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在提问和回答间撬动市场
2014-10-17    作者:记者 叶健/上海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知乎联合创始人、CEO周源。记者 沈伯韩/摄

    “外事不决问百度,内事不决问知乎”,经常上网的人应该听说过这句话。和网上流行的“神回复”不同,知乎的回答以“干货”著称。社交网络暴发后,人们可获取的信息量比以前大很多,但信息筛选成本也在提升,好信息的获取效率实际上下降了。在以灌水为乐的互联网上,遍地干货的知乎重新确立了知识和信息的价值,他们使优质信息送得更远,更颠覆了中文互联网世界“娱乐至死”的观念。

  互联网新品种:问答产品

  知乎的总部,坐落在一个厂房改建的创业园区内。这种极具Loft风格的办公楼,很受互联网企业的青睐,因为它让人感觉开放、自由、简单。当然,也可能因为这种房子租金相对便宜。
  我们来到知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知乎和最初的设想有什么不同。得到的回答很简单,“没有不同”。
  知乎CEO周源告诉记者,知乎最初的想法,就是有这样一款产品:它能帮助大家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并且获得新的机会;如果有问题,可以来这里讨论,并总能找到适合回答的人。同时,这些问答可以沉淀下来。
  “三年来,这个想法一直没有变过,就像北极星一样,驱动整个团队往前走。”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想法,和周源等人的经历有关。
  当周源还是记者的时候,他接触到了一款叫做Apple4us的群体博客。这个群体博客的发起人,是知乎的另一名创始人张亮。这个群体博客的运作方式,是一群人围绕感兴趣的话题不断交流,然后将想法写下来。最初,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是苹果公司,后来慢慢扩展到整个互联网。
  虽然周源在Apple4us上的文章很少,但是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很大。他曾写道,“Apple4us的作者像一群充满能量的知识野蛮人。他们在一起提出问题,经历激烈脑力碰撞后,进而提出更多的新问题……在那个时候,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有某种方法让Apple4us创作者规模扩大1千倍、1万倍,那这个方法一定是一种新的互联网产品,这个产品有可能会对中文互联网产生一些影响”。那一年是2007年,周源还是个记者。
  创办知乎之前,周源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创业,但并非全无收获,他至少收获了一个团队。不少知乎早期成员,都是这个创业失败团队的成员。
  2010年8月,张亮在Apple4us上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一款国外问答产品Quora。这个很酷的产品融入了很多概念,包括twitter的“关注”,维基百科的“共同编辑”等。当时他们预测,三个月内,类似的产品会在中国出现,但是等了一段时间后,类似的产品并没有出现。于是,这群人决定自己来做,然后就有了知乎。
  “知乎”是啥意思?翻译成白话,就是“知道不”。如果不知道,那就来知乎提问,这也是知乎的初衷:在提问和回答间成长。
  在iPhone6发布之后,一群业内人士会对苹果的产品和商业逻辑品头论足;当张亚勤离开微软去百度后,大家又在讨论背后的原因以及对两家公司的影响。此外,还有诸如“不开心的事情或负面情绪如何向恋爱中的对方表达”、“女生应该怎么穿衣服既低调又不俗气”这类很贴心的问题和回答。
  “在知乎上,一群人很认真地围绕着某个问题做出回答。对于自己知识范围以外的问题,能够获得专业人士的回答,这种感觉很爽。”一位IT工作者这样告诉记者。
  而对于很多女生而言,接触知乎可能是通过“知乎日报”。上海白领周小姐告诉记者,“有些事不算新闻,但是很有趣,在其他地方也是看不到的。在知乎上,你才会发现很多问题原来是问题,而且竟然是有答案的。”虽然知乎的活跃用户不总是回答问题,但是显然很多问题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还有一个得到不少“知友”认同的回答是,“知乎吸引我的地方很简单,专业、纯粹,高质量的内容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同样在回答的时候整理自己的思路,甚至在评价和回复里得到满足。”

  业界大咖不请自来

  走进知乎的创业团队,发现他们是一群写过代码也当过记者的极客。在知乎的4位联合创始人中,有3位干过媒体,其中还不乏“名记”,但同时又很懂技术。
  周源作为知乎001号员工,是技术科班出身,拥有计算机硕士学位,后来又做了3年IT记者。知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张亮,则是业内公认的知名记者。
  和张小龙之于微信不同,知乎的个人色彩并不浓,它是一群人的产物。从一开始,知乎就是一群极客的网上聚集地。这群人因为气味相投,所以扎堆在知乎上。
  从2010年12月20日开始,知乎内测了大约一个月,上面陆续聚集了200多人。其中不少人都大有来头,像马化腾、李开复、徐小平等都是这两百分之一。
  这些人在最初的40天内,疯狂地产生了8000个问题和2万个回答。在提问中,这些人聊创业、聊趋势。几乎每个问题都会得到不错的答案,好的问题还会刺激更多人回答。在他们的频繁交流中,知乎的风格也在逐渐形成。
  作为内测用户之一,成远这样形容他当时的感受,“我当时每天都会用知乎到很晚,有时睡觉时都在想问题。早上起得很早,就为了去看看问题有没有人回答。”知名互联网评论员洪波也是内测用户之一。接触知乎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洪波在知乎上码了近30万字,成为最活跃的“知友”之一。
  如果成远、洪波这类媒体人容易邀请,知乎又是如何请动马化腾加入内测的呢?
  知乎联合创始人李申申说:“我们哪儿请得动马化腾啊。当时看到有人的昵称叫‘Pony Ma’(马化腾的英文名),大家都觉得他是假的。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他真就是‘小马哥’,早就听说他会经常体验新产品,没想到会来知乎,所以我们当时都很振奋。”

  如何让用户自带干货?

  知乎成立三年多来,聚集了800多万名科技、金融、法律等行业业内人士,产生了200万个讨论和15万个不同话题。
  人们为什么会来知乎,知乎又是如何鼓励干货的?
  首先,知乎积聚了一批专业人士。早期的知乎小众而且封闭,在上线后的最初两年里,要想上知乎只能通过邀请码注册。没有邀请码的用户,只能托人四处去要,或者到淘宝上花几百元去买。
  在用户数至上的互联网行业,主动限制用户的增长显得十分奇怪。早期的知乎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保证内容的质量。
  李申申告诉记者:“当时没有放开注册,是因为知乎没有准备好,我们不知道能承载到什么地步。但是靠着网络扩散之后,确实吸引了很多高质量用户。”
  这种“少而精”的做法,并非没有被质疑过。在周源的记忆中,创业第一年就有位投资人来知乎考察。当问到第一年用户能达到多少时,周源的回答是两万人。此后,这位投资人就没有下文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知乎当初的冒险是值得的。
  其次,知乎另一个独特之处,是无论对于提问还是回答,都对形式进行了规范。在倡导“自由”的互联网上,这也是很罕见的。在别的论坛,没人会管你怎么说话,太过分的,大不了就是删帖。但在知乎,删帖几乎没有,但是你怎么说话则是要管起来的。
  用户在知乎上提问之前,都会看到几大段对提问的要求,诸如应该如何提问、知乎禁止哪些内容的提问等。如果还不太清楚,另有专门文章介绍“知乎的提问规范有哪些”。这些规范,在知乎创立之初就定下来了。
  一位撰写过问答规范的知乎早期员工告诉记者,知乎上的提问不是代表个人提问,而是代表大家提问。而且,知乎并不是符合直觉的产品,所以对于问题和回答都要有规范,这在当时也是知乎团队的共识。
  所以在知乎上,你经常能看到类似格式的提问,诸如“……是什么样的体验”、“如何评价……”等。
  而且,知乎上很早就有“公共编辑志愿者”。对于不符合规范的问题或者回答,他们会直接进行修改。这种近乎于“群众路线”的内容规范方式,也让知乎团队不必费很大力气。
  第三,为了鼓励干货,知乎非常重视“友善”。其反面含义是,如果知乎上的发言被认定不友善,就会被要求修改。
  “如果方舟子或罗永浩在知乎发言,他们能像平时那样言辞犀利,甚至讽刺彼此吗?”得到的答案是,非常欢迎他们到知乎来,但是说话风格可能得变一变。“我们期望的是,让不同的人和谐共处,”李申申说,“知乎里也会发生冲突,但我们一定会保护社区的友善度。有不友善的行为出现,就会受到惩罚。”
  显然,在网络被认为“戾气”太重时,知乎正在试图绕过这个由语言暴力带来的陷阱。而知乎的优势在于,它还不大,保持风格相对要简单一些。

  在提问和回答间成长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产品经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功能相近的互联网产品,会因为产品经理的水平差异,而导致用户数的天壤之别。知乎的产品经理们的想法,也随着知乎的成长而不断更新。
  在同知乎团队交流时,“信息”是一个高频词汇,也是知乎团队关注的焦点。
  周源对记者说,2010年社交网络暴发后,人们可获取的信息量比以前要大很多,而且持续增加。但是,信息筛选成本也在提升,好信息的获取效率其实是下降了。 
  “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促进信息流动,”,李申申这样定位知乎的价值,“针对大家的提问和答案,我们添加不同的标签,所以在一个话题下面,大家能看到很多类似的内容。我们也会挖掘用户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再遇到相关的问题,我们会优先推送给他回答。”
  有人这样评价知乎,“作为一家知识型公司,知乎团队重新确立了知识和信息的价值,他们使优质信息送得更远,更打破了中文互联网世界‘娱乐至死’的成见”。
  在视“贪嗔痴”为创业机会的互联网行业,追求专业的企业显得小众。周源也承认,在知乎最初创业时,很多人都善意地建议不用搞了,因为网民更喜欢娱乐和灌水。但是,知乎提供的东西有没有用,用户自会选择。过去三年,有很多专业用户,通过知乎获得了新的表达场所,通过分享和沟通获得了新的伙伴。
  对于做产品,知乎的教训是,“如果没有站到用户角度去想,基本上你的想法都是错的。但是,做社区又是很容易想当然的”。
  知乎也难免想当然过。2011年底,知乎上线了“领域”功能,因为当时知乎开始出现很多不同领域的内容,为了让用户更方便,知乎就做了一个划分,比如互联网、音乐、体育等。但是上线后发现,这个功能并不受欢迎,因为用户都有多元化的需求,进行格式化的分类后,其实不方便用户的使用。
  现在知乎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变味”的风险。2013年3月知乎放开注册后,当年知乎用户就从40万暴增至500万,如今注册用户已超过800万。当知乎不再小的时候,还能保持当年的美吗?对于这个问题,知乎也没有答案。
  对于知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理由,周源的回答是:“如果只能为一小部分人服务,价值就不大了,一定要为更多的人服务,这也是知乎的使命。”

  如果急着盈利必然会毁了知乎

  在知乎上,关于“未来知乎怎么盈利”这个问题,一共有143个答案,其中最受认可的建议包括,图书出版、联合招聘网站、成立公益基金会等。但是,盈利对于现在的知乎来说,显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周源就曾多次表示,现在知乎谈盈利还为时尚早。
  对此,知乎联合创始人成远介绍说,知乎有一些尝试性的广告投放,比如用户在某个话题能够接触到一些广告,之前像亚马逊、高德地图都投放过一些,但是数量不大。此外,知乎尝试着了解企业有什么需求,可能会提供一些定制化服务和广告投放。
  但是,成远也强调,在没有建立起足够优势之前,没有让大量用户产生依赖度,就很难实现大规模盈利。现在知乎优先级的任务还是健康的、高质量的用户增长,而不是低水平的流量增长。从现在的趋势看,知乎的忠实用户显然越来越多。目前知乎的注册用户已近千万,比起今年年初,注册用户已经增加了一倍还多。
  没有人会因为不赚钱而忽视知乎的价值。知乎创业不久,就获得了创新工场的天使投资。创业一年左右,又获得了启明创投百万级美元投资。今年6月,知乎又融得由亚洲赛富领投的2200万美元资金。可见,知乎现在并不差钱。实际上,如果着急考虑盈利,必然会毁了知乎。
  成远说,知乎的幸运之处在于,他们并没有受到来自资本方过高的盈利压力。像知乎接受的风投机构,一般投资周期在8年左右,而4到8年是一家企业从成立到上市正常所需要的时间,而知乎成立至今才3年,所以风投对于时间是比较有耐心的。而且他们不是普通的股东,并非靠分红来盈利。所以最关心的不是知乎怎么盈利,而是知乎在资本市场的估值,能否得到更高的认可度。
  和以往相比,今年知乎在向线下延伸,诸如举办盐沙龙、众筹出版《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虽然这些活动还很小,但是也让人看到很多可能性。
  知乎的未来,可能会是互联网上的咖啡厅,一个酝酿创意和想法的地方。就像一些创业咖啡馆,诸如车库咖啡、IC咖啡、3W咖啡等,你会去问这些咖啡店的老板,“喂,你们卖咖啡赚大钱了吗?”不同的人聚集在这里,大家交换着各自的想法,然后产生更多高质量的想法。如果创业是一条产业链,那么知乎就处于这条产业链的上游,这其中的经济价值充满想象空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互联网思维》
·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 中金公司总裁朱云来离职 或在互联网领域创业
· 高校人才大战开启 苏宁互联网招聘奇招迭出
· 互联网金融逼传统银行业“纠错”
 
频道精选:
· 【思想】仅有贫困县退出机制是不够的 2013-06-14
· 【读书】先改变自己 后改变世界 2014-10-17
· 【财智】6124点七周年:小盘股称雄大盘股隐退 2014-10-16
· 【深度】10年10道禁令难挡高尔夫球场疯狂生长 2014-10-17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