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城 (毛三 摄)

“一带一路”背景下保山区位优势愈加显现 (杜小红 摄)

杭瑞高速公路保山至龙陵段

保山市交通区位图

    滔滔怒江水,巍巍高黎贡。

  数千年来,“蜀身毒道”从四川成都出发,经云南,下大理,进保山,出德宏,入缅甸,直通印度,成为了西南陆地上的“南方古丝绸之路”。

  在古代,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沿着这条商道源源不断地输往南亚、东南亚各国。

  沿着这条古道一路西向,翻越罗岷山,越过澜沧江,就进入了一个被誉为“极边之城”的滇西“要塞”——保山。

  作为地级市,保山下辖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和昌宁县1区4县,国土面积19637平方公里,总人口256万人。内与大理州、临沧市、怒江州、德宏州毗邻,外与缅甸山水相依,国境线长167.78公里,是中国西南通往南亚、东南亚陆路上最便捷的交通枢纽;是我国连接印度、孟加拉等国最便捷的陆路交通选择;是昆明至瑞丽辐射缅甸的皎漂、昆明至腾冲辐射密支那连接南亚这两大通道、两大经济走廊的关键点和重要枢纽,地理位置具备了独特的后发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构想,并把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纳入国家全局战略来加以部署,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寄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建设的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一场新的征程已经开启,一幅新的画卷渐次展开。处在“极边要塞”上的保山必须勇立潮头、先行先试,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融入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全力打造“中国走向南亚第一市”。

  “五通汇流”织就立体交通网络

  70年前,日寇侵我中华时,作为西南抗战的最前沿,保山城在遭受日军“五四大轰炸”的战争灾难后,最早在保山坝区修筑了自用的应急军用机场。

  如今,硝烟散去,丰碑永存。保山作为我国少数拥有两个民航机场 即保山机场和腾冲机场的地级城市之一,航空交通能力正在全面提升。目前,保山建立了两个机场联动发展、互补共进的发展机制,完成了保山机场百万人次的港口建设,加紧推动腾冲机场230万人次国际口岸机场建设,已开通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等直飞航线18条,当前,两个机场日起驾航班超过16架次,每年可实现航班客流吞吐量190万人次,空中通道优势十分明显。

  在道路路网建设方面,2006年以来完成公路建设投资379.7亿元,实现隆阳、腾冲、龙陵高速公路联通,县与县、县与邻近州市之间高速公路、二级路相连,昌宁、施甸、龙陵乡村公路全面硬化,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31万公里,等级公路达1.04万公里,形成了干支相连、内外互通、布局合理的公路运输网络,乡镇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车率91.7%。在境外公路连线建设方面,腾冲至密支那200公里二级路已经全线通车,密支那至德乃也可常年通车,德乃  缅印173号界除部分河道因无桥梁连接外,其余部分公路都可顺利通行,缅印173号界桩至雷多二级柏油路已经铺筑,形成了干支相连、内外互通、布局合理的道路运输网络。

  在铁路建设方面,大(理)瑞(丽)铁路建设过境保山115.4公里,过境保山共设4个车站站点,目前工程建设正在加紧施工中,预计大理至保山段在2019年顺利通车,保山至瑞丽段2021年全面通车。同时,保山至腾冲猴桥铁路建设前期工作也在抓紧实施中。

  在能源管线管网输送方面,2013年9月,中缅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开始输气;2015年1月,中缅石油管道全线贯通,开始输油。地处中缅边境的保山优先享受到天然气资源带来的便利。在电力网络方面,保山在加盟国家电网的同时,更有自己的局域电网“保山电力”,同时全市加快水电、太阳能、风能电力的开发利用,促成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174.5万千瓦,形成了以110千伏电网与省网220千伏网相连、110千伏骨干网辐射五县区、35千伏电网覆盖乡镇的电力保障网络。在用水供应保障方面,全市搭建投融资平台,组建昌源水务公司,将部分水库、管网、污水处理厂等资源整合,统一供水给排,确保总库容储水量达9.6亿立方米,全市人畜饮水、生活用水、园区工业用水、农田灌溉供水保障充足。

  在信息网络传输方面,保山紧紧抓住被列为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的机遇,制定了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研究出台了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持续推进移动、电信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列为国家级骨干网直连点,并在市级园区内着力打造“大数据”产业园,力争把保山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数据储备灾害备份基地”。

  “多点辐射”建设滇西中心城市

  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

  保山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达62%,城区所在地海拔1650米,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良好的生态、温润的气候、独特的旅游资源加上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大格局,使滇西保山成为了当今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边境城市中心。

  为进一步提升保山的知名度和城市品位,把保山打造成为“园林、生态、创业、宜居”的精品城市,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来围绕“文化旅游名市战略”,按照“一个中心,两翼推进,带动全市”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温泉之都、珠宝之都、休闲之都”三张名片,积极培育“永子文化、地质文化、桥乡文化、翡翠文化和滇西抗战文化”五大文化品牌,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全面推进以市府所在地为核心的“滇西边境中心城市”建设。

  围绕“宜居宜业城市”和“生态新区”建设目标,保山近年来实施城镇上山、组团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规模达48万人。未来三年内,拟投资264亿元,推进“五纵五横”路网、万亩青华湖湿地恢复、青阳片区“三校一院”、综合管廊、棚户区改造、绿化美化靓化等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综合管廊的建设,对于提高保山中心城市品位,打造群众心中的‘民心工程’都有重要作用”。保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文钦说。在提升城市道路管网建设中,保山改变了以往城市建设中“重地上、轻地下”的做法,拟投入13.25亿元,建设了总长33.2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管廊内可容纳电力、电讯和配水管等管线,一次建成,使用百年。

  “其实,早在三年前,保山市就以保护坝区农田,建设资源集约、生态良好、山坝结合的组团城市、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制定了《保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建设总纲”。市规划局的徐鹏声局长介绍说。保山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总体要求来规划市府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充分体现了“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城镇朝着山坡走,田地留给子孙耕”的基本理念,最大的特点是以建设山地城镇为特色、组团式发展为方式,产城融合,以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把新城区建到东山坡地上,规划东河水景区域,留住坝区田园风光。保山坝子农田得到了严格保护,缓坡地和山区劣质土地得到了高效开发利用,初步形成了“园区进山、工业入园、城镇上山、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节约、集约用地新格局。

  在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方面,保山重点推进工贸园区建设与东城区融合发展,义乌国际商贸城建设与老城区协调共进,实现以城聚产、以产促城、产城联动、同步发展,使转移安置群众同城就业、就地入住社区、就地市民化。到2014年底,全市城镇率40.5%,比2006年底的22.5%提高18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逐年缩小。与此同时,保山市还抢抓国家棚户区改造的重大机遇,投资167亿元,全面推进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探索出了打破行政区域集中安置被征地群众,实现同城就业、农民就地市民化的棚户区改造“保山模式”。

  在围绕县区多点辐射、多极带动发展方面,全市整合当地资源,将腾冲建设成为中国一流的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同时启动隆阳和龙陵优势资源开发,推动昌宁和施甸生态休闲旅游、红色旅游发展,以点连线、以线带面,推动保山国际休闲度假健康旅游目的地建设。

  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就是“重构乡愁”,关键在于山、水、田、城、人文五大要素,在于显山、露水、理序和传承,真正实现“城里人的环境里有田园风光,乡下人的环境中有城市生活”这一既定目标。近年来,腾冲入选“中国最美丽县”,昌宁被列为“2014全国十大生态茶园县”,全市加快推进了姚关、柯街卡斯、勐糯等3个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推进了8个国家级重点镇,10个省级、27个市级特色小镇建设,其中,腾冲和顺镇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美丽宜居小镇,有94个村列入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随着规划建设的整体推进,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人居环境逐步改善,保山作为滇西边境中心城市的条件已经具备,保山在面向南亚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

  “八方荟萃”汇聚新型产业集群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边城百业兴。

  今年4月,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全国纺织产业发展促进会在云南保山召开。会上,天律纺织集团与保山签订了12.5万锭纺纱项目投资合作意向书;山东德丰集团签订了高端纺纱项目合作意向,并在28天后迅速入驻保山工贸产业园区。

  “保山市非常务实,不但政策有优惠,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大,而且在电力、劳动力、区位等方面优势明显。”山东德州恒丰集团理事长苏建军说。

  栽好梧桐树,自有金凤凰。全国纺织工业产业转移试点的入园,对于保山来说只是小商品加工集散基地产业园区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多年来,保山市把园区经济作为经济建设‘主战场’,规划建设了5个省级工业园区,实现每个县区有园区,每个园区有主打产业,每个产业有具体发展规划。同时,坚持错位发展,差别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突出主导产业。隆阳区重点发展轻纺、大数据、机械制造和现代物流业,通过大商贸、大批发、大物流形成大人流,成为保山活力火车头;施甸县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新型建材、有色冶炼及深加工;腾冲县重点发展新型建材、制药、珠宝玉石加工、转口加工等产业,商贸物流辐射南亚;龙陵县重点发展硅系列产品加工、黄龙玉加工、石斛精深加工等产业;昌宁县重点发展茶叶、核桃及肉食品精深加工,成为重要农副产品加工集散地。

  今年以来,为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真正把保山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保山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实行实体化管理,从基础设施配套、产业配套和服务配套入手,大力推进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建设,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并提出了“建成云南省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国际区域性小商品加工基地、数据存储灾害备份基地、新材料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的目标和构想,力促经济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建设云南省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就是始终坚持壮大农产品加工基地规模,建成了特色农产品基地800余万亩,积极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53户、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5户、省级名牌农产品达33个,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建设国际区域性小商品加工基地。就是始终坚持立足滇西、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引进了轻纺、小五金、电器、商品包装等一批企业落户保山,逐步形成涵盖聚酯纤维原料、坯布和服装、鞋帽、箱包、玩具、家纺等终端产品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聚集效应。

  建设数据存储灾害备份基地。就是保山规划出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拟建成11万平方米数据机房,建成2万台机柜容量,实现30万台服务器的装机规模,数据储存量达到40EB。目前,已与国家信息委员会、云南电信签订合作协议,启动了1.3万平方米机房建设,与中铁投、三元创投合作采取PPP模式建设10万平方米机房项目即将启动,吸引了浪潮、炎黄网络、助跑等数据科技企业入驻,大数据产业链已逐步落户保山。

  建设新材料加工基地。保山围绕建材、化工、石材、新型材料和水泥下游产品开发利用重点产业,建设200万吨钢铁生产线、3000万吨重量箱高档浮法玻璃生产线,综合开发出玄武岩纤维后制品、硅藻土新材料、多晶硅和硅基电子材料等系列产品,推动石油炼化下游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形成新材料产业体系。

  建设商贸物流基地。保山围绕辐射中心建设,推动小商品走出国门、走向南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义乌商贸城,总投资100亿元,规划用地1400亩,建筑面积260万平方米,目前,已引进客商1000多户、出租铺面2250余间,主要经营服装、鞋帽、箱包、家居用品、装饰品、农特产品、建材等商品,把商贸物流集中展示和销售,形成物流中转集散地。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今后的保山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文化优势、资源富集优势、优美宜居优势,承接内陆,面向南亚,积极推进与缅甸、印度等周边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一体化,促进产业园区、贸易投资、旅游、能源和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而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强劲动力,形成我国西南沿边开放的重要增长极。

  畅通开放、温润包容,滇西保山将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设中放马执缰,再创辉煌。

(稿件由林红梅执笔,季小波、徐仁杰、天玺、刘健、胡柳、齐昕、宋南、张岳参与采写)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