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之城的绿色蜕变
2015-01-07    作者:乌云夫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白泉山
  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驱车向东120公里,矗立着一座生态新城——乌兰察布。夏日里,驶入乌兰察布境内,道路两侧延绵不断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进入市区,星罗棋布的广场、公园,花团锦簇,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又一片的绿,让你仿佛置身南国,却有阵阵凉风告诉你这本是北疆。
  同是这片土地,10年前还是另一番景象。每到春天,这里如同一个巨大的“鼓风机”,遮天蔽日的沙尘吹得人睁不开眼。当地人戏谑,“一场风由春刮到冬”,生态环境之恶劣可见一斑。
  如今,乌兰察布的生态环境已发生了脱胎巨变。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8.36%,提高到2013年的22.66%。2012年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市府所在地集宁区2010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2012年被评为自治区园林城市。
  这巨变得益于乌兰察布人对环境改善的孜孜以求,得益于他们对生态建设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乌兰察布横跨“三北”地区,是京津晋冀进入内蒙古的“门户”。特殊的地理区位,赋予了其为京津地区阻沙源、挡风源、保水源的特殊使命。
  为了这份使命与担当,乌兰察布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拉启了生态建设的大帷幕。
  习近平总书记来内蒙古考察时对内蒙古提出的“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时代要求,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打造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愿景,更加坚定了乌兰察布“生态立市”的信心。
  5.5万平方公里热土上,掀起生态建设热潮。
  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以及通道绿化、城区绿化、村屯厂矿园区等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的实施,今天的乌兰察布甩掉了“地上无草”的帽子,展现了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全新面貌:
  ——累计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工程2042万亩,其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1557万亩,累计退耕359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126万亩。
  ——先后投入绿化资金150亿元用于公路两侧、城镇周边、村屯和厂矿园区等重点区域绿化,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市生态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全市森林资源面积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达到22.66%,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090万立方米。
  市林业局局长刘治民说,大面积植树造林,达到了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目的,全市局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缓解,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一幕幕生态建设大戏轮番上演

  提起集宁区白泉山生态公园,已在这里生活了30年的市民贺梅花感叹不已。
  过去白泉山,是一处乱石林立、垃圾遍地的荒山。“现在你看看,绿树成荫、亭台掩映、鸟语花香,我天天晚上都来这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市园林局负责人介绍,经过几年的精心治理,白泉山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城市“绿肺”和“氧吧”。2010年开始建设以来,占地7万平方公里的生态公园中,已栽植各类树木300多万株,实现了春夏有花,秋季有果,四季常绿景观。今天,登上公园新建的观景楼望去,满目尽绿。
  同样启动于2010年的霸王河生态景观工程,为中心城区打造了一处长14公里、宽300米的水域景观带,两岸绿化带宽700米、绿化面积650万平方米。一度成了臭水沟的霸王河,如今波光粼粼、鸟语花香,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灵气。
  中心城区集宁区加大以“三山两河”为重点的生态景观建设力度,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做好“山、水、绿”三篇文章,不断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到2013年底,城市绿化覆盖率39%,绿地率35.9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
  化德县实施了造林绿化“1234588”工程,推进省际大通道绿化,西山森林公园及东林场森林公园景观建设,向阳绿化基地、县级义务植树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大绿化基地建设,城区四大出口绿化,实施绿化工程进村庄、进社区、进园区、进机关、进学校及城镇“八街八路”绿化工程。2014年完成人工造林3.36万亩,栽植各类苗木5800多万株;各乡镇都建起了1处不低于1200亩的乡级义务植树基地。
  兴和县在城区绿化上,处处体现着建设园林城镇的理念。推进了以城区道路为框架、街心小公园为点缀的街景绿化工程,以黄花梁生态园为辐射的景观绿化和规模绿地建设工程,以前、后河为核心的滨河景区绿化建设工程,以景观大道为轴心、两翼为主体的迎宾公园建设工程,城区变绿了更变美了。 2012至2013两年间该县就建成城区绿化项目十余项,投资2.6亿元。
  凉城县通过大力推进山区生态绿化综合治理工程、加大义务植树力度等一系列绿化措施造林绿化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到2013年底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26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09%,林草覆盖率61.8%,活立木总蓄积达到198.62万立方米,位居全市第一。
  每个旗县都建成了1处万亩义务植树基地和万亩生态公园,涌现出像商都县军民共建义务植树基地、北京军区集宁义务植树基地、卓资县九曲山生态公园、凉城县猴山生态公园、化德县西山公园等一大批典型生态基地。生态建设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不懈努力换得丰硕果实

  谈到植树造林的艰辛,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张建功深有感触。
  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注定了乌兰察布植树造林的困难。如今这漫山遍野的绿,背后是多少林业科技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汗水和努力。
  这个十年九旱的地方,年平均降雨量不足300毫米。风大、干燥,先天不良的气候条件,使抵御灾害成为这里植树造林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在这里栽树,稍大一点的苗木都需要四面搭放支护架,有的还要盖上防护罩。
  这样的条件,无形中增加了这里树木管养的成本,使这里的每一棵树都变得“精贵”,植树的人也分外的操心受累。但乌兰察布人不畏难,也不怕苦,硬是把这个荒芜的地方,打造成了绿色的海洋。
  为了保证成活率。林业科技人员也用了不少心思。他们结合当地实际,先后引进推广了应用坐水栽植、树盘覆膜、大苗浸泡48小时以上、小苗蘸泥浆、针叶树容器苗造林、应用生根粉、保水剂等新技术、新材料,提高苗木成活率。
  卓有成效的生态建设为广大农牧民带来了经济效益。连年的生态建设使全市有800多万亩柠条可利用,近年来察右后旗、察右中旗、四子王旗等地结合柠条平茬复壮项目引进企业进行柠条精深加工,为禁牧舍饲提供饲草来源。
  各地利用林地优势,发展林下养殖业,化德县、丰镇市、察右中旗在退耕地内搞柴鸡、贵妃鸡、珍珠鸡、鸿雁等林下特种养殖业,全市已发展10余家养殖场,养殖禽类30000余头。丰镇、凉城、前旗、卓资种植日光温室樱桃、树莓、油桃等设施林业3100亩,将林产业延伸到高效农业领域。
  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宜商的效应。据统计,2014年1至9月,该市共接待各地游客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4亿元。集宁区更是成了商家青睐的“香饽饽”,一些著名商业连锁企业如肯德基、红星美凯龙、维多利等纷纷抢滩。

  (本刊图片除署名者外均由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提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图说乌兰察布•城市影像
· 乌兰察布赋
· 乌兰察布:从塞北边城到生态屏障
· 北京将加强对内蒙古赤峰乌兰察布对口帮扶力度
· 乌兰察布:打造“中国马铃薯之都”
 
频道精选:
· 【思想】总理考察微众银行意味着什么 2013-06-14
· 【读书】2014年不可不读的经济类图书 2015-01-04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中国十亿金融IC卡95%使用“荷兰芯” 2015-01-06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