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油价还会跌多久?
2014-11-26    作者: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字号

  从7月22日零点到11月15日零点,国内油价已经降了八次了。有专业人士分析,就在不久的将来,九连跌、十连跌都会随即到来,油价可能从此走低,难以再上涨了。那么,国际油价为何会跌跌不休?国际油价,底在哪里?页岩气革命对能源未来以及油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国际油价为何跌跌不休?底又在哪里?

  向松祚:油价下跌 能源企业面临结构调整的挑战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想首先油价连续跌,高兴的人多,开私家车的高兴,跑运输的高兴,然后烧油的、用油的企业高兴,我相信农民,很多做农产品生产的人也会高兴,因为农产品很多,特别是原材料,包括化肥与油价是紧密相关的。

  高兴的人固然是很多,但是也有隐忧。比如说过去油价上涨以后迫使我们第一节约用油;第二个迫使汽车厂商要提高排放的等级,就是少排放,那现在油价便宜了,可能开耗油车的人就不在乎了,汽车厂可能降低能耗的动力又削弱了。还有一个最大的隐忧,就是中国能源的行业和能源的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真的会面临国际能源价格普遍下降的巨大挑战,所以其实对能源企业,包括中国的煤炭,石油企业,相关的能源企业都会面临很大的结构调整的挑战。

  张鸿:对于能源消费类大国来说 整体上是利好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前两个月一些限购车牌的城市,混合动力车突然卖得特别火,因为有些城市不限牌,混合动力是希望你能多用点电,但是有些买了这个不去充电,为什么?因为油价现在特别便宜了,所以从消费者个体来讲,不管你是从哪个方面来消费油的,都是便宜。但你算大账,我看有一个算法是,中国每年的作为消费石油的大的消费国,每年可能能少支出两百亿,然后我们的战略的石油储备,从战略上讲,可能现在也会便宜,然后1—10月份我们原油进口也创了历史新高。

  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说,可能上个月的CPI 1.6%,然后这里边其实是车用燃料的下跌4.9%,这样可能对我们的整个的经济发展包括货币政策,它可能就会有些余地,不用担心通胀了,我们有很长时间,CPI出来时候,我们评论的时候已经不再说通胀的事了,所以整个来讲,它对我们作一个能源消费类大国来说,整体上是利好。

  向松祚:油价下跌的最关键因素是经济普遍放缓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现在油价下跌,引起了全球几乎所有政治领导人和经济领导人的高度关注。我们前不久在欧洲开一个会,欧洲的顶级公司的CEO做过一个调查,欧洲人认为,这个周期至少到2025年。原因很简单,一个就是经济普遍放缓,现在发达国家经济普遍放缓,新兴市场国家也普遍放缓,经济放缓首先影响的就是能源,因为对能源的需求下降了。

  第二个就是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成功了,美国在去年根据能源署的数据,这是一个比较中立的机构,美国去年的页岩气的产量已经占到它天然气产量的39%,页岩气同时还有页岩油,这两个是伴生的。当然页岩油的平均成本可能折算成桶,每桶是80美元,现在油价已经跌破80美元一桶,所以美国说页岩油可能不会大规模的生产,但是页岩气可以替代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现在沙特,尼日利亚,甚至利比亚,前段时间政治很动乱,但是它的石油的产量在大幅增加,俄罗斯、委内瑞拉,凡是这些所有产油国在油价下降的背景下,因为他们的外汇储备、财政收入完全或者说是依靠石油的出口收入,所以油价一下降,他们反而要增加产量,就造成非常大的麻烦。

  第三个,整体的全球能源结构在大幅调整,很多国家为了减少对进口的能源的依赖,比如说开始转向清洁能源,开始转向核能、风能等等,尤其是欧洲现在搞清洁能源搞得非常好,因为欧洲想,我老要依靠俄罗斯,俄罗斯一关气,到冬天冻死我,所以他现在在开始调整,所以这几个因素结合起来,最关键的还是经济放缓,可能十年之内油价不能说一直直线下降,但起码一直是处在弱势。

  张鸿:石油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其实就是供需矛盾,供需改变了。美国的页岩气革命,美国现在已经号称能源独立了,而且成了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了。利比亚,利比亚、伊拉克这种国家,它需要经济迅速恢复,所以它开始拼命的增产,增产的同时要伴随着需求的增加,价格才能保持稳定,但是需求又因为整个的经济的不景气。现在新兴经济体包括中国,它不会有太大的需求的增量,所以整个供需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矛盾,就是供应增上去了,需求减下来了,它自然就会出现大幅下降。

  再有,加上一些美国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的退出,然后美元的坚挺,还有大宗商品价格都在跌,为什么都在跌?因为它价格是按美元来计价的,美元一涨,它的价格相对来说就会便宜,所以短期内你看不到它出现根本的变化。国际能源署也预测说,明年每天需求还要减少9万桶,长期的。整个能源结构的改变,其实是长期的。70年代的时候,对石油的依赖达到45%,现在只有33%,未来可能还会降低它的占比。石油的走势,我们无法做出具体的判断,但是对它的依赖,或者是石油的黄金时代大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向松祚:油价下跌反映的是全球经济的普遍放缓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就说国际能源署有一个推测,如果石油按目前这个趋势,比如说就停留在80美元和以前的120美元相比的话,可以算一个大账,五年之内,全球可以为消费者节约多少钱呢?可以为消费者节约至少1.5万亿美元。听起来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为消费者节约能源的成本。比如说开车也便宜,用油的都便宜了,甚至坐飞机可能都便宜,是不是一方面可以刺激经济?它确实可以刺激,因为我现在成本低了,我现在可以把省下来的钱,我可以再消费在别的层面,但是这个因素算来算去,其实最后大家还是抵消不了。

  全球经济持续放缓,油价反映的一个比较悲观的或者一个暗淡的现实,就是全球经济的普遍放缓。

  向松祚:中国为应对能源革命所做的准备不够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这一次页岩气的革命再一次充分体现了美国企业创新精神引领全球经济革命。以前大家认为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是一个传说,现在成为一个事实。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是四千多家完全自己冒风险的创新的公司搞出来的,页岩气的革命对全球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影响。2013年,美国首次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我们讲能源生产国就是包括油、包括气,包括其他的能源全部加起来,它成了No.1。

  美国能源部宣布,到2018年,我要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原油生产国。1973年石油危机之前,美国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原油生产国。石油危机以后,沙特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国,俄罗斯有时候是第二,那么美国要在2018年超越它,意味着什么?美国以后不会再进口任何的能源,而且它会反过来大规模的出口。与此同时,美国人讲了,以后传统的重化工产业又会重新回流到美国,完全自动化生产,而我的原材料的成本、油、气的成本又低了。这个制造业回流,它会影响到整个全球经济的格局、布局。

  中国在这方面做的准备不是说没有,但是我们的准备不够。作为一个消费大国,如何应对能源革命?从地缘政治格局你会发现,以后我们很多企业,包括个人消费者会不由自主的依赖海外的能源,因为便宜,那对海外进口能源的依赖度会越来越高,那我们国内的能源企业怎么办?还有,对海外的能源依赖度太高以后,一旦出现地缘政治冲突,那又出现大的麻烦。

  张鸿:我们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能源政策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现在石油被替代,传统能源被替代,谁是它的掘墓人?首先高油价是它自己的掘墓人,70年代的时候,美国就开始研究替代。我们在2008年的时候,不停的去讨论电动车,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油价147,但是油价一下来,我们开始不讨论这个了。我们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能源政策,然后更多的创新企业愿意为30年以后中国的能源的科技发展去买单。还有一个,就是市场和科技完全打通才能够成为石油的掘墓人。

  为什么能源革命里有个能源体制的革命,体制安排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必须得有实实在在的动力,有规划。我们最近这一年来出的一些政策,会让民企有很多的积极性,但是民企还会有些担忧,那我们现在把未来的目标也定下来。比如说我们要减少两个依存度,一个是对进口的依存度,就是我们不能过于依赖外国进口。第二,现在煤炭还是我们第一大的能源消费,所以对特别传统的能源的依存度,然后我们发展清洁能源。

  向松祚:利用国际油价的下跌趋势 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最后想说一句,我们油价和全球的天然气价格,全球这么一个持续下降的态势,能不能促使我们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根本任务。从历史上来看,很多国家经济结构的划时代的调整,它是源于能源结构的调整。日本是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后,迫使日本改变原来的增长方式,所以日本的经济结构调整是成功的。现在中国,习主席讲说四大调整,我的理解,关键是什么?关键就是两个东西,就是能源的安全和能耗的下降,如果要围绕这两个关键指标去勾画整个能源的战略,那我们才能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分享APEC的经济红利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双十一:谁的狂欢节?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黄金熊市何时休?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上市公司:中国经济新引擎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上市公司:创新看你的!
 
频道精选:
· 【思想】该清理名目繁多的“附加费”了 2013-06-14
· 【读书】竞争与合作的秩序 2014-11-25
· 【财智】沪港通主题呼之欲出 基金慎对短期走势 2014-11-21
· 【深度】信用黑名单"中看不中用" 失信惩戒无"法"支撑 2014-11-25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