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
2014-11-26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焦作交通区位图
  在太行山南、黄河北岸一块4071平方公里的风水宝地上,有一座被称为“山阳”的历史文化名城——焦作。这座人口仅360多万人的城市,以其拥有“华北地区最大的竹林、河南省最早供自来水的城市、河南省最早使用电灯的城市、河南省最早发现并开采煤炭的地区、河南省最早的发电厂、河南省率先由地市筹资金修建高速公路”以及“我国北方第一个吨粮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个桂冠而备受瞩目,更有其被业界称为“焦作现象”的产业转型经验入编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
  从名不见经传的煤城到名闻遐迩的旅游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再到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焦作市在10多年的转型过程中,实现了华丽嬗变,为全省乃至全国资源性城市转型提供了成功范例。

  走过“寒冷的冬天”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丰富而兴,因资源枯竭而衰,这几乎是经济界的一条铁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是一道世界性难题。
  焦作,打破了这条铁律,破解了这道难题,创造了新世纪的奇迹。
  在焦作,有两个百分比让人震惊:一个是,因煤而兴的城市,去年煤炭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仅为3.6%;另一个是,过去名不见经传的旅游业,综合收入占全市GDP超过了10%。
  焦作,黑色已经谢幕,绿色正在崛起。
  因煤而兴的焦作曾走过了“寒冷的冬天”。
  有人说,焦作这个名就透着一股煤烟味。“焦作”何来?它因焦姓作坊而得名;而作坊的主业就是挖煤烧炭。
  煤,曾经是这座城市的命根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丰富的地下煤炭储藏已为世人所知,唐、宋时已有开采。解放前,焦作所产的“香炭”为英国王室专用。
  到20世纪90年代,焦作拥有煤炭发掘及配套企业1200多家,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全市20多万人吃着“煤炭饭”。
  90年代中后期,焦作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几家国有大矿,先后宣告无煤可采而封井报废;原煤产量由鼎盛时期的1000多万吨锐减至400多万吨;与煤矿配套的企业多数开工不足,亏损严重;下岗职工占全市职工总数的1/6。
  这座一直被煤的热能温暖着的城市,一下子陷入了“寒冷的冬天”。
  从冒烟工业转向无烟工业,焦作选择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像所有改革一样,城市转型需要历史机遇。焦作人也不回避历史机遇的千载难逢。焦作抓住了煤炭行业不景气的机遇,又抓住了旅游向山水游转变的机遇。
  焦作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优美的自然山水。1999年,焦作市做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决策;2000年,确立焦作山水旅游定位;2001年,完成焦作山水旅游新格局的构建;2002年,掀起全市创优高潮;2003年,“焦作山水”、“云台山”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年底通过国家旅游局创优验收;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云台山为世界首批地质公园,“焦作现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05年,焦作城市转型经验入编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2006年,焦作旅游服务被评为“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2014年,《云台山服务标准》成为国家景区标准。
  短短十几年间,从“养在深闺少人识”到“云台山水天下闻”,焦作的云台山已成为河南旅游一张亮丽的名片,拥有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世界级品牌和国家AAAAA级景区等八个国字号品牌。
  如今,焦作已基本形成了以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峰林峡、青龙峡“五大景区”为代表的自然山水景观,以陈家沟、韩园、嘉应观、月山寺、朱载堉纪念馆、影视城等“十大景点”为代表的历史人文、休闲娱乐景观,开发出了自然山水游、历史文化游、休闲娱乐游、体育健身游、科普知识游、民俗风情游、农业观光游、黄河湿地游、都市风光游等10种旅游产品。今年国庆节期间,焦作市各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03.02万人次,同比增长22.32%;门票收入8378.35万元,同比增长36.95%。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塑造了焦作城市的美好形象,扩大了焦作的知名度,对经济转型发展的带动作用也很可观。旅游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龙头。10年来,焦作市旅游业综合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了11个百分点。据统计,2013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9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3.4%和16.5%,从2008年到2013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900亿元,连续4年荣获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称号。
  十几年的坚定不移,十几年的奋发图强,焦作,正是抓住了城市转型的突破口,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嬗变。

  “十大建设”勾勒美好愿景

  焦作处在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有焦枝、焦太、焦新、月侯四条铁路,高速公路与京港澳、连  霍、二广等国家干线高速连通,区位优势明显。
  焦作是传统的工业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投资环境优良,也成功地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但是,焦作人没有只看着红火的旅游,市委、市政府领导清醒地认识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更是整个城市经济体的系统转变。
  近年来,焦作市抢抓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机遇,全面加快了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步伐。工业转型上,围绕打造新型工业强市目标,发展壮大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循环化工、铝深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六大产业集群,推动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化转变。服务业转型上,围绕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加快推进十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推进高端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推进传统商贸业和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农业转型上,围绕打造全国农业高效示范市目标,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加快建设焦作台湾农民创业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动传统农业向新型现代农业转变。城市转型上,围绕建设宜居宜游城市目标,强力实施“14820”城市转型工程和中心城市三年大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五化”行动,推进“蓝天工程”“清水工程”“绿地工程”,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明显提升。科技创新上,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目标,在全省首家开展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首家试行创新券制度和科技贷款贴息制度,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省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实现战略合作。
  2013年4月份,焦作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就是坚持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一个战略,突出抓开放、抓城镇化、抓改革创新、抓创造新优势四个重点,强力推进铁路、公路、能源、水利、生态、信息化、新区产业集聚区、教育、文化体育、开放型经济“十大建设”。
  焦作精心谋划的“十大建设”,其要义是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促发展。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改善民生。
  “十大建设”作为焦作转型发展、科学发展重大战略的延伸和拓展,涵盖了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基础设施、民生建设等方面,总投资831.7亿元。
  如今,在这片生机勃发的热土上,“十大建设”成为焦作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美好愿景。

  科技创新成为转型新引擎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经济转型的强大引擎,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以焦作这座工业之城的转型之路为例,无论是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还是从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一条清晰的脉络跃然而出:自主创新正成为焦作全面转型、加速发展的强大引擎。
  今年1至9月份,全市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7.9个百分点。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857件,增长45.8%,其中申请发明专利245件,增长41.6%。
  与之相应的是,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办科技研发机构131个,比上年增加了14个;企业办机构科技活动人员7831人,比上年增加了615人;科技研发机构经费支出17.9亿元,增长145.2%。
  实践证明,这些研发中心源源不断地研制出的各类新产品、提供适用的新技术,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驱动企业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新产品开发经费19.3亿元,增长22.7%;研发新产品项目843项,增长4.5%;实现新产品产值231.3亿元,增长21.2%;新产品销售收入211.2亿元,增长22.3%。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495件,增长38.3%;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55项,增长7.8%。
  与此同时,焦作工业转型后劲十足,还在于对工业科技创新的重视。去年,焦作市为加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市政府压缩三公经费1000万元用于科技创新,年度科技三项费用达3650万元,居全省第三位。同时,焦作市在全省首家开展对全市1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综合评价,评出创新型企业100强,并在全省首家试行创新券制度、科技贷款贴息制度,发放创新券5670万元、贴息贷款1852万元。

  (本稿件由本报记者章达飞组稿,由本报记者尚昆仑、焦作市委宣传部采写)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焦作市“财权入笼”路径可鉴
· 天下奇观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
· 焦作:编织财政资金“安全网”
· 2010中国云台山国际旅游节将在焦作举行
· 焦作将举办国际旅游节
 
频道精选:
· 【思想】该清理名目繁多的“附加费”了 2013-06-14
· 【读书】竞争与合作的秩序 2014-11-25
· 【财智】沪港通主题呼之欲出 基金慎对短期走势 2014-11-21
· 【深度】信用黑名单"中看不中用" 失信惩戒无"法"支撑 2014-11-25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