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球 >> 正文

德国重开中企并购爱思强审查
或激活欧盟对海外投资严控新规
2016-10-26 作者: 记者 闫磊/综合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中国在海外投资大幅增长成为发达国家业界的焦点,中国买家大手笔的收购不仅屡屡见诸当地报端,还引发了一阵保护主义情绪兴起,中企重要投资目的地德国近期甚至酝酿出台新政,在欧盟范围对海外投资设限、严加管控。

  德国半导体工业设备制造企业爱思强公司24日发布新闻公告称,德国经济部决定撤销此前针对中国福建宏芯基金并购爱思强公司一案颁发的“无危害证明”,并对该并购案开启审查程序。

  爱思强方面表示,该公司于21日晚间获悉德国经济部的上述决定。德国经济部国务秘书马蒂亚斯·马赫尼希日前对德国《世界报》表示,关于该并购案,德国政府目前尚不了解相关安全信息。

  中国福建宏芯基金25日回应称,德国政府撤回对收购案的批准,并不意味着宏芯基金将放弃收购。

  根据德国相关法律,如果并购行为对德国的公共秩序和安全不构成威胁,德国政府可以颁发“无危害证明”。9月8日,德国经济部向中资收购爱思强公司一案颁发了“无危害证明”。

  针对德国政府重新审查中资对德半导体企业并购案的事件,德国工商大会主席史伟哲在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批评上述做法将为中国资本投资德国构筑高墙,进而损害德国自身的利益。

  德国决定重新审查爱思强出售案之际,有媒体报道称,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西格马尔·加布里尔正在想方设法,让欧盟成员国政府在外商投资本国企业的问题上拥有更大控制权。

  德国经济部提议,若非欧盟外投资者寻求获得欧盟成员国某企业25%以上的投票权,欧盟成员国政府将有权进行干预。根据德国媒体的报道,如果投资方所属国家限制外商投资,或者收购得到政府资助,此类限制措施将被激活。

  据悉这一措施主要针对4种情况:投资是外国政府产业政策引导、投资者得到国家补贴、收购者为外国国资企业、投资者来源国限制德国企业进入该国市场。德国法律规定,只有当收购危及能源安全、国防或金融稳定时,政府才有权介入、叫停收购。

  机构Alaco分析师马丁·费希尔表示,一波中国投资在德国助推了一股“新的保护主义倾向”,人们对国有企业尤其警惕。

  德国已成为中国在欧洲并购交易的首选国。根据咨询公司安永的一项调研,2016年上半年,欧洲共有164起企业并购交易同中国有关;而2015年全年的数字也不过183。在这164起并购交易中,37起涉及德国企业,位列欧洲之首。

  本周早些时候,又有新迹象表明中国对德国企业发生了兴趣。当时,三安光电宣布,它已与德国照明与半导体企业欧司朗就可能收购后者的事宜进行了谈判。三安光电是可能收购欧司朗的两家中国企业之一。知情人士表示,今年1月收购飞利浦旗下照明业务Lumileds受阻的中国私募股权公司Go Scale,在过去几周也与欧司朗举行了谈判。

  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日前出席中国复星集团并购德国Hauck & Aufhaeuser银行庆典活动时亦反驳了“中国买空德国、威胁技术与就业”的负面论调。

  史明德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德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规模超过400亿欧元,现有8200家企业在华投资兴业,而中国对德投资才刚刚起步,不到德国吸引外资存量的1%。

  “中德投资合作不应是单行道,双向平衡发展才更加有利于两国市场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国企业通过投资德国拓展在欧洲的业务,也为德国企业带来新的资本和通往中国乃至亚洲市场的渠道,是互利双赢之举。”史明德说。

  随着海外并购数量增加,中国资本近期也遭遇了各种理由的保护主义。

  投资银行Grisons Peak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布的中国并购交易总额为461亿美元,低于第二季度的494亿美元,也低于第一季度创下的956亿美元这一纪录。

  自去年7月以来,中国买家总共放弃了11项大型收购,原因主要是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地方的有关部门收紧了审查。数据显示,受阻交易的总价值达到389亿美元,相当于过去16个月期间宣布的全部交易的14%。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中企“出海”:激流之下有暗礁

中企“出海”:激流之下有暗礁

虽然海外并购的数量规模迅速扩大,但盲目并购、高债务并购、国外安全审查的干扰正加剧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省级医改综合试点遭遇“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