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微话题]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治疗改革“拖延症”
2016-02-05 作者: 记者 廖冰清/整理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部分国企在改革过程中存在“不愿改、不敢改、不能改”的“三不”心理,出现像寒号鸟一样“不到绝处不求生”的状态,严重拖累了改革步伐。

  网民普遍表示,国企改革进度滞后,将严重影响企业发展活力,进而拖累经济增长。因此,企业需转变旧有落后观念,加快建立健全推动改革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也应尽快完善相关顶层设计,加快政府管理制度改革,为国企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内部体制沉疴待除

  网民表示,作为30年来对于真正得到大礼包的既得利益者,国企改革所谓的“循序渐进”言外之意就是“拖延战术”,得过且过,得不改就不改。此外,由于惮于改革有风险或者受到外部限制条件的影响,一些国企也不愿意轻易迈出改革的步伐。

  有评论指出,国企改革不能再拖,拖得越久,问题越大。中国国企在2008年实施刺激政策后过度投资,债务过重,竞争力下降。现在如果实现国企改革,会降低改革成本,提高效率,并为下一轮高速增长打下基础。

  对此,网民指出,企业自身需转变思想观念,坚定改革信念,大胆对旧有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进行修正。网民“原野营销”表示,不少国有企业负责人面对改革时的“三不心态”,反映出当前国企改革中亟须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关键是要解决用人机制问题,靠组织部门选择的国企负责人是“官”而不是企业家,选出来的官根本不会“改”,因为谁改谁就会先死。

  此外,还有人指出,要引导国有企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优化国企内部加快政企、党企分开的制度设计。在加快国企董事会建设的同时完善制度设计,把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定位和边界以制度的形式厘清并确定下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靠制度规范党企的运行和权责。

  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除了企业内部的体制改革之外,外部的政策环境对国企改革而言也至关重要。舆论呼吁,要从政府层面加快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同时推动政府管理制度改革。

  网民“卜昌森”表示,当前国企改革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在监管体制方面突出表现为“两个过多过细”,即政府部门审批事项过多过细,国资监管机构对国有企业具体事项管理过多过细,导致国有企业遇事“找省长”,不是“找市场”,也就是“找市场”的主动性和精力受到影响。

  另外,国企改革需加速推进。日前,国务院国资委负责人表示,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已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公布“1+11”个政策文件,最近又审议通过了8个配套文件。同时,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全面提速,结构调整力度切实加大。

  有分析人士称,国企改革需要把握好顶层设计和局部突破的关系,需进一步出台改革的试错、容错和纠错机制,鼓励企业大胆改革,学喜鹊在暖季即着手垒窝,而不是像寒号鸟一样熬到寒冬直至冻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1号店和亚马逊这5家综合性购物平台购买了智能手环和家庭装洗衣液两种商品。综合来看, 1号店在退货政策执行上表现比较差。

椰岛鹿龟等51家酒企陷“伟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