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李小加:“沪港通”开通一周运行平稳
2014-11-23    作者:    来源:中证网
分享到:
【字号

    今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撰文总结了沪港通运行一周的情况。李小加认为,,沪港通已经顺利运营一周,如果从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来打分的话,至少可以得个“良”,如果从交易量来看的话,没有出现火爆的局面,可能低于不少市场人士之前的预期,但并不担心。

  以下是全文: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沪港通已经顺利运营一周了。对于像沪港通这样的大型市场基础设施项目,原本不应在短短一周内就急于进行评估,但近几天我们的确收到了业界朋友们发来的许多问题,所以我决定还是在此做一个阶段性的小结,回应市场的关注。

  你对沪港通这一周的成交满意吗?

  如果从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来打分的话,我觉得沪港通至少可以得个“良”,因为开通这一周整体运行安全平稳,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如果从交易量来看的话,没有出现火爆的局面,可能低于不少市场人士之前的预期,但我个人并不担心。因为沪港通是一座天天开放的大桥,而不是一场音乐会,无法用一周或者一个月的上座率来衡量它的成败。相反,它的价值可能需要两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到验证。老实说,我对于沪港通的短期成交量未敢有任何预期,因为在伟大的市场力量面前,我们都是谦卑而渺小的,我不知道桥两边的人到底会选择什么时候过桥、会往返多少次;但长期来看,我对这座大桥的价值是充满信心的,因为我知道,有了桥,河两岸的人就不会再因为人为原因分隔两岸、不相来往。

  你觉得北向沪股通为什么会出现交易先热后冷的情况?

  据我所知,很多海外机构都对投资A股充满兴趣,但是由于沪港通的税收政策公布不久,很多大型投资机构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也有一些长线基金因为不习惯现在的「前端监控」机制,希望等我们明年搭建好股票追踪系统后再参与沪股通。在沪港通开通第一天,之所以出现额度迅速用尽的情况,可能是因为一些QFII机构在换仓,他们在内地卖出了原先持有的一些上海股票,又通过沪股通在香港把这些股票买了回来,希望把手中的QFII额度腾出来投资其他的内地资产。

  总的来看,国际投资者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做好一系列准备,分期分批逐步参加沪股通,他们投资的主要动因是价值判断与指数跟踪。由于沪港通消息公布已经七个月了,各种短期套利机会逐步消失,加上年底将至,沪股通短期内应该不会看到大量短炒资金流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港股通的成交为何如此清淡?

  港股通的冷清开场的确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市场人士有点始料未及,但细细思考后也觉得并不奇怪,可能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 短期套利机会缺失:与2007年“港股直通车”不一样,两地市场间巨大的估值差已经不复存在,不少A+H股票的H股甚至已贵过A股;

  2. 内地机构投资者还未来得及进场:包括公募基金、保险公司在内的很多大型内地机构投资者还在等待监管机构公布相关的投资指引;

  3. 50万人民币资产的门槛:在今天的A股市场,有相当大部分交易是由持有50万以下资产的投资者进行的;这一门槛未来是否降低,还有待监管当局的综合考虑;

  4. 港股通合资格股票无小盘股:沪港通从大盘指数股开始试点是一个主动的政策选择,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跨境监管和风险管理。未来沪港通合资格股票肯定会逐步扩容,但不会因为交投的活跃度而轻率调整;

  5. 对香港市场的熟悉程度: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香港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市场上可供他们了解相关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还比较有限,他们熟悉香港市场和沪港通的规则都需要时间。

  归根结底,在短期内港股通的发展还有待投资者的熟悉,以及规则的完善和扩容。但长远来看,港股通的潜力不可限量,因为港股通所吸引的不仅是证券市场的存量资金,而更重要的是现在尚未投资于证券市场的增量资金。这一点我将在下文展开阐述。

  既然两边都有很多投资者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为什么不等他们都准备好了再推出沪港通?

  这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为方便机构投资者而搭建的股票追踪系统只有在沪港通推出了之后才有市场需求,至关重要的税收政策也只有在沪港通推出时间确定后才有可能正式公布与生效。如果不知道沪港通哪一天开通的话,投资者恐怕很难做出「最后一公里」的投资、合规和技术安排。所以,想在沪港通推出前把一切配套设施都百分百准备好是不现实的。

  沪港通就像是一个初生婴儿,这个孩子已经怀胎十月该生了,尽管我们还未布置好育婴房,我们还是应该先把孩子生下来。我们完全可以等孩子出生了再买尿布,再买婴儿床也不迟!而且,有些东西可以因应孩子量体裁衣,或许更可以少买错、少走弯路。

  香港交易所未来如何推广和完善沪港通计划?

  正如前面所言,沪港通这个孩子已经出生了,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好好照顾他、培育他。在沪股通方面,我们正在为机构投资者搭建满足前端监控要求的股票追踪系统,预计明年5月可以推出。在港股通方面,我们将积极与内地监管机构沟通,推动相关政策出台,以方便更多内地机构投资者参与香港市场;我们也将为内地券商的投资者教育和推广活动提供支持,帮助内地投资者了解香港市场。此外,我们也会认真倾听市场的声音,不断探索沪港通升级和扩容的最优方案。

  目前沪港通的市场反应会不会影响你们修建其他的互联互通大桥?

  对于这一点,我没有完全的把握,有可能大家会先停一停、看一看,但也有可能是大家建桥的信心更足了。几年之后再回看现在的市场反应,也许会发现,对于沪港通这样大型的金融创新来说,现在的淡定其实是一件好事。在我们讨论沪港通的方案设计时,监管机构最大的担忧就是市场波动风险,担心沪港通会不会像2007年港股直通车的消息那样引发市场疯涨,因为任何疯涨的行情,最终都会以惨烈的下跌收场,到头来最受伤的还是中小投资者。从本周沪港通的波澜不惊来看,现在投资者的心态还是比较冷静和理性的,这样的市场氛围其实更适合我们建新的大桥,至少监管机构不必担心有太多人要抢着过桥引发踩踏事件了。而且,新建的桥与路可以形成一个更科学、更互补、更全面的国际化网路,加速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目前沪股通的成交远远超过了港股通,沪港通会不会“南水北调”抽走了香港的资金?沪港通是不是更有利于内地?

  短期来看,沪股通的成交确实远远超过了港股通。但是,长期来看,港股通的成交量增长潜力一定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期,因为相对于海外投资者来说,中国内地居民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更大。二十年前,中国需要引入大量的海外资本;未来二十年,中国的资本需要走出去,而且资产配置多样化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大量财富会从银行存款转向证券和其他资产类别,这是大势所趋。我相信很多中国人会从港股通迈出投资海外的第一步。

  而且,香港从来都是一个资金自由港,每天都有来自全球的资金流进或流出香港,这些资金的永远都是追随投资机会的,就算没有沪股通,这些资金也可能流向其他海外市场。

  至于沪港通现在到底给谁的好处更多,就像我在上一篇网志所说,这不是我们应该纠结的问题。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双赢是任何商业合作成功的前提,要想寻找合作机会,首先要想怎么让合作伙伴赢,然后才是自己赢,一味算计怎么让自己多赢的人注定很难找到合作伙伴。香港背靠一个巨大的本土市场,面对内地市场大步迈向国际化的巨大机遇,凭借一国两制给我们带来的优势,香港没有不赢的道理。因此,我们都应充满自信,放眼未来。

  路遥方能知马力。沪港通是一项长期制度安排,它的价值需要数年才能得到准确的检验。如同当年的H股上市,经历20多年的时间涓涓细流方才汇成大海,彻底改变了香港资本市场的面貌,我坚信今天的沪港通将对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产生同样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会把主要精力转向完善沪港通的各项制度安排上来,希望各界朋友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多提宝贵意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沪港通主题呼之欲出 基金慎对短期走势
· 沪港通主题呼之欲出 基金慎对短期走势
· 沪港通遇冷利于平稳着陆
· 沪港通成交量明显递减
· 沪港通效应退潮
 
频道精选:
· 【思想】IPO注册制将重塑中国股市 2013-06-14
· 【读书】音乐停止我们仍在舞蹈 2014-11-19
· 【财智】沪港通主题呼之欲出 基金慎对短期走势 2014-11-21
· 【深度】破解“阴谋论”下国际油价暴跌迷局 2014-11-21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