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底沟:中国文明从这里走出
2015-04-01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庙底沟挖掘现场
  如果说仰韶文化的发现,让世界震惊于中华大地史前文明的古老和神秘的话,那么庙底沟类型的发现,更让人领略了其神奇的一面。
  只是红黑白黄色的简单组合,只是造型和线条的斑斓变幻,只是泥土和烈火的久远融合……2013年5月,在三门峡市博物馆,300余件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
  6000年至4000年前,它们诞生在三门峡这片黄土之上;历经历史的烟云,10多年前它们在这里又重见天日。这些彩陶精灵构成穿越千年的时空走廊,让每个亲临者感受史前时代的精神大餐。
  庙底沟遗址位于三门峡市区西南4公里。在发现面积36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历史遗迹静静地沉积在厚厚的尘埃中。中原地区史前文明中独一无二的一个阶段——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便因此而得名。

  开启“史前中国”的密码

  庙底沟,不是一条普通的“沟”,而是“史前中国”的代名词,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华夏文化艺术的源泉,是史前中国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精神家园。
  在三门峡渑池县仰韶村,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发掘了震惊中外的考古发现——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从而确定了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说法。但仰韶文化与之后发现的龙山文化之间,遗存文物间隔断代颇多,这犹如一块块残缺的拼图,以至于让人迷失于那远离现代社会的洪荒时代,留下的一个个千古谜团,迄今尚无定说。
  上世纪50年代,为配合三门峡水库建设,国家文物部门先后两次对庙底沟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2002年,为配合三门峡城市建设,庙底沟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这次发掘面积20000多平方米,出土的遗迹和文物,对第一次发掘的各项成果又一次给予了佐证和扩大。
  经过两次发掘,目前已经能确定庙底沟遗址大概分布范围东西长650米、南北宽560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绝对年代为距今6000年至4000年,文化层厚度为1.5米至3.5米。并由此证实,庙底沟遗址仰韶文化遗存不同于半坡类型,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且在豫西﹑晋南以及关中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被确立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奠定了仰韶文化研究的基础,即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分别代表着仰韶文化的早﹑中﹑晚期,把整个仰韶文化的总框架基本上勾画了出来;“庙底沟二期文化”的确定,基本上解决了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这一缺环,证实了中华民族的祖先从远古时代起经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直至商周,在黄河流域不断地发展并创造了高度的文明,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更重要的是,庙底沟文化第一次确立了“史前中国”的地理范围。从全国先后发掘出的庙底沟类型遗址来推算,庙底沟文化类型以人口扩张为驱动力,大量向周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移民,使得西到甘青、东至海岱、东北到内蒙古和辽宁、南到江汉的大半个中国都被卷入考古学上的“庙底沟化”过程中,庙底沟时期的文化浪潮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而这与商代政治地理范围有惊人的相似,在地理和文化上为夏商乃至秦汉以后的中国奠定了基础。而且,这一时期正是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炎、黄部落鼎盛时期,因此,学术界将之视为“史前中国”——也就是说,庙底沟遗址就是“史前中国”的代名词,更成为开启“史前中国”的密码,为研究“炎黄子孙”和“中华民族”的由来提供了可能。

  中华文明探源的起点

  破解千古之谜、揭开中华文明之源,成了数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渴盼实现的梦想,全面、系统、完整地复原中华民族先祖们创造人类文明的那幅气势恢宏的原始画卷,生动、客观地再现人类远古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也成为中国历代学术界和考古界孜孜不倦的渴求。2002年起,中国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庙底沟遗址的发掘,为这一工程提供了起点和坐标。
  著名考古学专家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华民族”这一称谓的由来也和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有关系。“庙底沟类型”遗址中出土的众多彩陶图案中,最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变体花瓣纹。这点就可以说明,当时的人们是崇拜花的,花是当时部落的图腾。古代的字义“华”字就是花朵的意思,因此,以“华”为族名,“华夏”与“中华”名称里“华”字的源头,从庙底沟便可揭开这一谜底。当时的人们认为自己处在大地的中部,就自称“中华”,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由来。
  庙底沟遗址的发掘,也为人们勾勒出中国的农业文明在当时已经处于发展与繁荣时期。中华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庙底沟遗址发现并发掘以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上游地区,又先后发现和发掘了一大批与庙底沟同时期的文化,他们都以庙底沟文化为参照标尺,被认定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在这些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遗迹和遗物,都证明在庙底沟文化时期,中国早期的农业发展已经到了非常发达和繁荣的程度。种植业以粟为主,还有黍、豆、麻、粱、稻等北方地区为主的各类农作物;畜牧业中的猪、牛、羊、狗、鸡等已经被驯化,林果业中的枣、梨、栗、桃等也已经开始人工栽培并被人类食用;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已经比早期更加先进和精致。人们的食物结构不仅有粮食,而且有肉类和水果类。这就为人类的健康和发育提供了基础保证。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定的起止年代是距今5500—3500年,几乎涵盖了庙底沟文化的整个时期。在这项工程中,三门峡地区发现和已经发掘的大量庙底沟类型文化遗址,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地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牵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已经进行了14年。这些,都充分说明庙底沟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证明了庙底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传承历史 再创精彩

  庙底沟遗址是先祖对三门峡最慷慨的馈赠,同时也提醒人们,庙底沟遗址和庙底沟文化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对三门峡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尤为必要。
  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赋予了三门峡独有的文明特质和智慧,珍藏先祖慷慨的馈赠,如今的三门峡人在用心留住历史,并发扬和传承更多的精彩。近年来,三门峡市把庙底沟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放在重要位置,思路日益清晰起来:保护和利用好庙底沟遗址,有利于展示华夏文明发展序列“独一无二、无可代替”的实物例证,充分证明三门峡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利于构建“华之根、夏之源”的物质平台,建成华夏文明传承示范创新区的新地标,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增添亮点;有利于打造史前中国之“中”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名片。三门峡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东风,抓住中原经济区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各地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等大好机遇,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庙底沟遗址保护规划》已于2012年完成,目前正积极申报“庙底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历史眷顾了“庙底沟人”,也眷顾了今天的三门峡人。“华之根、夏之源”,对这片土地人们寄以更加美好的期望。

  本稿件由本报记者李丽静及《三门峡日报》记者纪雨童、李亚鸽、王丽霞、柴锦玉采写,照片由《三门峡日报》提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图说三门峡•城市影像
· 三门峡赋
· 三门峡:仰韶文化穿越古今
· 连霍高速三门峡段建成后大修不断
· 三门峡库区防汛调度中心在西安奠基
 
频道精选:
· 【思想】房市新政能否吹化寒冰 2013-06-14
· 【读书】下一个浪潮是智能时代 2015-03-30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变身山寨银行大肆行骗 2015-03-31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