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协恩:在变与不变中谋发展
吴协恩
2016-08-05 作者: 记者 冯诚 朱国亮 孙彬/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今年1月至6月,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江苏省华西村再次交出一份亮丽的半年经济“答卷”:纳税8.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112%;完成可用资金(净利润加折旧)比目标任务数增10.9%。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华西村这个集体经济的典范何以保持稳健增长?二代“掌门”吴协恩如何守护父亲——老书记吴仁宝带领村民一手打造的“天下第一村”?未来又将把华西引向何方?

  在老书记吴仁宝去世三年后,《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深入华西村,并独家专访了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吴协恩。

  引领华西经济新跨越

  “父亲更喜欢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业。我起初不理解,但现在也能体会他的心思。没有的时候,敢闯敢试;有了以后,就怕失误。他一辈子的心血都在华西村,不能有半点疏忽。”

资料照片

  华西村容村貌近年似乎变化不大,一些房屋、厂房显得有些陈旧,标志性的塔群建筑也没有过去那么“扎眼”。然而,熙来攘往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景象昭示着,这里的经济依然富有活力。

  2015年,华西集团完成可用资金近30亿元,比上一年增10.17%;上缴税收11.0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2.27%。

  “如果说吴仁宝时代,华西村实现了工业化;那么在吴协恩执掌华西这13年中,华西村在品牌和资本运营上又迈出了新步伐。”长期跟踪研究华西村的江苏小康与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治这样评价华西近年所取得的成就。他认为,华西正处于一个“质”变期。

  从财务数据来看,华西经济“质”变更加明显。主管财务的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包丽君介绍,近年,华西钢铁、化纤等传统产业对集团盈利贡献率有所下降,但金融、海洋工程等服务业快速成长,成为华西新的利润来源。2015年,金融等服务业对集团利润贡献率已占65%,这与早些年的数据刚好相反。

  “我担任书记之后,就开始谋划转型。”吴协恩说,“现在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收获期。”

  2003年,吴协恩正式担任华西村党委书记。担任书记伊始,吴协恩没有马上接手管理企业,而是带着一班人,北到中关村,南到深圳开发区,中到上海,进行参观、考察。

  历时一个多月的考察,坚定了吴协恩引领华西产业转型的想法。“当时已出现用工荒,污染也在加剧,环境容量已成问题,土地成本也大幅提高。基于此,考察回来我就提出华西要转型。这也得到了老书记的赞同。”吴协恩回忆说。

  向何处转?怎么转?当时摆在吴协恩率领的新一届华西村党委领导班子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是转向高科技,一是发展服务业。“从当时华西村情况来看,走高科技之路还不具备条件。”吴协恩说,“大家最终还是决定学上海,发展金融等服务业。”

  然而,走发展金融之路,却没能得到老书记的赞同。“父亲更喜欢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业。”吴协恩解释称,“我起初不理解,但现在也能体会他的心思。没有的时候,敢闯敢试;有了以后,就怕失误。他一辈子的心血都在华西村,不能有半点疏忽。”

  父亲不赞同怎么办?吴协恩和其他班子成员决定,学父亲当年偷偷搞五金加工的做法,瞒着老书记搞了一个投资担保公司——无锡同诚投资。到2006年,十来个人的公司,实现盈利3000万元。到2015年,华西金融业务净利润已达10亿元。

  “第一年,老书记是完全不知道这个事的。到年底看到财务报表多出一部分盈利,就问这是怎么回事?这时,吴协恩才将实情告诉老书记。”包丽君说,“现在看来,吴协恩的经济眼光是敏锐的,而老书记也是开明的。虽然最初不同意,但看到盈利后,还是放手让我们去做,只是叮嘱一定要合法。”

  在华西转型的那几年,正是钢铁、化纤等行业最红火的时候,吴协恩的做法也曾受到质疑。华西内部一些厂长、经理、村民私下说:“协恩上来后,只会关厂啊!”

  对此,吴协恩不争论,只管照着自己的思路做。他要求村里的钢铁、化纤等传统产业加快技改升级,但坚决不扩产,部分低效益企业逐步关停。自上任以来,吴协恩陆续关掉了线材、化工、带钢、老电厂等9家低效益企业。

  “做企业,止盈比止损更重要,也更难得。”华西特种化纤厂副总经理汪方能感叹于吴协恩当初的决策,“当初如果扩产,今天就是包袱。”

  汪方能是在2003年吴协恩上任伊始,从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跳槽来到华西的。他说,当时华西的化纤产品是脱销的,客户要排队才能买得到。但华西没有扩产,而是大手笔引进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在产品质量上提档升级。许多人对此不能理解,但是放到今天来看,这样的决策完全是正确的。

  回顾这一决策,吴协恩说:“这就好比炒股,不能总想着在最高点抛出;在最高点到来之前就要抛。这时,你卖掉的不是利润,是风险。”

  在升级改造和关停传统产业的同时,吴协恩这些年开拓了更多产业。翻开华西企业架构图表,用常规字体打印,竟有6页A4纸之多。其产业领域和地域之广,令记者也感到意外。如今的华西,不仅拥有多家银行的股份,还有海运海工、矿业、新能源、电子竞技等诸多产业。

  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孙海燕自豪地告诉记者,华西产业布局早已突破村庄的限制,不仅在全国几乎所有省、区、市拥有产业,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产业。如在莫桑比克挖矿,在日本种大米,在马来西亚建码头,在美国投资激光芯片的科研开发等等。

  更令记者意外的是,华西虽不靠海,但在海上油田安装领域,已做到全国第三的位置。据江苏华西村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龙晋介绍,在海底光、电缆铺设方面,华西的技术是全国领先的,拥有20多项专利。

  “集团多元化,下属企业专业化是华西近年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吴协恩说,“从集团层面来讲,我们要多元化,提升华西抗击经济风浪的能力;从单个企业来说,我们更注重专业化,专业的事放手让专业的人来做。”

  冯治说:“华西的转型发展是真转。尽管外界对华西质疑不少,但事实、数据就摆在那里,你不得不信服。”

  如今,吴协恩将这个过程概括为两个“转”:一是从“量”到“质”的转变,即更加注重提升产品质量,而不是产量;二是从“体力”挣钱到“脑力”挣钱的转变。

  守护父亲的精神“高地”

  “我学历不高,勉强算高中,其实只有初中水平。但我喜欢琢磨,尤其喜欢琢磨经济问题。通过看新闻,甚至一些文娱节目,我常能琢磨点道道出来,能活学活用。”

  漫步华西村,道路旁、楼宇间,各种党性教育标语不时映入眼帘。在华西村的幸福园里,排列着焦裕禄、雷锋、黄继光、董存瑞等众多英模及古代仁人志士的雕像。

  吴协恩说:“华西成功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党性教育,坚定党的信仰,坚持走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这是我们的根本。”

  在很多人看来,这不过是政治上的套话。但在华西,全村都在以实际行动来诠释这一点。

  华西中心村有2600人。有村民告诉记者,虽然家家住别墅、开豪车,但村里没有赌博、吸毒等不良习气;虽然华西集团总资产已达数百亿规模,工厂开到了海外,但全村至今没有一名村干部、没有一名高管因为贪腐而被抓;虽然外界各类思潮泛起,但华西人坚定地信仰社会主义,坚定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今天,在许多村庄,不要说党小组会议,就是党支部会议,半年开一次也不容易。但在华西村,每月的经济分析会议、村民大会、党员联户会议都是雷打不动地定期举行。

  华西将中心村970户村民按住宅分成97个组,由骨干党员担任联系人,入户向村民传达各级组织精神,听取意见和建议;有时骨干党员也会将村民聚集到一起,讨论村庄事项,学习中央政策。在每月的党员大会、村民大会上,这些骨干党员还会将村民意见和建议向上反馈。

  “一些来学习的村干部问我,为什么他们的村规不管用,为什么华西就管用?”吴协恩说,“华西的《村规民约》不是哪个干部或机构制定的,而是村民一条条民主讨论出来的,村民自然能够自觉遵守。”

  吴协恩将父亲创造的这些好的党建制度、村务公开制度都保留了下来。他说:“比财富更重要的是向心力。只有真正的民主、公开、透明,才能换来向心力。这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宝贵‘财富’。”

  在生活中、工作中,吴协恩也努力向父亲学习。父亲每天必看《新闻联播》,看《人民日报》头版,看国际新闻;他也坚持天天看《新闻联播》,看《人民日报》,看国际新闻。父亲不拿奖金,他也不拿奖金。这些年来,华西村所在的华士镇党委、政府批准给吴协恩个人的报酬和嘉奖约1亿元,他全部留给了村集体,2013年开始每月仅领取3500元基本工资。

  “看新闻,既是学习中央政策,也是寻找机遇。”吴协恩说,“我学历不高,勉强算高中,其实只有初中水平。但我喜欢琢磨,尤其喜欢琢磨经济问题。通过看新闻,甚至一些文娱节目,我常能琢磨点道道出来,能活学活用。”

  至于放弃奖金,吴协恩说:“真不是我有多么伟大,而是我在这个位置上,我就要做给大家看,我不是为个人牟利,我是要为整个村庄牟利。我相信华西好了,我的家庭差不到哪里去!”

  为了守护父亲打造的这片精神“高地”,吴协恩也主动接受监督。每年新年致辞,吴协恩都要向全体村民承诺,村里要求村民遵守的事项,他和他的家人都要率先做到。他也恪守村规和父亲的嘱托,他和他的家人、直系亲属都不担任主办会计一职。

  华西集团财务很特别,所有子公司都不设会计,只有出纳。会计全部由集团财务公司统管,将事权与财权彻底分割。包丽君告诉记者,55年来,华西村有6任主办会计,没有一人是村书记的家人。建村时,村里就明确规定领导干部的家人不得担任此职。

  “因为产业领域、地域都在不断扩大,我没办法像父亲那样事事亲力亲为,我更注重分工明确,更强调各司其职。这是我和父亲最大的不同。”吴协恩说,“要变的是方式和方法,但不能变的是道路和信仰;要变的是能力和创新,但不能变的是根基和底线;要变的是体制和机制,但不能变的是责任和使命。”

  今年初,村党委改选,华西村党委副书记从18人减至8人,这已是华西村党委副书记第二次大幅削减名额,此前最多时达42人。

  吴协恩说:“我想我减了这么多名额,担任书记后又得罪不少人,我的选票可能也会掉一两票。但出乎我的意料,还是全票当选。这也说明村民还是信任我。”

  育才、引才 “智”取未来

  “年轻人是未来,是希望,今后最大的竞争就是人的竞争。如果华西的年轻人不行,那不就是华西今后不行了?”

  吴协恩特别重视对村里年轻人的历练。他给年轻人压担子,委以重任;他不惜重金,将村里的年轻人一批批送到贵州吃苦。这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可谓息息相关。

  吴协恩11岁时,华西村民孙良庆唯一的儿子溺水而亡,一家人伤心欲绝。吴仁宝便将自己最小的孩子——吴协恩送给他做儿子。7年后,孙家又向老书记吴仁宝提出,让吴协恩当孙家的女婿。老书记没与吴协恩商量就允诺了。这两件事一度让吴协恩耿耿于怀。

  被动订婚不久,吴协恩一气之下离开华西,参军来到安徽。起初,他刻意隐瞒了自己的身份,就是想离开父亲,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然而,一年后,部队领导还是知道了他是华西村书记的儿子,有意无意间便有了一些照顾之意。

  不过,四年军旅生涯还是在吴协恩身上刻下了深刻的印记,其品格和作风逐渐养成。也是在那段时间,他开始理解父亲的做法。父亲将他送人,逼他成亲,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是书记,心里装着的只有村民。

  从军回来,吴协恩回到华西村办企业,他从最基层的供销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到2003年正式担任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期间还自愿报名去黑龙江、宁夏的华西村扶贫点扶贫多年。

  “如果拿全工资和奖金,早在1995年后,按照公司规定,我就可以拿到全村最高的工资和奖金。当时我创造的净利润是最高的。”吴协恩对自己年轻时创造的业绩很自信,“我虽然没有系统学过经济理论,但丰富的基层实战给了我很多的知识。”

  华西村牌烟、酒每年要为华西带来数千万元的收益,这就是吴协恩的“创意”。当时,品牌概念刚兴起,吴协恩就琢磨着如何将“华西村”这个品牌变现。他想到了烟、酒,先后与江苏当地烟草企业、五粮液集团合作。对方负责生产,华西设计包装,用“华西村”品牌开拓市场,几乎没投钱,每年就能获得数千万元的利润。

  正是这样的成长经历,让吴协恩特别重视年轻人的培养。“年轻人是未来,是希望,今后最大的竞争就是人的竞争。”“如果华西的年轻人不行,那不就是华西今后不行了?”“只加‘财’,不加‘才’,那样就真的会‘富不过三代’。”“培养年轻人,花多少钱都值得。”吴协恩在不同场合多次这样说。

  每年村里的大学生毕业回来后,安排给他们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一线车间接受锻炼。自2013年开始,华西村已连续3年选派150多名年轻人到贵州穿洞村,与那里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他们从艰苦中体会幸福、从辛苦中感受责任。

  不光是培育本村的年轻人才,吴协恩也十分重视引进人才。“开辟一个新领域,假如没有合适的人才,我宁可不做。”吴协恩这样说,也这样做。

  这些年来,华西每开拓一个新领域,几乎都是从人才引进开始的。发展新能源,引进了光伏行业顶尖人才王伟;搞海底光缆铺设,引进了掌握核心技术的工程师王世祥;发展金融,引进了原华夏银行副总经理秦宏。

  不仅注重引入高端人才,华西也积极引入其他各层级人才,以实现“两转”目标——“数量转质量、体力转脑力”。

  以华西金融业为例,目前金融投资公司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多人,其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八成以上。

  目前,华西正在就制度、用人、股份等三项改革在全村展开大讨论。这“三改”旨在让华西企业的外来工作人员能与华西村民共享富裕,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建设华西。

  “未来,赚钱要‘智’取,靠创新,靠人才。”吴协恩说,“我理想中的华西是一个没有工厂也能赚钱的华西,但目前我们还不能脱离实际,我们还有大量村民需要在工厂就业。”

  回顾自己13年来执掌华西村的历程,吴协恩说:“生命不等于呼吸,重在精神的延续。我和父亲的管理方式有很大差别,发展的思路也不同,但我们的信仰是相同的,带领村庄共同富裕的目的是一致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分享经济“问诊”大城市“拥堵病”

分享经济“问诊”大城市“拥堵病”

建议以公共交通为切入点,进行“分享型城市”试点。同时,建设城市分享经济,也要推动以网络实名制为核心的诚信体系建设。

·“独角兽”平台纷涌分享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