跟我交流孩子的情况。”

  南实集团南头小学数学教师高雅,是集团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也是集团翻转课堂课题组核心研究成员。她带领团队研发制作的微视频先后获全国微视频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其实无论是什么课堂,最终的指向、落脚点必然是学生发展。”在她看来,面向未来的学习有几个核心指向: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提问的能力、与人交流和分享的能力。而“翻转课堂”就是面向未来的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一路攻坚克难,一路汗水与鲜花相伴。三年多来,南实集团建立了“私有云”,自主开发了“翻转课堂”教学应用平台和视频录制平台。实验组还开创性提炼出“三步五环节”的“翻转课堂”常态学习模式。

  三年多的实践,接待各地考察翻转课堂实验的团队共75次,达4120多人,研究成果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而今,正如集团发展部副部长胡余斌所说,“翻转课堂”不再是高大上的理论,不再是一种固化的模式,而是一种理念,乃至一种习惯,贯穿、渗透到南实教师们的日常教学中。

 

  融合统整

  “未来课程”激扬生命

  南头小学语文教师周美英正在谋划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 校园“种”诗。诗是她班上的小学二年级学生所写。诗中描写的对象不一而足:下雨了,孩子们就写雨;刮台风了,风的影子就留在诗中。写起校园里的点点滴滴,孩子们就更加起劲了:花草虫鱼、池塘、台阶,甚至连黑板擦、黑板、课桌等,都成为“主角”。

  于是,周美英“一不做二不休”,向学校申请开展校园“种”诗活动,把学生诗印在指示牌上,插在相对应的景物旁边。此举得到校长张瑾的首肯,在她看来,校园文化本就是属于孩子们的。

  这场奇妙的诗歌之旅,是南头小学乃至南实集团“未来课程”建设的一个亮点,据此我们可以管窥“未来课程”的魅力。

  周美英是集团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之一,经验丰富的她在日常教学中发现一个现象:小学二年级往往是孩子们感觉最灵敏、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这些年龄段的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

  按照常规的教学进度,小二学生会写的汉字不多,远远达不到“我手写我心”的程度。但南实集团推进多年的“提前读写实验”,使孩子们熟练地使用电脑打字、作文,表达已不成问题。“我们并不奢望把每个孩子培养成诗人,而是不失时机地在他们心中种下诗的种子,让他们有诗眼、诗耳、诗心、诗情,让他们懂得万物有灵,始终保持一颗感受美的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为了开展这个“童诗乐园”项目,周美英大胆地把常规语文课时“挤”出来,带着孩子们观察、聆听、想象、抒写。孩子们诗情高涨,平均每人写作几十首,全班创作诗歌上千首。

  紧接着,周美英又与学校美术、音乐老师以及家长们联手,让孩子们把诗画出来,或者配乐朗诵,甚至编成小戏剧在课堂上表演。

  “通过这样的主题模块式学习,很自然地就把其他学科融合进来了。下学期我还打算和同事们合作,一起做一个关于声音的专题。”周美英认为,从点到面、从单一科目到学科统整的课程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未来课程的发展方向。

  而这,也是南实集团“未来课程”构建的主要方向。

  今年11月18日,南实集团总负责人程显栋以《尊重个性,启迪未来》为题,在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上介绍集团“未来学校”课程的创新实践。

  他说,未来课程要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灵魂,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点,以学生未来美好人生为目标。未来课程是技术支撑下的融合课程、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综合化课程、是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个性化课程,而南山实验教育集团正在将未来课程的这些特征逐一付诸实践。

  南实集团基于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翻转课堂”,实现了大班额条件下的“一对一”教学;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语文提前读写课程,实现了语文、心理学理论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在不增加课时和作业负担情况下,儿童识字速度提前三年,阅读量超过新课标规定的5- 10倍,写作提前三年。实现了低年级儿童的语言、认知、思维、情感协同发展。

  集团打破传统的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知识体系的学科教育模式,走出单一学科课程的小天地,将多学科深度整合,开发出美术综合探究课程、教育戏剧课程、创客教育课程、非遗文化课程、木工创意课程,以及源于社区资源的综合课程,等等。

  而基于学生多元发展的个性化课程,则让学校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让学校更富生命力与创造力。集团层面尤其注重个性化课程的“原生态”,鼓励各分校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探索。而今,全集团正在开展的个性化课程总计为225门。

  面向未来的教育,必然是丰富、可选择的教育,而优质、多元的课程是最重要的保障。历经多年耕耘,南实集团的“未来课程”已蔚然大观,如同丰富、旺盛的原始森林,为每一个不同的生命提供充足的能量。

 

  未来空间和技术

  让教学变革成为可能

  11月17日下午,在参加完上午的开幕式后,第三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的数百名与会者,“移师”到南实集团旗下各分校,听取精彩纷呈的公开课。

  在南海中学崭新的未来学习空间,卜升华带来一节初中数学课———《二次函数参数与图像的关系》。教室里没有传统黑板,不需要粉笔,超宽的液晶显示屏取代黑板,可以播放视频,可用电子笔直接板书,还可实现与学生、教师手中电脑界面的任意切换。在这个面积大约为普通教室两倍的大空间里,除了现代化的白板系统,还有远程教学+课堂录播系统,打通线上与线下。学生的桌椅可以自由组合,教学设备也是可移动式。

  在 另 一 个“ 未 来 空间”———ST EA M创新中心,则设有木工制作区,金属制作区及教学、讨论、汇报交流区。基于研究性学习、项目学习的课堂,不再是教师高高在上宣讲,学生排排坐记笔记。教师与学生,更像传统的师徒关系;而创新中心更像一个手工作坊———师傅带着徒弟们一起研究、讨论、创造。

  位于二楼的未来艺术中心,则更加优雅、舒适。一名学生正在白墙上描绘图案。一个角落里,一群学生正在弹奏录制歌曲。在他们旁边,有人正做着手工。教室的另一头,十来名学生各自对着电脑,通过软件绘制卡通人物,并制作2D、3D动漫。宽敞的教室里,甚至还有一个典雅安静的小隔间,书架上摆放着书,学生们可以在这里阅读、听音乐,或者一边喝咖啡一边讨论艺术、设计。

  这三个中心,是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与南实集团联合设计、建设的,在国内未来学校示范校中尚属首批。在经过现场考察,听取不同学科公开课后,未来学校总负责人、中国教科院未来实验室主任王素欣喜地说,中科院关于未来学校的理念,在这里得到非常好的体现。

  王素坦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课程是核心。但有了课程之后,没有空间和技术的支撑,教学方式的改变就不可能。而今,未来课程、空间和技术在这里得到很好的融合,创新式、项目式、多样化的学习得以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创造性都被大大激发出来了。

  从大会发言、现场参观、听公开课到听取汇报,第三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两天会期里,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巡视员赵康基本没离开过。学校里发生的变革让他兴奋。“未来学校的变革,最大的推动力就是科技革命。信息社会、智能社会必然要产生新的教育模式、方式。可以这么说,信息化带来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这是教育的第三次革命。”

  在南实集团这样的未来学校示范校,赵康看到了在信息技术支撑下,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深刻变化,包括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单纯的课堂学习到多种方式学习转变,包括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向综合能力培养。“学校的教学不单是学课本知识,我们要改变满堂灌的学习模式。”赵康说。

 

  多管齐下

  打造面向未来教师团队

  教学空间和技术的变革,不仅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师也是极大的触动。任何教育的改革创新,如果没有教师的认同和参与,都将无疾而终。程显栋多次强调,未来学校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课堂、课程的变革,教学空间和技术的突破,更为核心的是师资队伍建设。“我们的目标就是为培养具有21世纪技能和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特别是我们创办未来教育示范校,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这是创办未来学校的根本。”

  在集团《三年发展规划》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成为最重要的一个篇章。

  四年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程显栋打出多张“牌”,第一张就是以科研促发展。南实集团的两大主干课题,就是“翻转课堂”和“小学提前读写实验”。全集团围绕这两大主课题开展的各种子课题不下百个。集团宏观引导,教师自愿选择。“集团要求教师们都要向前走,但不要求齐步走。”胡余斌说。

  风趣幽默又不失威严的卜升华在学生中有很高威信,被称为“卜爷”。但就是这样一位教坛新秀,在六七年日复一日的重复教学后,也感到了深深的职业倦怠。“很多从业五到十年的教师都会面临职业疲惫期。如果没有过渡好,就会懈怠、应付、碌碌无为。很幸运地是,在我正要疲惫的时候,‘翻转课堂’把我激发了。”

  仅仅是“翻转课堂”这一课题,短短几年时间里,南实集团教师在正式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积累精彩课例两百多节,经典案例100多个,一批实验教师应邀到全国各地培训、上示范课。

  科研引领之外,南实集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另外两大“杀手锏”,是专家培训和名师引领。

  近三年,集团经常邀请全国著名专家来校给教师作讲座,进行“实战培训”,让老师们直呼“解渴”、“接地气”。2015年3月,南实启动“专家工作坊”,请上海专家每月到集团指导1次,每次2天,加强学科骨干高端专业引领。

  集团设立的首批9个集团名师工作室和6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则带起了80多个有潜质的青年教师,使整个集团的教师队伍建设有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载体。

  作为集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高雅,虽然也经常以“师傅”的身份给年轻教师提供指引,但她更感恩于每一位教师身上的活力、创意、上进心以及学习力带给她的影响和成长。“南实的教师队伍很上进,本身也很优秀,至少超过一半的老师都有自己的绝活,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就能散发出你想象不到的能量。”

  胡余斌和卜升华不约而同举了相似的例子。前不久胡余斌跟另一所学校的主任到外地出差,在寝室中聊起数年前从对方学校入职南实的一位老师。“那位主任非常钦佩地说,该老师到南实后成长之快,让他非常惊讶。”胡余斌说,南实是一个在国内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平台,“站在这个平台上,只要愿意进步,每一位老师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发展空间。”

  卜升华则提到区里一位地理教研员的感慨。“他观察到六年前到南山任教的一批地理老师,在我们学校的这位已经成长为全区顶尖的老师,但其他人还是老样子。我跟他说,在我们学校这种环境下,就必须成长。”

  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课堂,改变传统的教育空间,也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师们。“教师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供体,而要做一个求知与实践的启发者。教师在未来教学中的作用就是启发、激发学生的自我求知欲望和实际操作能力。”南海中学未来艺术中心负责人、美术老师段文竞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的管理也在发生变化。以“云管理、云课堂、云学习”的信息化系统构建为核心,南实集团正在打造高效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全息化管理”,实现学校、课堂、家庭的无缝连接,为每一位师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未来教育究竟是什么样子?或许没有人能精准预测。但在这个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大时代,没有一个成功的教育单位或个人,可以高枕无忧、闭门造车。要前进,就必须面向未来,就必须风雨兼程。

  放眼未来,迎接挑战,开拓创新,深度变革,南山实验教育集团成立四年来,在“未来学校”建设上已初显成效。相信未来的道路将走得更加坚定笃实,以领跑者的姿势为深圳构建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城市教育体系出一份力。

  (图片由南实集团提供)

 

  声音

  “翻转课堂”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是接轨未来教育的重要课堂教学方式,以信息技术的一体融合,实现学生学习的跨空间、跨时间,必将对未来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总负责人程显栋

 

  教育创新话你知

  翻转课堂

  所谓翻转课堂,简而言之,就是课前由教师录制一个教学视频传入“云”端,学生在家或其他地方进行视频学习。教师根据学情,在课堂上聚焦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把作业设置在课堂上。南实集团基于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翻转课堂”,实现了大班额条件下的“一对一”教学。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是接轨未来教育的重要课堂教学方式,以信息技术的一体融合,实现学生学习的跨空间、跨时间,必将对未来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

  未来课程

  未来课程要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灵魂,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点,以学生未来美好人生为目标。未来课程是技术支撑下的融合课程、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综合化课程、是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个性化课程,而南山实验教育集团正在将未来课程的这些特征逐一付诸实践。

  面向未来的教育,必然是丰富、可选择的教育,而优质、多元的课程是最重要的保障。历经多年耕耘,南实集团的“未来课程”已蔚然大观,如同丰富、旺盛的原始森林,为每一个不同的生命提供充足的能量。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东北玉米首现国际竞争力

东北玉米首现国际竞争力

当前东北玉米价格与进口玉米到岸价基本差不多,多年来首次具备国际竞争力,有利于遏制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

·行政化去钢铁产能遭企业抵触

互联网热门应用怎成投资骗局“雷区”?

互联网热门应用怎成投资骗局“雷区”?

在网络股票直播教室学习炒股,却被骗高额手续费;跟着QQ群、微信群里的“大神”投资却损失惨重……

·网购骗术升级 老套路频换新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