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入华:“落户”易“扎根”难
2014-10-21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成本上升、优惠取消,这些是回归市场的趋势,我们能接受,但如果知识产权仍得不到保护,对我们是致命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商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他的公司目前拥有100多个专利,每年还要增加10多个,经常受到侵权困扰,但维权官司取证困难、时间周期长,感到“骑虎难下”。
  柯马(上海)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特凡·萨克说,虽然他看到中国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上做出了很多努力,法治环境总体上正在不断完善,但是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不少外商提出,中国吸引外资同样在“提挡升级”,而高端外资更看重多维度的“软环境”,除了提升行政效率和投资便利程度外,希望政府继续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罚力度,完善政策、加强执法,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这也是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竞争时,中国确立“可持续优势”的必要条件。

  深受侵权之害

  近年来多份调查报告显示,“法律环境仍不够完善”已连续被外企列为“在中国运营面临的主要挑战”的前三位。例如中国美国商会《2013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指出,3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企业遭遇了不公正的产业政策,还有更多比例的人认为政策和法律还不够透明公正。而谈及当前的法律环境,接受采访的外商几乎都提到了知识产权保护。
  东莞美弛图实业有限公司厂长吴克翰自称“深受侵权之害”。这家港资企业的电子玩具出口到146个国家,合金模型车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也因此得到相关部门许可独家生产嫦娥三号月球车模型,原来售价2900多元,但不久后就出现十几家冒牌生产的,网上售价仅为900多元。
  这种严重冲击已不是首次。前几年美弛图公司研发生产一款新玩具,出街不到10天就出现了冒牌仿制品,导致销售量迅速下降30%。“我们产品每个卖23元,消费者还嫌贵,因为仿制品更加便宜。侵权对我们经营产生了100%的影响,这问题解决不了不知道怎么做下去。”吴克翰说。
  采访中,多位外商提出,我国已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外商投资法律法规体系,但一些法律法规在执行方面存在很多漏洞。仅有立法还不够,还应建立一套更有力的监督检查制度,来保证法律的贯彻执行。
  “中国的法律法规一直是美资企业发展的最大挑战,”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塞亚丁表示,因为透明度不够,政府总是突然颁发新的法令,导致经济环境具有不确定性。他建议新的法律法规在颁布之前应该做足准备工作,广泛征集公众意见。比如《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就是一次成功的案例,希望能多效仿此案。
  卡特彼勒(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光胜说,希望政策和措施更明晰、更具体,不要只是泛泛一段规章,“欧美等国家的规章都有比较具体的数据,让人一目了然。中国这里很多规定都是大概,让人不好把握。比如我们签项目时,提到‘工业用地50年’,之后怎么办?这些事让我们担心。”

  难解后顾之忧

  还有外商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以往一些外企看重中国的低成本和优惠政策,所以前来落户,当这些优势逐渐消失时,需要寻找新的“中国引力”,一方面通过保护知识产权等措施完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提升针对外商生活需求的配套条件。也就是说,以前追求企业“落户”,现在更注重外商“扎根”。
  “我觉得成都的问题主要是教育,国际学校少。我们请的专家,他们看重孩子在这里能否得到好的教育。”赛进(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田欣欣说,公司已在成都投资8000万美元,目前正准备上第二条生产线。与对发展前景的自信相比,能否让外国专家安心在此工作,却让管理层感到有些“心中没底”。
  作为港资企业的负责人,金轮天地控股有限公司综合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朱玲也有相同感受。她说,优惠政策是短期的,“软环境”才是吸引外资更加持久的力量,大到法律法规,小到衣食住行,都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比如教育问题,这些年她听数个港商感慨过,担心子女在南京得不到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有时候也确实影响到他们的投资计划。
  朱玲还特别强调,要考虑新一代外商的需求。她身边有多个案例,老一辈的港商让子女来接班,但这些年轻人尝试一段时间后,大多选择了离开,理由是“水土不服”。“他们的理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比如说没有高品质的酒吧。这方面如何改善真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朱玲说。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上万员工的台资企业。公司财务总监彭仁宏说,以前对于大陆招商引资的相关部门来说,主要考虑给什么样的优惠条件,现在形势改变了,希望这些部门多考虑外商的一些特殊生活需求,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给予一些“量身订制”,“毕竟外商也是要在当地生活的人,对我们来说,比政策更重要的是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
  有业内人士提出,经过20多年的开发开放,各类政策优势已渐渐淡去,全面深化改革决定了不可能再靠单纯的政策优惠、简单的税收让利来吸引企业,必须要创新思路。在当前内外经济环境复杂的形势下,我国吸引外资应是“以柔克刚”,除了打造更加透明公正的法律政策环境,政府还可以担当资源集成商和服务集成商,为企业解除后顾之忧。
  上海浦东在这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浦东已成立总部经济共享服务中心,每年为外企提供菜单化的服务。中心的“服务清单”内容从企业注册、自贸区政策咨询到小孩入学、家人就医等。
  浦东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一位美企老总找到服务中心,说有意将企业亚洲区总部搬至上海,唯一担心的是太太在这里没有朋友,不能适应新生活。为此,中心建议成立“企业家太太俱乐部”,让“太太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交圈。一个多月后,美企老总就决定将总部搬至浦东。“由此为企业打造‘虽非最便宜,但却最适合’的发展环境。”

  (本稿件由记者杨毅沉、黄玫、徐岳、王新明、张展鹏、胡苏、徐海波、有之炘采写)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国务院:上海自贸区允许外商独资经营盐业高铁相关业务
· 海外商家瞄准中国家电市场
· 外汇局36号文出台 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试点意愿结汇
· 商务部试点压缩外商投资审批时间
· 仲量联行:今年中国海外商业地产投资将破百亿美元
 
频道精选:
· 【思想】退市新规为中小股东系上安全带 2013-06-14
· 【读书】要“真枪真刀”地解放科技生产力 2014-10-20
· 【财智】迎利好政策密集释放期 2400点征程料开启 2014-10-20
· 【深度】外企乍现“隐性撤离” 2014-10-2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