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结合:药价不涨负担不增
药价改革“新处方”开出,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
2015-05-06    作者:记者 林火灿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字号

  ○ 当前,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建立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时机已经成熟

  ○ 此次改革以后,原来的政府“单只手”管制药品价格,将转变为更好地发挥政府、市场“两只手”作用;由原来直接限制药品最高零售价,转变为通过强化对医药费用和价格行为的综合监管,实现政府对药品价格的间接管控

  ○ 竞争充分的药品不具备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条件;竞争不充分的药品,将面对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的约束

  5月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宣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决定自2015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这是自去年5月我国取消低价药品最高零售价以来,国家对药品价格监管开出的“新处方”。根据“新处方”,我国将对药品价格实行分类管理,通过不同形式实现由市场形成药品价格。

  有关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改革方案的出台,有利于减少政府在药品价格监管中“越位”、“错位”和“失位”等现象,建立起以市场为主导的、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药价改革时机成熟

  根据《通知》,自6月1日起,除麻醉、一类精神药品仍暂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外,其他药品政府定价均予以取消,不再实行最高零售限价管理,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通过不同的方式由市场形成价格。

  “总的来看,当前,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取消药品最高零售限价管理,建立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时机已经成熟。”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许昆林说,早在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开始研究推进药品价格的思路和方案,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地方和行业协会等有关方面的意见。

  《通知》明确,我国将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并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此次药品价格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在药品价格形成中的作用,也为药品市场化定价打开了通道、奠定了基础。

  中国医保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熊先军表示,此次药品价格改革,有利于纠正政府在药品价格管理中“越位”、制定价格标准时“错位”、价格监管中“缺位”等行为,使药品价格形成加速走上市场化的轨道。

  不必担心加重看病负担

  《通知》明确,推进药品价格改革,要坚持放管结合,强化价格、医保、招标政策间的衔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步强化医药费用和价格行为综合监管,有效规范药品市场价格行为,促进药品市场价格保持合理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由于有招标采购机制的约束,医院销售的药品价格能够保持基本稳定,但不排除部分药品价格因为成本、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等因素会有所变动。

  根据分析,由于有招标采购和医保控费机制的综合制约,加之对市场交易价格监测监管工作的强化,将正面引导市场价格秩序,因此,绝大部分药品市场交易价格不会上涨。

  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常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此次改革以后,原来的政府“单只手”管制药品价格,将转变为更好地发挥政府、市场“两只手”作用;由原来直接限制药品最高零售价,转变为通过强化对医药费用和价格行为的综合监管,从而实现政府对药品价格的间接管控。

  “竞争充分的药品不具备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条件,而对于竞争不充分的药品,将面对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的约束。”常峰分析说,即使部分药品由于竞争状况、原材料成本、市场供求等原因变化发生不合理价格上涨,也会被第二道屏障——价格行为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并加以控制。因此,放开价格后的药品受到集中采购、医保谈判、价格行为监管等多重监控制度的管控和监测,不会出现价格异常上涨现象。

  “价格放开以后,个别药品价格上涨或者回落是正常的。但是,老百姓的看病费用不一定会增加。”朱恒鹏表示,从总体上看,价格改革以后,将会使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使药品价格处于更加合理的价位。

  记者了解到,《通知》已经明确提出,将强化医药费用控制和价格行为监管的具体措施,以引导药品市场价格合理形成,进一步减轻患者费用负担。

  避免形成新的价格干预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取消药品价格政府定价,并不是放弃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监管。有关部门将充分借鉴国际经验,采取综合监管措施,保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根据《通知》,我国将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同时还明确,要强化医保控费作用。

  “医保和病人是药品的市场需求方,也是利益共同体。”熊先军表示,医保和病人都希望买到价格合理乃至便宜的药品,但单个病人没有议价能力,而医保作为重要的市场力量,可以与供方形成价格博弈。因此,强化医保的控费作用,对于促进药品价格处于相对合理水平意义重大。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医保控费的作用,理解为医保部门干预甚至直接制定药品价格,否则改革就失去了意义。”熊先军表示,同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应该在医保支付方式、支付标准等方面下工夫,促进药品市场“物美价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市场化改革后药价能否降下去
· 药价放权更需强化政府责任意识
· 合理的药价绝非“一放就灵”
· 卫计委相关人士透露:药价谈判方案将含中成药独家品种
· “药价贵20倍仍中标”为何不意外
 
频道精选:
· 【思想】导游辱客折射市场监管缺失 2013-06-14
· 【读书】让传统产业“飞”起来 2015-03-06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五大产业开启科技创新“窗口期” 2015-05-06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