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创业商会会长陈万海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该商会是由荆州本土民营企业家、创业者、在荆经商投资者以及在外发展荆州籍企业家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这次不少荆州商会的企业家自掏腰包发起了倡议活动,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够听到荆州人民的声音。
比邻的荆门市也不甘落后,4月12日上午,荆门昌元科技有限公司“幸福荆门人”移动生活平台倡导发起的“幸福荆门人,让高铁进荆门”活动在荆门繁华地段东方百货门口举办,近万名市民参与。活动倡议书提出“荆门市成为了全湖北省唯一不通高铁、动车的地级市,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没有高铁成为每一个荆门人心中难以名状的痛”。与此同时,荆门昌元科技有限公司还专门制作了题为《荆门梦,高铁梦》的宣传片,短短几天,宣传片点击量已达到3万多人次。
在拍摄宣传片的过程中,倡议活动的发起人、荆门市昌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兵曾带领其团队到荆州火车站广场拍摄荆门籍旅客到荆州乘坐高铁的场景。“当时,现场有荆州人注意到我们,并喊道‘荆门跟我们争高铁的人来了’,想把我们赶走。”
与民间的热闹相比,政府层面对沿江高铁的态度则相对低调。荆州市委宣传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就是配合上级部门做一些准备工作,提供一些相关的调研数据,沿江高铁到底怎么走我们服从省政府的安排。”荆门方面则更为谨慎,据荆门市发改委人士向记者透露,市里之前发了通告,不允许就此事展开讨论或接受媒体采访。据记者了解,事实上荆州、荆门两地政府也都在积极争取沿江高铁在本地设站,但由于此前各地声势浩大的高铁争夺战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湖北省政府明确要求两地把声音“压下去”。
对于荆州、荆门两地的民间活动,湖北省发改委铁路建设办公室一位马姓负责人表示,在沿江高铁建设还没有影子的情况下,荆州和荆门的做法是幼稚和不负责任的。
铁路带来的反转
荆州和荆门两地对于沿江高铁项目都如此紧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两地都曾经因为铁路建设落后而吃过亏。
记者了解到,在1983年之前,荆门属于荆州的下属市,但由于1970年荆门率先开通了火车,交通拥有了压倒首府的优势,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并在1983年成为湖北省的直辖市,后来荆门市下属各县又陆续建设和开通了四个火车站,而在2012年之前,荆州市没有一个火车站,荆州市民想要坐火车必须要乘坐汽车到荆门。没有火车使荆州错失了许多发展机遇,交通差距也成为荆门后来工业发展超过荆州的主要原因。
2012年7月1日,沪汉蓉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宜高速铁路正式开通,才结束了荆州市没有铁路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