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顺:四方面打造京津冀共同体
2015-03-21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于3月21日-23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王安顺:尊敬的徐匡迪副主席、古利亚秘书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围绕着大都市圈的发展与治理的主体进行交流,分享一些个经验和认识。去年2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视察北京并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它明确指出要求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并要求我们走出一条内涵式、集约的发展的新路子,要探索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形成了新的增长极,我理解应当从创新、市场、生态、民生、四个方面着力来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共同体,促进京津冀共同繁荣和发展。

  第一,加快推动形成创新共同体。

  坦率地讲,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起步比较晚,整体发展落后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常态的背景下,京津冀协调国家新的增长极、必须走驱动创新的路子,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有比较好的技术,北京作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资源密集,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北京自身的发展,而且正日益地发挥出区域的辐射的带动作为。

  我们有责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这一优势,着力打造区域创新的共同体,不断地提升区域自主的创新能力,增强经济的发展动力。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地引导北京的技术向天津、河北输出,大力地促进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天津、河北对接合作,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据统计,中关村为区域的发展和结构转型都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下一步我们将以中关村和共建产业园区为依托,与天津和河北整合区域的创新的资源,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创新体系。打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通道,构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有序协作的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格局。

  第二,加快推动形成市场共同体。

  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无障碍的流动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资源要素在区域内实现最优的配置,进而提升区域协同发展的活力,过去的一年我们围绕着打破京津冀行政区划的限制,市场的分割以及各种隐形的壁垒,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

  比如强化规划协同做好跨行政区的规划的对接,使发展的目标同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把交通作为先行领域,实施了一批重大的交通合作项目,拉近城市间的距离,强化市场管理的协同,推动京津冀通关一体化,联合执法维护市场秩序,这些功能让我们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我理解加快推动形成市场功能体,让区域内的资源要素活跃起来,首先要尊重市场规律和市场的选择,发挥好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将运用好政府之手,加强政策激励,制定合理的财税共享、人才流动的政策措施,更好地引导生产要素往重点功能区内流动和聚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加快建设高度一体化的区域市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加快推动形成生态的共同体。

  从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经验来看,形成生态共同体是推动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区域科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客观上讲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形势严峻特别是人均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时有发生,这些都时刻地提醒我们加大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迫在眉睫。

  我们致力于大气和环境改善的努力也从未停止过,近年来围绕着PM2.5的治理我们采取了减霾、控车、减排、降成、以及绿化造能等多种手段,持续加大工作的力度,不断改善空气质量,去年北京地区PM2.5浓度下降4%,尽管这样一个目标还不理想,不尽如人意,但毕竟是向着下降的好的方向在发展。

  同时我们深化与天津河北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大力地推动张城(音)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不断扩大区域的生态的容量。在实践中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区域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标本兼治,区域统筹持续推进,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共同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的体系,继续实施环首都国家工业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区域生态建设工程,建立和完善区域生态的补偿机制等长效制度,同向发力治理和建设区域生态,努力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第四,要加快推动形成民生的共同体。

  让京津冀三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推动协同发展的最终目标,只有不断地增进人民的福祉,让大家亲身地感受到协同发展的成果才能更好地凝聚共识,形成促进协同发展的强大的合力。从实践来看区域发展面临着三地人民平均的生活水平相差较大的情况,特别是河北与北京、天津地区的差距比较明显。

  比如在收入方面河北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入人均收入这两项仅为北京的55%和50%,为天津的77%和60%左右。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来看区域不均衡的现在也比较明显,北京在公共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集聚了大量的优质资源,缩小这些差距根本上还要靠加快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在京津冀区域的范围内统筹来谋划产业布局,构建和延伸产业链条,以产业发展来带动增收致富。

  与此同时我们也将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推动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北京的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向河北等地布局,加强三地公共服务领域的人员技术品牌等各层面的合作,促进区域公共服务的均衡化,让三地人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协同发展的红利。

  各位嘉宾,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深感任重道远,我们热切地期盼社会各界更加支持京津冀经济的发展,我们也将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汇聚各方之智共创美好的未来,预祝本次论坛取得丰硕的成果。

  谢谢大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京津冀规划呼之欲出 基建盛宴延续
· [网言网语]京津冀一体化通信资费应率先破冰
· 交通先行 京津冀战略步入实操
· 京津冀将建城际铁路网
· 京津冀协同发展须破解四大关键命题
 
频道精选:
· 【思想】香奈儿降价显示价值规律理性回归 2013-06-14
· 【读书】当前经济形势的六大前沿问题 2015-03-17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亚投行扩容 凸显多边金融架构渐变 2015-03-2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