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跃升至全球第二,国内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个别领域人士开始对外资产生偏见,“外资无用论”、“外资冲击论”和“技术封锁论”再次抬头,一些人认为“当前吸引外资已无关轻重”,“外资企业压制本土企业成长”,“向外资企业始终学不到核心技术”。专家指出,应看到外资当前在我国税收、就业等领域的贡献依然很大。
  作用大不如前VS经济发展动力
  在一些地区,一些基层干部对外资工作不愿多谈,甚至有一些人表示,“当前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也很强,市场资金也非常充裕,外资对我国的作用已大不如前。与外资企业相比,我们更愿意将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央企及其分支机构上面,因为它们在销售和招投标方面具有优势。” …【全文】
 
 精彩阅读
  冲击国内企业VS正向促进改革
  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一部分外资企业,往往能够凭借实力和经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一些地区在设定产业政策时,往往对外资企业充满顾虑。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当前国内经济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各项改革,外资是否进入,与改革关系不大。
  外企技术封锁VS提升自主创新
  有观点认为,外资企业只是将中国当成“血汗工厂”,看重的只是低成本,真正的核心技术却一直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而只有国内企业的创新和专利,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
  谨防“投资环境恶化论”屏蔽外资
  今年以来,在我国加强反垄断调查执法,净化商业环境的大背景下,部分西方媒体和机构声称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再掀“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波澜。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如何避免国资流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一些打着“混合”幌子行利益输送之实进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开始显现,而由腐败、盲目投资、管理不善造成的体制性流失更是触目惊心。公开信息则显示,2013年以来,已有涉及中石油、中国出版集团、华润集团等在内的数十名国企高管“落马”,由此牵出的国资流失触目惊心。
  借改革谋私利 国资流失触目惊心
  “有些央企负责人,特别是一些快退休的,把自己公司劈出一块来让民资进来,进来的民资都是朋友亲信。”还有一些企业“把公司好的业务劈出去,交给自己人去经营,等混合之后,就顺理成章地交给自己人”。据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介绍,一些企业在推进混合所有制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国资流失的苗头。…【全文】
 
 精彩阅读
  垄断不破先“混合” 易成“利益输送”
  有人担心在没有打破垄断之前,垄断国企将优质资产拿出来与民资混合,选择跟谁混就是向谁“利益输送”,导致混合所有制改革沦为“定向私有化”。
  改革不能因噎废食谨防体制性流失
  尽管国企负责人普遍存在“怕流失”的心态,但专家认为,国企改革不应“因噎废食”,不改革将是最大的流失。与交易过程中的流失相比,体制性流失更需关注。
  寻求国企改革最大公约数
  尽管加速推进国企改革已形成共识,但国企改革之路并非坦途。记者在多地调研了解到,目前各方对改革热情较高但信心不足,怕出乱、怕动利导致的等待观望思想和对改革焦点问题的识识不一,成为制约各方凝聚共识和信心的最大障碍。面对复杂多元的利益诉求,如何寻求改革最大公约数已经成当前改革亟待破解难题。
 
 
  今年7月以来,我国政府部门针对境外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的消息接踵而至,引发了一些外资企业对“市场环境恶化”的担忧。中国政府关于反垄断的表态,让在华外企吃了一颗“定心丸”。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指出,中国未来反垄断调查只会向纵深发展,范围会更广、力度会更大。反垄断调查,更像是缺位后的补位,是迟到的监管,是责任的回归。外资企业必须适应这一“新常态”,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依法规范市场秩序的行为。
  反垄断内外有别?
  从微软到高通,从奔驰到奥迪……近期中国反垄断执法行动频频,其中不少涉及跨国外企。对此,不少人拍案叫好,但也有海外媒体发出质疑:反垄断调查密集出击,将矛头对准在华外企,是不是有选择性的,内外有别?…【全文】
 
 精彩阅读
  执法进入“新常态”
  “反垄断是好事,不能让消费者吃亏。中国的市场体系和监管越来越完善,竞争压力也比以前大,在华外企要调整心态,在国外经营企业有赚有赔,来中国也是一样,尤其不要奢望一直能赚取垄断利润。”马凯集团公司董事长李震说。
  未影响拓展中国市场
  中国的反垄断监管执法,并未影响外资企业拓展中国市场的脚步。以车企为例,从整车企业到零部件企业,从在华进行新车型全球首发到与中国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合作,中国汽车市场的吸引力让跨国车企难以割舍。
  外商入华:“落户”易“扎根”难
  还有外商告诉记者,以往一些外企看重中国的低成本和优惠政策,所以前来落户,当这些优势逐渐消失时,需要寻找新的“中国引力”。也就是说,以前追求企业“落户”,现在更注重外商“扎根”。
 
 
  2013年,我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6.78%。在外经贸第一大省广东,制造业实际吸收外资下降2.05%。广东商务厅外资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广东关闭搬迁的企业主要是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符合产业升级的要求,对进出口影响不大。但要警惕此前美国、香港产业转移的教训,制造业是基础,能够吸引物流、服务业配套,转移过快会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在华“黄金时代”告终?
  中国美国商会近期公布的《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七年前中国是绝大多数会员企业的首选投资地,但目前已下降到20%。中国欧盟商会发布调查结果,2/3的大企业表示在华经营越来越困难,一半受访企业认为在华“黄金时代”已结束。…【全文】
 
 精彩阅读
  中国仍是投资战略重地
  目前,全国范围内并没有出现外资“大规模撤离”现象。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诚指出,中国经济基本面较好,综合配套能力较强,短时期内外资不会规模“退潮”。
  跨国公司调整在华布局
  有人走,就有人来。实际上,在利益共存大趋势加深的情况下,很多外资企业不再将中国仅视为重要生产加工基地,而是着重扩大中国内需市场,在中国的收入占其全球份额越来越高。
  且战且退 一家耐克代工企业的纠结
  受劳动力、原材料成本因素影响,主要为耐克代工制造运动鞋的三丰鞋业,2000年的新增投资开始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倾斜,近年来在大陆扩张的速度已比不上越南,企业利润也不如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