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经济”新动向:以灵动应对波动 “攒劲”创新谋未来
——透视“新常态”下浙江台州民营经济的转型之路
2014-11-03    作者:记者 朱国贤 沈锡权 王俊禄/杭州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浙江台州。曾被当年朱镕基总理赞为“国宝”的邱继宝还是那么充满激情。如同他背后成千上万的“草根企业”,坚韧顽强,自我修复能力很强,且目光始终向前。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台州调研时发现,这个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企业的地区,在金融危机6年后再次成为东部沿海经济的一片沸腾的热土。大批民营、中小微企业通过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灵动而敏锐应对国际市场,在技术、业态、管理、市场各个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率先在经济运行“新常态”下蓄积了新的发展优势。

  绝地重生后,邱继宝的三条“血的教训”

  飞跃集团是台州民营经济创新转型的缩影。台州市发改委主任张锐敏用“三个最”概括飞跃集团:受金融危机影响最深,创新转型最迫切,实现转型最有成效。

  草根创业起家的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曾被当年的朱镕基总理赞为“国宝”。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集团资金链断裂,一度面临“灭顶之灾”,“掌门人”邱继宝也自称经历了“生不如死的6年”。

  “这6年艰难而漫长,企业在资产重组前,真是度日如年。”邱继宝说。痛定思痛,这番危机带给了他三大“血的教训”:

  一是“果断进行产业转型才能摆脱‘死亡陷阱’”。

  “每个产业、产品都有其时代特征。”邱继宝说,缝制设备曾带给他人生辉煌,但也成为企业转型的思想障碍,抱残守缺的心态令企业深陷泥沼。过去的飞跃,将市场的“红旗”插遍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随着市场的萎缩,工业缝纫机全球一年的市场总量也就600亿元,台州就占了一半的量。这轮危机使飞跃开始审视未来路径,现在缝纫机销售国已收缩至不到50个。飞跃重组后的11家公司,传统的缝制设备行业已大幅缩减,产值仅占10%,今后可能1%都不到。

  二是”危机来临时,只有将项目、人才等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才是自救之道。”

  “如果2008年谁再借我钱,那我肯定死无葬身之地!危机逼我创新,而创新必须跟转型结合。”邱继宝认为,在错误的产业发展道路上,钱投得越多,可能陷得越深。飞跃重组后,内部的优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原来借贷的钱,变成股东的投资,通过股权稀释债务。

  对行业的选择,邱继宝现在有“三不进入”:国家不鼓励的不进入、行业过度竞争的不进入、3-5年做不到国内领先不进入。

  飞跃管业于2010年5月成立,依靠技术引领和准确的市场定位,获得迅速发展。截至去年底,公司资产、销售收入每年平均以37.96%、73.95%的幅度增长,今年1月至4月的销售量已达到去年全年水平。飞跃管业已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大排水、排污管材生产商。

  三是统制造业必须和互联网经济结合起来才能做大做强。

  “商业模式必须与时俱进,不能再背着缝纫机满世界跑了。”邱继宝说。最近几年,飞跃瞄准了新兴的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傍”上了电子商务的快车,这才让让飞跃集团从“休克”中重新站起。

  “创新驱动对台州这样一个民营企业起家的地方,显得尤为重要”,台州市委书记吴蔚荣表示,这轮危机影响深远,作为股份合作制发源地的台州,最早感受到了“指标困惑”,增速一度放缓,但也率先进入了转型“换挡期”。政府通过创新驱动,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同时正引进吉利沃尔沃、巨科铝轮毂及北车集团高铁产业等高端制造业,引领台州企业转型升级。

  与世界潮流同行,才不会被国际市场淘汰

  虽然地处偏僻的台州市椒江区下陈街道,但水晶光电的掌舵人眼光始终盯着国际市场最前沿。

  水晶光电,前身是浙江水晶集团,倒闭后被星星集团收购。仅用6年时间,这家原本倒闭的企业就实现上市。目前,水晶光电是某高端手机的摄像头配件商,已成为涉及精密光学薄膜、LED蓝宝石衬底和微显示等领域的高科技光学光电子企业。企业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20%左右,客户基本都是国际知名大企业。

  董秘孔文君表示,近年来全球宏观经济并不乐观,但智能消费电子产品仍是保持高速增长的领域之一。水晶光电将研发力量集中于高端智能手机领域,生产的蓝玻璃滤片产销量猛增,占据市场主导者地位。下一步,他们又将眼光聚焦于微显示产业,在视频眼镜和超短焦投影产品研发上已有突破,有望两年内产业化。

  “虽然上述产品终端推广仍待时日,但我们必须先行一步,引领潮流。”孙文君表示,敏锐的市场嗅觉是他们最为看重的。老板常年在世界各地考察,基本不参与具体经营,而是研究未来市场,同时,组建了高层次的研发团队。

  3年前的水晶光电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人每天拿着显微镜逐一比照查次品,很多人眼睛都熬坏了。但现在,一套两三百万价格的自动组立机,可以使用工大幅减少,差错率明显下降。

  椒江区副区长蒋国平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很多企业都意识到,发展最好的,未必是那些品牌企业,而是那些擅长“高、精、尖、专”的企业。

  椒江区另一家企业海正药业,阿霉素、阿佛菌素、腺苷蛋氨酸、替加环素等众多的仿制药和创新药开始走上产业化的道路,成为海正决胜世界市场的“杀手锏”。

  “过去20年,竞争拼价格;过去10年,竞争拼服务;当下10年,竞争拼新产品;未来20年,竞争的核心一定是创新能力!”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白骅表示。

  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正杰介绍说,国内的医药企业平均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1%至3%,而海正却达到了8%以上,近三年占比达12%。两年环保投入4亿元。同时,在创新药上的研发投入每年达到3亿元,海正药业与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美国辉瑞合资,创造了中国本土医药企业与外资合作的成功典范。

  “小老”行业找到了破解“1亿元宿命”的金钥匙

  台州黄岩区是“中国模具之乡”。然而,几十年的发展,这个行业始终长不大,重点企业133家,从业人员5万多,去年产值135亿元。即便最好的企业,产值到了1亿元左右,却再也做不上去。业内称之为“小老”产业。

  对33岁的德玛克控股集团董事长王巍植来说,他和父亲两代人,经历的也是模具行业的两个时代。王巍植的父亲干了半辈子模具行业,经验丰富渠道广,但企业产值始终在亿元大关徘徊,产品跟几十年前一样,仍是生产瓶瓶罐罐。效率虽有提高,单机每个小时几百瓶,但跟为娃哈哈、可口可乐等生产包装的国外厂商设备一比,就差远了,人家单机一个小时几万瓶。

  2003年王巍植毕业回来,看到百分之八九十的销路被国外模具品牌垄断,主流市场基本看不到希望。这个年轻人不想走父亲的老路,于2007年独资创业,从兵工厂、专业院校找来技术专家,自己研发生产线。一年多后,第一条自己摸索的生产线诞生,目前每小时可生产4万瓶,代表了整个浙江模具的最高水平。其中,性能接近国外设备的90%,价格则是其三分之一。

  “过去是形似神不似,现在是神似形不似。”王巍植表示,目前,他们已申请专利38项,实用新型83项,打破了国外设备的垄断地位。公司6年多时间,已有固定资产2.2亿元,有望彻底打破模具行业“1亿元宿命”。

  与此同时,政府搭建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则整合了各类技术优势,提高了模具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黄岩区模塑工业设计基地是浙江省12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之一,目的是助推台州模塑产业从“制造”迈向“智造”。一张图纸,帮企业卖出50万辆电动车。去年,“博创设计”自主设计的电动车“雷霆王”市场热卖,创造了行业奇迹。

  黄岩区经信局副局长方崇辉兼任基地负责人,他说:“去年基地的工业设计企业给280多家制造业企业提供了设计服务,为这些企业产生了14.1亿元的销售收入。”据介绍,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产品从无到有,完成从创意构思、油泥制作、结构设计、模具研发、快速成型(3D打印)、用户体验、产品后期策划包装等全部流程。

  台州市委书记吴蔚荣说,对传统产业的转型,要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引导主导行业转型升级;对高科技、成长型的企业,则要主动给予要素支撑,破解瓶颈问题,解决后顾之忧,为中小微企业成长创造稳定的有利的发展环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透过中国企业500强看草根经济短板
· 建设草根金融体系 促进草根经济发展
· “草根经济”更显韧性 闽南没有出现倒闭潮
 
频道精选:
· 【思想】“交警罚款任务表”中的荒诞与真相 2013-06-14
· 【读书】把握投资中最简单的事 2014-11-03
· 【财智】货币基金三季度“降温” 股基积极加仓 2014-10-31
· 【深度】农村赌博组织催生灰色利益链 2014-11-03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