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快递乱象丛生,谁来拨乱反正
2016-11-17 作者: 丰收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双十一过去好几天了,你买的宝贝都到家了吗?是不是还有一些在路上?知道吗?此时此刻,你的宝贝可能正在遭遇如此“快递”! 11月初,央视财经《消费主张》记者通过投递简历,应聘位于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北路的广东全峰物流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分拣员,目睹了种种快递乱象。

    记者暗访发现,这家快递公司存在多种“出格”的行为:分拣简单粗暴,“看谁扔得远”;快件安检,“都是表面工作”;新来员工,不培训就上岗;分拣员边分拣、边抽烟,完全无视安全规定;私拆快件包装,随意吃拿糖果;另外,在快件装车时也不按照规范要求操作……

    这些乱象是在双十一才出现吗?未必,很可能平时也这样,所以,不少分拣员养成了各种恶习。而且,上述乱象不仅存在于广东这家公司,其他快递公司应该也存在,因为粗暴分拣、偷吃东西等案例,过去已被曝光不少,只是没有想到一家快递企业就有这么多乱象。

    快递业已存在了很多年,随着电商业快速发展而迈入快车道。但发展至今仍是一种“野蛮”状态。各种乱象不仅损害快递行业形象,也会影响电商业发展,因为电商离不开快递,更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当部分快件被损坏或被偷拿,就变成消费者与电商之间的纠纷,对谁都有伤害。

    尽管国家邮政局印发的《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对各种行为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如快件分拣脱手时有规定距离,对信件以外的快件收寄时应当场验视内件,快件装车时也有相应的原则,但上述企业员工完全不按规范操作。而且,很多做法也不符合交通部制定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

    现有的规范、制度不见执行,怎么办?笔者以为,亟须有关方面对快递乱象“拨乱反正”。首先,需要进一步强化法规的约束力。上述两个规定没有落实,不等于制度规范无用,恰恰说明需要强化制度建设:其一,制度的权威性有待“升级”;其二,制度的惩治力、威慑力有待“升级”。

    去年11月,国务院法制办就《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过意见,但之后没有下文。这个条例一旦由国务院出台,规范快递行业的制度就从部门规章“升级”为“条例”了。如果该条例处罚力度“加码”,震慑效果无疑更好。希望这个条例提高处罚力度并早日出台,让监管者手握“利器”。

    其次,需要监管部门真正负起责任。一方面是强化监督,既要通过技术手段(即视频监控)进行远程监督,也要鼓励业内和群众积极举报,还应该经常对快递企业进行突击检查或暗访。另一方面,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理应从严依法处罚,只有罚得快递企业、分拣员真正“疼”,才有希望重塑职业道德。

    除了邮政等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职外,各地快递行业协会也要强化行业自律,因为某些企业乱象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利益,行业组织不能袖手旁观。

    其三,需要电商对快递企业有效约束。由于消费者与电商直接交易,所以快件被损坏被偷拿,消费者就会找电商索赔,电商不仅形象因此受损,而且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电商与快递多是合作关系,那么,电商就应该通过严格的合同、严格的监督等方式倒逼快递企业规范管理,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市场力量。

    另外,消费者也要发挥倒逼作用,凡发现有瑕疵的快件,都坚决退回去。只有消费者多给电商施加压力,电商才有可能对快递企业施加压力,快递乱象才有可能减少。假如消费者对问题快件越包容,“野蛮”快递就会越猖狂。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高成本扼杀中国粮食竞争力

高成本扼杀中国粮食竞争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至今,在补短板、去库存、降成本、调结构等方面可圈可点,随之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转型升级带来的磨合与阵痛。

·铆着劲儿熬限购 部分房企现“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