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苹果托起致富梦
2015-03-18    作者:记者 毛海峰/采写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这里的农民千百年来一直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直到上世纪80年代起,通过一个个小小的苹果,才托起了百万延安农民脱贫致富的大梦想。

  穷则思变种苹果

  到上世纪70年代末,作为革命圣地的延安虽然政治地位很高,但是老百姓尤其是100多万农民仍过着极贫困的生活,很多人吃不饱饭,一些地方上街要饭的人数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无论是农民、还是当地政府,都急迫地想找到一条脱贫的路子,根据黄土高原的地情,种苹果成了当时最好的选择。
  延安本不产苹果,直到1947年位于延市南部的洛川县农民李新安从河南灵宝引进200多株苹果树,才开始有了这个产业,此后延安南部的苹果产业才逐步发展起来。延安苹果始于延安南部的塬区,是由于这个地方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导致的。这里塬面广阔、土层深厚、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无工业污染,是国内外专家一致公认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的核心地带,也是全部符合日照、降雨量、海拔等苹果生长7项气候指标要求的优生区。不过,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农业生产以粮为纲,延安南部的苹果产业始终没有成长起来。
  到上世纪80年代,国家的经济政策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允许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急切想脱离贫困的延安市便于1985年作出决定,在延安南部的洛川、富县、宜川等县建立百万亩苹果生产基地。延安南部的苹果产业在很短的时间便迅速壮大起来,到“十一五”末,仅洛川一县的苹果种植总面积就达到50万亩,人均3.1亩,居全国各县区之首。
  如今每到金秋时节,洛川高塬上,绿色的果园满目皆是,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从南到北绵延百十公里,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中国山水画。画卷中“飘”出一阵阵欢声笑语,公路上一辆辆满载苹果的车子在疾驰,地头间果农喜笑颜开地接过客商付的一沓沓钞票……这里已成为中国苹果对外的窗口,每年的陕西国际苹果节便在洛川县举行,这里的行情已成为全国苹果市场的风向标。

  退耕还林新机遇

  相对于延安南部的发展,自然条件更差的延安北部农村直到上世纪末还非常平静。当时的专家认为,延安北部多数是山区,降雨量不足,气温又低,气候条件不合适苹果种植。这种情况直到延安实行退耕还林才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延安苹果产业因此迎来了一次全新的机遇。
  延安北部山区,耕地多是坡耕地,一些地方粮食亩产量仅30公斤左右。长期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到1998年,延安市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8%,农民生活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1999年开始的退耕还林政策为延安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延安开始大面积治理水土流失,进行造林种草,生态逐步好转,降雨量也一年比一年多。再加上本世纪初以来,全球气候变得越来越暖,北半球的苹果种植带出现了由南向北移的明显趋势,延安北部的气候条件有了质的变化,所有县区都成为了非常适合苹果种植的地区。
  从2007年起,延安提出苹果产业北扩战略,以每年扩张20万亩的速度,在北部建立百万亩山地苹果,吴起县等一批北部县区的苹果迅速发展起来。吴起县是全国退耕还林干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县份之一,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十周年总结大会就是在吴起县召开的,当时吴起县展示的最新卫星遥感图片上,一片浓绿的颜色清晰地勾勒出全县的地貌轮廓,与毗邻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全县5800多平方公里的地区,十年前是一片黄,如今是一片绿。
  吴起县一位姓雷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一家原来种了73亩地,现在除了留下的8亩川台地,其余都退了耕,退耕造林和荒山造林面积达到了260亩,其中很大一块是苹果树。“以前几十亩地一年打的粮食刚够吃,现在耕地少了,日子反倒好过了。只要把苹果树管好,光景一年都比一年好。”

  培养职业农民挖潜力

  经过北部和南部共同发展,到2014年底,延安苹果的种植面积已达到336.5万亩,占全国苹果种植面积的1/9,全球苹果种植面积的1/18。但受劳动力数量的限制,延安苹果种植面积要进一步大规模增加,走以往的增加劳动力数量的做法,已越来越困难,急需新的发展方式。
  延安果业管理局局长路树国对记者说,延安有156万农民,从事苹果产业的有90多万,再大规模增加从业人员已不可能,只有走职业农民的道路,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今后才有可能大规模扩大苹果的种植规模。据测算,目前延安每个农民管理的苹果面积不到4亩,而国外一个熟练的职业农民可管理20至30亩果园。两者的差距特别大,不过这种差距也显现了延安苹果产业今后巨大的发展潜力。
  针对延安培养职业农民的需求,近年来当地政府和农业合作社都大力推动这一工作的进展。陕西杨凌农夫果业合作社作为农业部批准的第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其举办的第一期培训班,就是为延安市的延长、安塞、宜川等县合作社的120名理事长、理事和果农社员进行为期3天的培训学习。与此同时,包括延安果业管理局局长路树国在内的政府技术干部,也时常下乡为果农传授苹果种植、经营等方面的技术。现在,一部分农民由于高度职业化,收入上涨得非常快。宜川县一个村的24户人家,2014年竟卖了价值1200万元的苹果,户均收入高达50万元。很多区县的果农,开始开着私家车进果园种植、管理苹果。
  路树国告诉记者,延安目前正在落实五大苹果产业工程,即阳光壮树工程、沃土肥原工程、绿色防控工程、授粉增色工程、品牌影响工程。通过走职业农民的发展路子,争取到2020年使全市的苹果面积达到400万亩,农民苹果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成为中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现代化果业强市。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图说延安•城市影像
· 延安赋
· 延安:红色圣地再追梦
· 中石油欠缴延安8亿水土补偿费
· 学习延安好榜样
 
频道精选:
· 【思想】打假还须监管到位 2013-06-14
· 【读书】当前经济形势的六大前沿问题 2015-03-17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农村“角落贫困”触目惊心:贫困户住土房睡草席 2015-03-17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