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边疆之晨》亮相春拍 “黄胄热”持续发酵
2016-07-01 作者: 陆红梅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在北京荣宝2016年春季拍卖会中,黄胄创作于1986年的《边疆之晨》亮相拍场并最终以100万落槌。作品以近景式构图法描绘两位年轻的边疆女子,画面充满着生活的气息,画家对彩墨的运用以及墨彩之间的相互呼应使作品具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感染力。

黄胄《边疆之晨》

黄胄 《洪荒风雪》

  黄胄是我国20世纪中后期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他笔下的人物画、动物画意态生动、简括传神,富有浪漫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在中国画的绘画语言探索方面获得了巨大突破,开中国画坛——代新风。

  《边疆之晨》创作于1986年,作者以纵向五尺盈余之画面,以近景式构图法绘两名年轻的边疆女子,其一着黑色上衣红色裤子,配以蓝色头巾;另一着蓝色裙子黑色背心,配以红色头巾。两位女子各提一水桶,正轻声说笑着款步走来。观者不禁为她们散发的青春气息和欢快的神情所感动,也为作者对彩墨的运用和墨彩之间相互之呼应而赞叹!黄胄的人物画总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感染力,他能在画面之外,给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正能量。再观画面,人物右前方浓墨表现的狗与人物后面的几只骆驼,增加了画面的生活气息,也让人不由得融入了此刻画面所呈现的边疆生活,感受一个美好清晨的开始。

  黄胄的彩墨人物画,走的是中西融合的道路,他那些表现新疆、西藏少数民族风情的创作中,充满了一种发现的惊喜、真情的流露。黄胄将西方绘画的色彩块面与东方柔美流畅的线条相交融,使他的绘画充满了灵性和神秘的遐思。在画法上,他也突破了传统的严谨,创造了激情奔涌、活泼潇洒的风格。

  读黄胄的画,其爽利的线条令人佩服。黄胄对于线条的精准把握,来源于他大量的速写。作者曾言:速写讲究线条,一笔下去很难是准确的,但每一笔,你捕捉的对象都是明确的,是有根据的,你都有追求,追求自己看到的生活物象的美,生活的美反映在你的脑子里,通过你的手刻画在纸上。

  若说荣宝与黄胄的缘分,可以追溯至2004年。那时候,黄胄的作品价格不高,属于被市场严重低估的艺术家。然而,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黄胄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其作品无论是基于内容题材、艺术表现还是艺术水准,都不应该被低估。2004年荣宝春拍会上,集中推出了黄胄美术基金会提供的11件作品,并出版精装图书《黄胄特辑》,以期让世人更多了解黄胄艺术的精彩魅力。在这个专题中,就有蜚声海内外的《洪荒风雪》,由于其产生的背景、宏大的尺幅和画面的感染力而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最终,经过激烈争夺,《洪荒风雪》以550万元成交。其后,2004年秋拍、2005年春拍,每次都有传承有序的黄胄作品上拍,2005年春拍的《飞雪迎春》以715万元成交。这两件作品再次呈现拍台时,又分别以918.4万元和2415万元成交。

  黄胄的作品价格和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起于荣宝拍卖的推介,后经市场的关注和发酵而迅速提升,一时出现了“黄胄热”。即使到今天,在拍卖场上黄胄的大场面精彩作品一经出现,就会引起热烈角逐,如2011年秋拍,黄胄的《驯马图》以6037.5万元成交。2013年秋拍,黄胄创作于1981年的《欢腾的草原》以1.288亿元成交;同年,创作于1962年的《巡逻图》以4542.5万元成交。

  如果把《洪荒风雪》《欢腾的草原》等比作饕餮大餐,那么此幅《边疆之晨》就是一道可口的私房菜品,它的味道,应合着你喜爱的音乐,在恬淡的曲调里,带人进入心灵的涤荡之地,品味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美好。

  在这里,不妨回顾一下这些精彩作品的创作背景及拍卖的傲人成绩。

  首先来说说《洪荒风雪》。这件高1.8米、宽3.26米的巨幅作品,是黄胄先生1964年所作。在黄胄夫人郑闻慧女士的记述中提到,黄冑在1955年完成了他在参加青藏公路通车典礼途中所见的题材《柴达木的风雪》,并在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得金质奖。黄胄早年随军驻地,在大西北,像柴达木盆地,很荒凉,也很壮美,国家在那里搞开发,采石油,《柴达木的风雪》描述的就是勘探队员在那里风雪找矿的场面。但是他一直感到自己在那幅作品中还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于是在1964年决定再进行一次创作,并将这幅主题画改名为《洪荒风雪》。在创作的过程中,他又去了湖南参加“四清”社教活动,真正完成这幅作品时,已经开始“文革”了。因此这幅作品一直没有和公众见过面。因为是他放入了丈二疋的宣纸中才得以幸免“文革”的劫难。在黄胄绘画创作历程中,正是1957年创作的《柴达木的风雪》确定了他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32岁的他成为享誉中外的知名画家。1964年创作的《洪荒风雪》在2004年春登上荣宝拍台,经过前期大力的推介,在预展现场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眼球,郑闻慧女士也亲临现场,感慨万千。此件作品最终以550万元成交,占据了黄胄作品成交价的首位。2008年春,《洪荒风雪》再度呈现拍台,以918.4万元成交,4年间涨了67%。

  再来看看《飞雪迎春》。这件作品创作于1976年,高1.91米、宽1.22米,是黄胄大病之前的一件代表作品,也是当时为外交部驻外使馆、日本唐人馆等单位创作的《风雪夜归人》、《飞雪迎春》、《库尔班。吐鲁木》等五件作品之一。画面用极其精到的笔触、十分讲究的色调画出牧民医生迎着大雪去行医的情景。黄胄的艺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政策的号召下,表现生活成为美术创作的主旋律。作者以急速线条刻画人物,并以疾厉的线条来表现生命的动感;而人物的脸部和表情细微动作则线条明确、下笔果断,未有一丝多余。黄胄绘画以线造型,但他使用的线不是传统绘画中的“十八描”的程序化线条,而是流畅有力甚至疾厉的线,是轻松活泼、随心所欲的线。复线的运用,则造成了一种特别的韵味,好像音乐中的和声,显得丰富厚重而和谐。整幅画面,效果生动,风格奔放而隽永,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令人赞叹!此件作品在2005年北京荣宝春拍会上以715万元创黄胄成交价新高,时隔六年之后的2011年秋拍再现拍台,最终以2415万元成交。

  值得一提的还有《巡逻图》。这件作品表现的是军民联防。黄胄曾做过同题材作品数幅,最早的一幅作于1958年,题作《祖国的眼睛》。此后此题材的作品更名为《巡逻图》,其中一幅是越南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点名让黄胄画的。1962年元旦前后,黄胄又画了二三幅《巡逻图》,此作为其中之一。本幅以仰视角度突出表现了几个巡逻军人骑着高头大马行进在风雪弥漫的荒原上的情景,构图饱满,色彩厚重,在浑莽的视觉中蕴含着一种巨大的张力,相较于1958年的《巡逻图》更为深远老辣,空间感的处理更成熟,整幅传达出一种波澜壮阔、扣人心扉的气魄。他的造型能力、用笔,他的身体状况,都在这张画上表现出来,这是他高峰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迄今我们在市场能够看到的黄胄作品中,尺幅非常大的一件。黄胄以速写式的笔法刻画出巡逻边防的解放军战士的形象,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黄胄先用速写的方式简单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天气寒冷、狂风呼啸,皑皑雪山连绵起伏,巡逻分队顶风冒雪前进,流动的势能充满整个画面。画家有心安排了主次分明的画面结构:突出表现了往高处行走的解放军战士的生动形象,其余逆向归来的战士们都做虚化处理,两个方向的巡逻队伍既有对比又有呼应,形成了一个由右上至左下的动势,整幅画面保持了一气呵成的流动气势。此件在2013年秋季拍卖会上以4542.5万元成交,居黄胄作品成交价前位。

  目前仍位居黄胄成交价榜首的是《欢腾的草原》。此件绘制于1981年,表现的是新疆柯尔克孜族人民正在进行传统体育项目“马上角力”的活动场面,画面描绘了七位女性人物、九条牧羊犬、七十多匹骏马,如此众多的表现对象,画幅尺寸达到惊人的46平尺。黄胄在1981年以《欢腾的草原》为题材仅创作了两件作品,一件现珍藏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接待国宾的18号楼,此件作为国礼由当时的国家领导人赠予美国实业家哈默博士。哈默博士除了能源巨贾的身份之外,也是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他对沙俄罗曼诺夫王朝艺术品的收藏举世皆知。为国内所熟知的是,他曾把陈逸飞《故乡的回忆——双桥》赠予邓小平同志。在哈默的办公室中,只悬挂了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一件是17世纪鲁本斯的作品,另一件就是黄胄的《欢腾的草原》。这件作品2013年秋季登上拍台,就吸引了无数藏家的目光,拍场经过约8分钟35轮竞价,作品最终以1.12亿元的价格落槌,加佣金价格高达1.288亿元。

  黄胄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中国画大师,他为推动当代美术的发展、开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既重视中国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力求造型的准确,然而他最重视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对象。他深入边疆,勤奋作画,从上世纪50年代的《苹果花开的时候》《洪荒风雪》《赶集》,到七八十年代的《百驴图》《风雪夜归人》《送粮人》,黄胄在丰厚的生活根基上,形成鲜明的个人绘画风格,是国内最早突破蒋徐体系的人物画家。他通过长期的写生练习强化了对生活的感受,加强了对对象的理解,从而能够准确捕捉到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一瞬,刻画出对象的精神特征。黄胄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他画的景象能使观者身临其境,而其画的人物则似乎可以呼之欲出。他在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曾经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70年代后期,他曾为纪念周恩来绘制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传世之作。黄胄的艺术实践为当代美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三高”重压拷问中国粮食安全

“三高”重压拷问中国粮食安全

当前我国粮食进口量维持在高位,且在粮食进口中话语权缺失、行业协会组织较为松散等问题值得警惕。

·顶风作案 长江黑码头死灰复燃侵蚀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