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粮食主产县:以“农业+”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2015-05-13    作者:记者 惠小勇 崔峰 程子龙 闫睿/哈尔滨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黑龙江青冈县用活当地玉米资源,引进年产值超30亿元的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解决了当地玉米销售之困,为农户提供再就业机会。图为该公司生产线正在生产玉米胚芽油。(资料照片)

  一边忙着接订单,一边忙着组织生产,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勇这个四月忙得不可开交。这家依托当地玉米资源的加工企业,几年间做得风生水起,带动了218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年实现产值超30亿元,上缴税金超过4600万元。
  青冈县委书记王雪峰说,他们围绕玉米、畜牧、闲置盐碱地等资源优势,重点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配套型项目,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近三年,引进产业项目74个,总投资近百亿元。
  去年以来,东北地区原油和原煤产业受市场影响量价齐跌,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黑龙江省四个具有农区代表性的粮食主产县依托农业资源融入工业项目,走工农互联互通之路,其探索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力反弹,经济指标逆势上扬,为下行压力较大的区域经济亮出一片曙光,也为整个东北农区保增长提供了新思路。

  农业稳带来工业活

  走进庆安东禾金谷粮食储备有限公司,《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新建的厂房还未安装好玻璃窗,生产车间却已机器轰鸣,抢先投入生产。
  该公司副总经理刘艳玲说,他们看好庆安优质、稳产的水稻资源,投资3.3亿建设稻谷加工、储备中心,配置年可加工处理稻谷30万吨生产线两条。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利润2300万元、税金650万元。
  哈尔滨澳亚纺织有限公司盘活望奎县纺织厂后,一期1.5万锭纺纱和二期6万锭纺纱已投产,三期6万锭纺纱计划今年上马。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生产能力可达到13.5万锭,成为全省生产能力最大的纺纱企业。
  “大企业入驻后,有力地带动了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多元化发展,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加快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庆安县委书记孙景山说。如今,依托农业资源觅得工业项目入驻,已成为四县发展的新思路。
  据介绍,工业兴得益于农业稳,农业稳得益于大规模土地流转形成的连片集中经营。大机械、大水利、大科技应用使望奎、青冈、庆安、兰西四县近年一直保持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水平,去年粮食总产均超过23亿斤,连续11年实现大丰收。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最高的县已超过11000元,较四年前增长了98%以上。工农产业结合,使四县农区“旧貌换新颜”,多项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较三年前,部分指标还实现了100%—180%以上的增幅。

  打造“农业+”原动力

  “有啥资源招啥企业,农业就是金字招牌。”近三年,四县县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原动力,促进农业和工业融合发展,提振经济的空间和能力得到迅速拓展和提升。
  刘勇说,青冈的玉米资源保证了企业的产品提档升级。现在他们新上马玉米胚芽油、葡萄糖酸钠、热电联产等项目,实现了玉米的全产业链开发,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拓展国际市场、拉动国内消费、促进就业能力明显提升。依托望奎的生猪资源,望奎双汇北大荒食品有限公司新上高温熟食加工和冷链物流项目,其中冷链物流项目是目前黑龙江省冷藏能力最大的冷链物流项目。提档升级后,企业获得了对俄肉类出口的资格,产品直接销往俄罗斯市场。
  用工业观点研究农业,让农业围着市场转,农民围着企业转,走“资源起步、集群发展”之路是四县的一个基本思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农村经营制度变革,催生出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仗“统一规划、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经营模式,合作社的农民也有机会和世界500强企业谈订单。此外,大量农民也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变成产业工人,获得了土地之外的另一份收入,提升了消费能力,拉动了农村内需市场。目前,庆安县的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已达182.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4%,全县30%的农村劳动力有了种地外的新收入。
  刘艳玲说,他们以现代农业产业化思维,打造物联网概念下的“智慧农业”云平台,形成集稻米加工、仓储、物流、营销、金融、电子交易业务为一体的规模化经营。企业计划三年内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把庆安大米带入A股市场。
  望奎县的黑龙江龙蛙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已将“互联网+”变成日常的营销模式。公司通过土地规模经营,组建了水稻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化水稻原料种植基地12460亩,订单农业带动5000余农户。
  “借助互联网平台,产品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和全天候销售。消费者可持消费卡随时登录互联网下单,企业按照消费者需求生产新米,经顺丰物流快递第一时间送抵消费者手中。”公司董事长翟清斌说。
  去年11月,由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农科院等四方协议的全国最大一单土地流转信托项目落地兰西县。今年与合作社签订40万亩订单,为农民提供全产业链、全程社会化服务。兰西县委书记王秀平说,下一步要依法合规地借助资本市场,让农民“有地不种地,凭证分红利”,从“服务农业”向“经营农业”跨越。

  让“农业+”的工业化星火燎原

  黑龙江农区四县蓬勃的发展势头,来源于牢固把握市场经济思维、现代农业思维和工业化思维,打造“绿色引擎”输出“农业+”新动力的做法具有启示。
  四县干部认为,过去有种错误观点,认为农业对GDP数字贡献小,因此把宝贵的农业资源当包袱。现在大家转变了经营思路,认识到现代化大农业是经济的稳压器,握住手中的粮,还要打好手中的“牌”,对“原字号”产品改造提升、深度开发、培育壮大,把农业资源加工增值再卖出去,拓展利润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说,传统农业大县的发展根基在于农业稳、强、优。这四县在此基础上立足资源优势,选择与当地农业资源高度相关的加工业项目,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做强“农业+”,农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政府增税,如此循环,“搅”活了农区经济。
  黑龙江省农科院总农经师矫江说,农业大省要提倡“地产资源产业化”,即当地产什么就加工什么,配以现代物流营销网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市场的认可品牌。同时创造氛围,鼓励全民创业小微经济,配套大企业加工项目。确保小微企业与科研结合,紧依地区实际,打造依托本地资源、服务区域的发展模式,实现合作带动瞄准市场、整体联动对接市场、组团互动引领市场。
  有关人士指出,应总结四县利用工业思维,围绕“农业+”做发展文章的经验,精准助力拓展整个东北农区在保增长中的腾挪空间。
  首先,进一步鼓励农业产业化和土地有序流转、集中经营,鼓励在发展现代大农业上先行先试。建议对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鼓励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民合作社有序发展并提质增效。推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东北农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如四县所在的农区还有不少地区不通铁路,粮食外运常遇梗阻。建议国家在连片农业区内启动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其次,通过调整粮食收储政策等,支持在粮食主产区建立的加工企业获得相对稳定的原料来源,企业稳定,发展和民生就有了保障。
  第三,在保增长、调结构等方面,在国家政策范围内,给予县级政府发展县域经济一定的灵活度和裁量权,形成正向激励,调动干部积极性。此外,建议在财税政策方面对县域经济给予倾斜,如对新纳入规模以上的企业缴税后,可以统一由政府规划用于本企业所在厂区及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企业投资农区的吸引力,减少企业成本。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国家粮食局突查政策性粮食收储企业
· 中储粮被曝陈粮顶新粮 粮食局严查东北三省粮库
· 韩俊:粮食安全面临四大挑战
· 贵州与黑龙江签订稳定粮食产销合作协议
· 黑龙江省对俄境外农业生产粮食170万吨
 
频道精选:
· 【思想】环境治理首先要政绩观“绿化” 2013-06-14
· 【读书】从IT到DT 2015-05-06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改革推进落实遭遇“软抵抗” 利益固化现象浮现 2015-05-07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