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鉴定难”成汽车自燃维权路上绊脚石
2015-01-30    作者:记者 徐海涛 黄浩铭 鲁畅/南宁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赵乃育 绘
    “新车不到一年就发生了事故,半夜突然起火自燃,车子烧损严重,售后服务困难重重。”日前,广西百色车主钟先生因车辆自燃后维权困难苦恼不已。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因汽车自燃而引发车主与汽车生产厂家、经销商之间的纠纷事件时有发生,而汽车自燃鉴定难、理赔难成为突出问题。

  汽车自燃事件时有发生

  “这辆车子才买了10个多月,没想到就出了问题。”谈及自己的遭遇,来自广西百色的车主钟先生表示“难以理解”。
  钟先生家人介绍,2013年12月,钟先生花费12万多元在南宁购置了一辆某品牌的新款轿车。“2014年10月20日凌晨一点多,大家正在睡觉,听见邻居的声音说车子起火了,我们情急之下赶紧拨打了119求助。”车主家人吴先生说。
  吴先生表示,事发前车子并未启动,停放在门前十多个小时。当地出警的公安消防大队出示的火灾事故认定书显示:该火灾烧损某品牌汽车一辆,直接财产损失34479元,经调查,未发现纵火嫌疑,起火点位于左前轮的机舱内,起火原因不明。
  据吴先生讲述,事故发生后,售后服务人员也于次日到了现场了解情况,将车子拖运回南宁,并告知他会有生产厂家的专家前来进行检测。“如果不是质量问题,车子怎么会突然自燃呢?”吴先生说,事故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双方仍在协商。
  近年来,汽车自燃事件时有发生。中国汽车质量网的公开信息显示,仅2014年12月,网站先后接到了8起汽车自燃投诉。投诉车主纷纷反映,车子自燃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在事后维权也阻力重重。

  维权困难重重

  记者采访了解到,汽车自燃的原因很多,除人为因素外,一些车辆的状况也容易引发火灾。“电路短路、用电器故障,燃油系统破损、泄漏,排气系统、三元催化器过热以及底盘太脏,油污和可燃物被烤着火等都会造成汽车自燃。”长期从事汽车维修保养的来新成说。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认为,对于新车来说,排除人为因素的自燃可以断定是车辆质量原因,厂家生产的车辆必须符合安全标准才能交付。
  然而,遇到车辆无故自燃的车主往往被厂家和经销商要求提供检测报告,证明车辆自燃是出于质量问题。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叶桂明告诉记者,曾经接到消费者有关汽车自燃事故的投诉,他们表示提供检测报告有困难。
  中国汽车质量网李姓负责人称,汽车自燃的鉴定难度很大,在网站受理的汽车自燃投诉的案例中,往往都是车主和经销商以及厂家之间协商解决。
  业内人士表示,车主很难找到权威机构对自燃进行检测评估,即使有检测报告,双方也很难就报告中认定的内容达成一致,进而造成责任认定的困难。有的车主反映,汽车自燃后,进行车辆的鉴定费用也开销较大,维权困难重重。

  消费者须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合法权益

  据了解,针对汽车自燃问题,保险公司推出了“汽车自燃险”。但人保车险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主险外的一个附加险,自燃险需要单独投保,而且不少私家车车主在购买此种车险上的积极性不高。
  据分析,一方面,汽车自燃的概率较低,投保这一险种可能并不划算,另一方面,汽车自燃后理赔,保险公司也不是全赔,该附加险种的绝对免赔率为20%,事故鉴定难也是一个问题。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邱宝昌认为,举证责任“倒置”提醒消费者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北京、南京均有车辆无故自燃后车主起诉经销商获赔成功的案例。”
  专家指出,除选择投保自燃险之外,还要建立健全事故处理机制,做好生产厂家、消防部门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检测报告评估工作,避免产生矛盾纠纷;在汽车销售时,要针对合同内容增加相应的条款,约定相应的责任方,包括处理流程和处理时间,避免事故发生后互相“踢皮球”。

  点评:指定几家鉴定机构真的很难吗?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以随机控制实验来检测扶贫政策效用
· 肿瘤、糖尿病等患者可通过基因检测实现个体化用药
· 5款电磁炉检测报告:格兰仕待机省电略差
· 山东率先在全国试运行机动车尾气云检测
· 儿童家具甲醛检测:七彩人生“毒性”最大
 
频道精选:
· 【思想】淘宝“大战”工商总局别成一场闹剧 2013-06-14
· 【读书】城市发展的迷茫与反思 2015-01-28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2015年大宗商品命途多舛 2015-01-3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