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防通缩须财政和货币齐发力
2015-02-17    作者:刘振冬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相对于通胀单一的货币性而言,通缩更多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所以,防通缩一方面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同时也需要短期的总量政策和中长期的调整改革相结合。就宏观政策而言,防通缩既要货币政策发力,适时适度降息、降准,以拉动有效需求的恢复,也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适度增加赤字水平,降低目前过高的安全冗余,引导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1月份CPI回落至0.8%,PPI连续35个月负增长,通缩压力渐强。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价格指数走低的同时,企业利润下滑的趋势也在加大,这将进一步加剧增长压力。2012年2月至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34个月处于下滑通道,从21.3%下降到7.9%;持续下滑时间已经超过了2007年次贷危机时的17个月。
  虽然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率(M2/GDP)较高,目前通缩压力并不明显。但是,考虑到中国的融资结构、居民储蓄偏好,以及近年来资本市场对资金的分流,观察M1对价格趋势的影响更为准确。如果观察M1/GDP的比率,这一指标近期出现了下降,已接近本世纪初的水平。
  有专家判断,通缩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导致有效需求的萎缩,而且还会形成恶性循环。如果通缩与经济增速下滑同时发生,价格持续下降引起衰退的可能性也将增大。甚至有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处在周期转换的边缘,可能由过去几年的通胀和泡沫,转换为未来的通缩和下滑。由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种短期的总量政策,在今年的操作中应更富灵活性。
  随着通缩压力的增强,宏观政策如何防通缩?既然通缩是从需求层面伤害经济,应对通缩的政策选择也需要从需求入手。
  在货币政策方面,一方面可以通过进一步降息,以提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同时,也可以考虑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正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小微企业更多是通过宽松政策的溢出满足资金需求。价格型工具还需要数量型工具配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和“融资贵”。
  在货币政策灵活运用的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具有明显的效用,能够引导企业自主投资和刺激居民消费。有专家建议,财政政策方面,可以适当增加赤字水平,降低目前过大的安全冗余;加大政府基础设施与战略行业研发投资,引导私人资本投资,以填补中高速增长状态下的投资缺口;加大政府采购公共服务产品的力度,提高民生与社会保障水平;积极引导居民收入预期,并借助结构性税收政策刺激教育与培训消费、信息产品消费等。
  同时,政策也要区别对待通缩性债务增长与通胀性债务膨胀。过去的债务增长是需求过热驱动,可以看作是泡沫式增长;当前的债务增长是因需求不足而出现,一方面是经济下行甚至衰退导致货币循环不畅、一些经济体非意愿性拖欠的债务积累,另一方面是公共部门为了弥补私人部门投资与消费不足而主动扩大的政府负债。因此,通胀时期的债务“破格”隐藏着极大的泡沫破灭风险,必须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加快去杠杆。但是,通缩时期的债务增长,是经济意义上的“消渴”或缓解饥渴行为,政策应该适度灵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通缩将至 稳增长期待政策"组合拳"
· BDI历史新低预警通缩
· CPI同比增速62个月来首次低于1% 专家建议防范通缩风险
· 通缩压力恐成今年经济首要风险
· 通缩逼近?
 
频道精选:
· 【思想】滴滴、快的合并背后的隐忧 2013-06-14
· 【读书】互联网以及它的时代 2015-02-13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调查 2015-02-16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