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微话题]景区“借佛敛财”当休矣
2014-12-22    作者:记者 王玉/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据报道,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千年古刹潭柘寺,如今是国家4A级景区。进入寺内数十个殿,功德箱随处可见。其中,有53个功德箱都属于景区。也就是说,这些信众和游客投向功德箱的善款,最后都成了景区的利润来源。
  对此,许多博友表示,景区及其管理部门“借佛敛财”有欺诈嫌疑,此类乱象屡禁不止值得反思,应该完善制度,加大监管力度,还宗教场所及景区一片清净。

  “功德箱经济”泛滥

  很多博友表示,现在不少景区都存在“借佛敛财”的问题,借助宗教敛财的“功德箱经济”如此泛滥,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值得注意的是,潭柘寺功德箱事件并不是孤例。早在2012年,国家宗教局等十部门就曝光过“借佛敛财”十大案,其中包括五台山财神庙等。另外,法门寺景区也被不少博友吐槽。有博友甚至表示,不光是功德箱成了敛财工具,现在不少寺庙都成了敛财工具。
  博友“任启鑫”表示,无论是寺内超过七成的功德箱沦为了捞钱的工具,还是毫无节制地给功德箱下达创收任务指标,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范,形成了“你设我设大家设”“你收我收大家收”的乱象。

  “借佛敛财”不可取

  有博友认为,本是积德行善的宗教场所功德箱,却演变成了某些利益集团的“摇钱树”,不仅伤害了信众,让功德蒙羞,也容易产生权力寻租空间,导致贪污腐败。
  博友“星梦之下的小吴V”认为,某些景区及其管理部门利用人们的善心,从功德箱骗取钱财,这根本就是一种诈骗行为,更是玷污了宗教场所的声誉,败坏了社会的道德风气。
  博友“郑端端”表示,不得不说,尽管寺院是正规宗教活动场所,但这些以寺院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区及其管理部门,不是宗教团体,根本无权设立功德箱,这些功德箱与正规僧团管理的功德箱“鱼龙混设”,其实质是假借宗教之名的“借佛敛财”,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欺诈行为。

  强化监督依法严惩

  博友“美丽的心情”认为,对于寺庙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腐败必须依法惩办,对于挪用公德善款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通过法治来解决。
  具体到潭柘寺功德箱一事,博友“Ymmohbb”表示,这53个功德箱的属性如何认定?若不属于景区,景区拿此钱就是贪污,属于集体腐败。若属于景区,景区的这种收钱方式没有依据,涉嫌诈骗、漏税。应该对此事定量、定性,移交司法,追究当事人责任,并广而告之,杜绝此类犯罪的延续。
  有博友表示,功德箱之病,应该立马治疗。相关管理部门应强化监督,对非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功德箱、接受宗教性捐献、开展宗教活动等借教敛财行为,一旦发现或接群众举报,查实一例处理一例,不能姑息。
  还有博友建议,一方面,民众要有更清醒的认识,防止被骗;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以防被不法分子钻空子诈骗钱财。

  敬请关注经济参考报法人微博,参与微话题讨论,@经济参考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议事坛]未尽善款处置何时不再纠结
· 使用善款须有“程序洁癖”
· 敬畏善款才能用好善款
· 佛教名山上市是打包宗教资源圈钱的游戏
· 宗教名胜绝不该上市 商业开发冲动不能没底线
 
频道精选:
· 【思想】楼市新常态特征进一步确立 2013-06-14
· 【读书】细节服务救了“电化山口” 2014-12-12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卢布走势绘出俄罗斯国运兴衰 2014-12-19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