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董事长
刘汉如:让创新引领中国制造全面升级
2015-03-13    作者:记者 刘丽 钟源/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工业4.0时代来临,“中国制造”如何在这股新浪潮中求得发展空间,提升为“中国创造”,实现“中国制造2025”?这是今年两会期间众多企业家代表关心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如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环境怎么变化,创新是“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不能忽略的发展重点。
  刘汉如说,包括汽车行业在内,如果没有技术的创新,企业无法长期领先行业,长此以往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无立足之地。历史的无数事实证明,只有技术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生命源泉。
  “国家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已经将‘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列为目标。发达国家,包括德国、韩国、日本也曾是低端制造的代名词。那么,‘中国制造’如何才能成为‘中国创造’?我认为创新很关键。创新的落脚点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刘汉如说。
  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而言,发动机自主研发技术的欠缺成为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如何为汽车装上一颗强大的心脏成为数代中国汽车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也考验着中国汽车人的智慧和能力。
  为攻克发动机研发和生产技术难题,华菱星马选择了一条自主创新发展道路,早在2007年便设立了发动机项目,经过前期调研及定型、设计、样机开发和试验等阶段,公司先后完成了CM6D18和CM6D28两个系列发动机的开发,并且通过了国家检测中心的检测。
  “商用车要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一方面,靠竞争和市场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另一方面,靠政策和技术进步推动转型。我们5年前开始进入核心技术研究,用先进的制造工艺,生产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同时满足欧盟标准的高新技术产品。去年,我们投放近5000台国IV发动机,希望能够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国V的产品已经准备好了,满足欧盟认证的欧V发动机和欧V卡车开发成功,在技术储备方面赶上国家重视科技进步这趟车。”刘汉如说。
  刘汉如说,华菱之所以在发动机技术方面走在行业的前列,其根本原因是做到了坚持。“中国的车企,尤其是乘用车企,只要在最艰难的‘寒冬’能扛过去,未来三五年一定是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天下。”刘汉如断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的一年,国家将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
  对此,刘汉如认为,汽车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利用国家大力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汽车,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等契机而有所作为。
  就汽车行业,特别是商用车未来发展,刘汉如建议,紧紧抓住“一路一带”、“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三大国家战略机遇。“另外,8000亿元的铁路投资和8000亿元的水利投资等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劲拉动也是整个商用车市场发展的机会。”刘汉如说。
  刘汉如说,全面深化改革,用政府审批的减法换取市场发展的乘法,今年,中央是下决心了。汽车制造企业由发改委、工信部、交通部、科技部、质检总局、环保部、公安部等部门来管理。希望各个部委之间的重复职能能够合并,切实可行地为企业减轻负担。
  刘汉如还表示,第三方中介检测机构收费居高不下。每个汽车制造业企业,每年第三方的检测费用都是几千万、上亿。当然检测是有必要的,不过,现在是否做到最优?是否有改善的余地?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效果是否达到了?一些不合格企业是否因检测得到了惩罚?这些都需要好好评估。
  “发达国家在经济下行的时候,通常都为企业减负、减税。”刘汉如说,现在国内企业的税费负担特别重,所得税、增值税、养老金、医保、公积金……有的企业税费总额高达60%,华菱星马是58%。建议国家把税费降下来,过去企业所得税降到25%的时候,国家的企业所得税总量反而增加了,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只要把市场的活力激发出来,总税收不会下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董明珠代表:中国制造必须走“中国智造”道路
· “中国制造”会被小马桶盖打败吗?
· 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上报国务院
· “中国制造”需从国人赴日扫货中得到警醒
· [网民关注]纠偏海外扫货需“中国制造”图新
 
频道精选:
· 【思想】重建“环保公信”时不我待 2013-06-14
· 【读书】马云2015开年"双响炮"背后的深长意味 2015-02-26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破解城乡“四元”结构 补强小康“短板” 2015-03-12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