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贝格:把每个项目当成最后一个来做
2015-02-13    作者:记者 林远 赵晶/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本报记者正在采访罗兰·贝格。康科 摄

    尽管已经70多岁,罗兰·贝格先生仍然佩戴着时下年轻人最时髦的运动手环,面对记者调侃他只会用非智能芬兰产手机时,罗兰·贝格会很认真地辩解说,“不,我还有苹果手机,还有iPad,因为携带不方便都放房间里了。”
  即使退出了经营业务多年,他仍然关注并应用着最先进的科技,同样也关注着中国的创业潮,还亲自会见了马云。“创业型企业和其他企业没有什么区别,关键还是要做自己擅长的事业,并且坚持下去。”他直率地说。
  从1967年至今,罗兰·贝格以单打独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将最初只有他一个人的营销咨询公司做成了世界四大战略咨询公司之一,他本人也很“争气”,是这些公司中唯一还健在的创始人。

  自誉为“战火中成长的一代人”

  罗兰·贝格1937年出生于德国柏林,他将自己进入咨询行业的“本钱”归功于高等学府的教育——他曾在慕尼黑求学,并最终获得慕尼黑大学工商管理学位。1962年,罗兰·贝格还没毕业,一个家里做洗衣生意的女老板问他毕业后要做什么工作,他的回答是,希望可以通过所学,对企业产生一些影响。他至今忘不了这次对话,觉得这是他踏上做企业咨询之路的起点。
  罗兰·贝格自认是“战火中成长的一代人”,因此在事业上更加渴望自由和独立,也更加了解工作中情绪愉悦的重要。大学毕业后,整个欧洲对咨询行业有所了解的人寥寥无几,他也随着大流先后进入了几家公司就业,但始终找不到他理想中的愉悦感,他喜欢和人打交道,由此决定把这一兴趣发展为自己的事业。
  1967年,罗兰·贝格在慕尼黑建立了自己的公司——罗兰·贝格国际营销咨询公司,当时他的工作人员只有一人。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之所以选择单干,是因为那时已经有了一两个潜在客户,且合同是挂在一家广告公司名下的,所以基本上不存在什么成本,但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重大决定,但一想到无论如何是要独立的,担心也就少了很多。
  时至今日,罗兰·贝格和他的公司完成了数以万计的咨询策划项目,但当人们问起最让他骄傲的是哪一个项目时,他每次都会说起当年的“第一桶金”。
  就在罗兰·贝格国际营销咨询公司成立后不久,他幸运地获得了一个大项目,这也是公司成立后的第一笔重要生意——帮助一家名为Touropa的旅游公司解决营销问题。根据罗兰·贝格提供的方案,促成了Touropa、Scharnow、Hummel、Dr.Tigges四家企业合并,打造了巨型旅游业航母TUI集团。这个项目除了带来可观收入,还给了他巨大启发,帮助企业兼并重组是营销咨询公司的一大武器,以后可以充分利用这次帮助四家企业合并的经验和名声。
  罗兰·贝格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凭借这个项目,他的公司名气一炮而响,此后一些重要项目接踵而来,包括为印染企业Hoechst的某种产品制定垂直市场战略,以及为一家德国大银行的财务顾问业务提供创新的营销理念。公司的业务规模每年翻番,仅三年后的1970年,咨询业务收入就达到560万德国马克。到1973年,罗兰·贝格已发展成为德国第三大咨询公司。
  罗兰·贝格说,在自己一生中不曾有过任何重大的专业失误,因为一次失误足以毁掉之前辛苦完成的所有项目带来的荣誉,所以他永远“把每一个项目当做最后一个项目来做”。但如同大部分成功人士一样,他也承认作为个人而言确实犯过错误,如果人生能够从头再来,他会多花点时间陪家人,但他也重申自己是“战火中成长的一代人”,所以发掘自己的潜力,做一些创造性的、有效率的工作还是人生的第一要务。

  曾两度婉拒出任德国经济部长之邀

  20世纪70年代中期过后,经过十年成长的罗兰·贝格公司员工已超过百人,每年的咨询业务收入近2000万德国马克,同时继续着国际化的征程:1977年,与英、法、意、瑞、荷等国的企业组成国际咨询联盟TIG;1979年,与日本最大的咨询企业之一“日本管理会”建立合资企业;1980年,罗兰·贝格公司被美国历史最悠久和盛名卓著的咨询协会ACME吸纳为会员,成为进入该协会的第一家欧洲企业……
  在80年代中期以前,罗兰·贝格公司超过半数的业务来自战略咨询业务。而从80年代中期开始,它迅速发展成为服务多元化的顶级管理咨询公司,并相继在圣保罗、巴塞罗那、马德里、东京、维也纳、里斯本、巴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建立了分支机构。进入90年代,公司员工扩大至近500人,年咨询收入达到1.75亿德国马克,收入中的28%来自国外业务,是少数几家可与美国著名咨询公司抗衡的欧洲公司之一。
  如今的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已经是世界前五强的咨询公司,由180名合伙人所共有,在3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有办公室,拥有超过2400名员工。罗兰·贝格说过,只有优秀的人才才可以改变世界,公司壮大的秘诀在于吸引了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员工加入,并用一个又一个成功案例制造影响。他还认为,做咨询工作不是简单地写分析报告,除了企业,还要将目光放到政府身上。
  “我一向很喜欢为各国高层政治家提供咨询,我的建议在不少政策中都有实践,而帮助德国经济恢复活力是我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项目。”罗兰·贝格说自己是个“政治动物”,赫尔穆特·科尔和格哈德·施罗德在任德国总理期间,他活跃于多个政府委员会,如精简政府专家委员会、德国联邦银行结构改革专家组、联邦总统创新顾问委员会、社会保障融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等,他的政策建议被纳入多项关键改革措施中,其中最著名的当属“2010议程”。
  自两德统一以来,在经历了1990年至1991年的经济繁荣后,德国经济从此疲软不振,增速缓慢。近10年时间德国经济增长率仅为1.6%,是欧盟成员国中最低的,比其他成员国的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和被认为“失去十年”的日本经济相比好不到哪去,被认为是典型的“欧洲病人”。2003年3月14日,施罗德在议会发表演说,公布了著名的“2010议程”。该议程的核心内容是:改革劳动力市场、压缩社会福利、降低税率、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以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施罗德政府希望通过实施“2010议程”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强化国际竞争力的目标。
  自2010年以来,德国经济增长率每年都高于欧盟27国的平均增长率。国际媒体认为,如果没有德国经济的出色表现,欧盟经济会在债务危机的重压下跌入更深的泥潭。今天的德国在经济上被誉为“欧洲巨人”,专家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10年前的这项经济改革。而作为幕后功臣的罗兰·贝格却两度婉拒了施罗德对其担任德国经济部长的邀请。

  与中国结缘30年

  罗兰·贝格和中国的缘分始于1985年,到现在为止刚好30年时间。彼时,适逢上海机床厂企业重组,世界银行要对其发放贷款改造,而罗兰·贝格公司恰好主持了这次贷款项目的可行性咨询工作,这也使得罗兰·贝格看到了中国潜在的巨大商机。
  作为欧洲咨询界踏入中国这一市场的开拓先锋,罗兰·贝格初涉中国市场时正值改革开放进程的起步期。9年后他在上海和北京分别设立代表处,1997年在上海成立中国总部。在势如破竹的扩张中,罗兰·贝格在业务开展方面多采用本地人才,公司中国总部80余员工中德籍员工仅4人,而公司在中国设立的机构负责人始终是中国人。
  回想这30年,中国经济的各领域、各行业均经历了爆发式增长,而咨询业也是其中之一。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的管理咨询行业迅速繁荣起来。有关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3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复合年均增长率达9.6%。罗兰·贝格中国公司也正是在这一阶段迎来迅猛增长,年均增长率达行业平均值的四倍。现在,罗兰·贝格公司已在中国境内开设上海、北京、香港、台北、广州五处办公室,累计为数千客户提供过服务。
  “中国人肯吃苦,也有强烈实现目标的愿望,所以过去已经实现了很多价值。”谈到有关中国、中国企业家,罗兰·贝格习惯把好听话挂在嘴边,赞誉不断。但在他眼中,中国的企业和传统国际巨头相比还存在差距,如企业创新、流程管理、战略技能、人力规划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最急迫要提高的就是中国企业的营销水平。“很多中国企业是在帮国外企业代工,销售和营销方面交给了国外企业做,专注于生产方面。对企业来说,把握销售和营销的经验,掌握复杂渠道的建立,实际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这是面对最终消费者的环节。”罗兰·贝格直言。
  近年来,由于德国在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中一枝独秀,所谓“德国模式”也引起了中国学界的广泛兴趣,该模式七大支柱中“强大的制造业能力”也比较符合中国经济的现状。而作为“德国模式”的积极倡导者,罗兰·贝格认为,和德国一样,中国的工业制造基础雄厚,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很高,这些都是中国的优势。罗兰·贝格说,由于中西部还有很大的经济增长空间,中国经济增速未来三至四年的时间里还会回到8%以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罗兰-贝格:职业教育体系帮助德国工业化增长
· 全球咨询行业大亨的“中国故事”
·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团队正式进驻成都
· 企业重组莫忽视员工权益
· 中化集团等4户企业重组 央企调整为157户
 
频道精选:
· 【思想】“红包大战”狂欢 请留一份清醒 2013-06-14
· 【读书】互联网以及它的时代 2015-02-13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中美律所群攻阿里巴巴 马云团队如何解围 2015-02-13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