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O2O或让线下门店逆袭
2014-09-29    作者:袁善铭 展腾国际CEO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当今的商业运作轨迹更多趋向线上线下双向互动,电商实现了足不出户即可坐享其购,实体店则是依赖体验的不可取代性仍生存有道,正是基于这种洞察,成功的电商和实体商都不约而同将触角伸向对方,期望能在不同领域内进行融合,实现“1+1>2”的战果。
  问题是迈出这一步需要极大的勇气与实力,尤其对纯粹的电商而言更显艰难,各地的黄金商业区租金并没因为电商的崛起而大幅跳水,而是年年见涨,加上其它各种开支所费不菲,要在实体店实现盈利要面临众多困难,如果实体店只是成为一种品牌推广行为,全国性的开店未免开支过大,得不偿失,而且实体店面的创建与管理也是一个大的课题。
  于是,唱衰苏宁实体店的观点四起,但或许他们忽略了苏宁上半年实体店400多亿的营收额,而这在国内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的B2C企业中,纯粹自营(不含平台)能卖出400多亿的,似乎也没有一两家。最近,苏宁又发动“百日会战”,打响8.18,和微信合作发了18亿红包,一天卖出1758万卷纸,O2O的优势显而易见。
  当然,对于苏宁来说,那样多的门店,开支不菲。如何在未来真正发挥这些门店的作用,的确是一件很费脑筋的事。作为一个长期研究线下店铺的人,我对线下店的体验,几乎有了强迫症,也关注到了苏宁的变化,特别是苏宁的超级店。
  现在苏宁的店,已经能感受到科技、简洁、时尚的设计理念,在外立面、功能体验区、动线导引等方面都还算采用了得体的全球最流行设计元素。
  在阵列上也进化了,不是按过去的零散而无关联的阵列,现在更加讲究消费者的行为导引,围绕消费电子、家庭娱乐、家居生活、关联产品来进行规划,这很好。
  以下谈一些个人观点:
  1、我一直认为线下门店非常重要,事实上现在的发展也在证明这一点。一个现代的消费者,需要完整的服务,这个服务既来自线上,也来自线下。看得到,摸得到,非常重要。过去之所以电子商务火爆,是来源于我们对线下门店多年的教育积累。我们在线上购物时就预知到,我们买到的商品将会是什么样。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各种商品同样在进化,我们慢慢的,又需要线下教育了。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清楚智能电视到底怎么样智能了?智能冰箱又有什么变化。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新创新小家电,你不眼见为实,都不知道是什么个东西。如果大家都砍掉线下店,线下教育的工作谁来玩?所以,苏宁的线下门占,不会是累赘,而应是优势,历史会证明这一点。
  2、不过,线下店也得进化。85后的年轻人,许多是在没有人情味的大型超市时代长大的。超市里,更像是仓库,或者是一堆标准化,没有生气的商品的简单铺陈。但其实,真正的线下店,那是充满人情味,充满艺术味的场所,所以,苏宁店有一些细节还需要完善:(1)增强苏宁独有符号的识别系统。(2)展架更多采用重点照明,内打灯凸显主打产品。(3)货架留白。产品陈列不应该“多而密”,而是“少而精”!舒缓顾客的视觉压力将有更多的成交可能。(4)设置重点促销展示产品展示位,通过展示加演示增强互动。
  3、满意的社交和情感体验。商店的员工是一笔巨大的资产,这些员工要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人,而不是仅仅去促成购买。他们更多的是在引导你体验,引导你感受产品,与你交流。确切地说,就是超越了销售。苏宁在做免费贴膜,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对于电子产品都是小白。许多街头小贩,还有帮别人下载APP,下载电影这样的业务。其实,苏宁完全可以把线下店变成,数码产品扫盲站。这就像万达广场,要给书店减免房租一样。必须有留住顾客的地方。
  4、实体店不会消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它的体验价值,人是感官动物,实体店正是因为它的视觉体验、听觉体验、触觉体验、嗅觉体验、味觉体验而让人产生“愉悦、感动”,继而产生购买行为满足其自我价值的认可,这是任何电商所不能比拟的。与其说电商对实体店造成冲击和危机,不如说是对实体店的一次洗牌更为准确,正是因为电商的冲击,那些不注重体验的实体店的消亡预示着一个“更强大的、更有生机的、更开放的实体店生态圈”正逐渐形成。
  5、苏宁提出线上线下同价,其实是很有哲学内涵的,这就是对我们所处时代进化的一个比喻。不是吗?过去,我们要打开PC,从浏览页才能上网,而现在,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在网上的,手机联网、电视联网,万物互联。最让人震惊的是,我们物理世界正在等同于虚拟世界,“所见”即“所得”。从逻辑上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合二为一,也是最应该的,我们不能人格分裂,我们不能身首异地。线上线下要同价,线上线下服务要合一,线上线下消费者要合一,世界要大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频道精选:
· 【思想】“吃空饷”是编制管理滞后的体现 2013-06-14
· 【读书】中国品牌缺少什么? 2014-09-26
· 【财智】双轮驱动 四大主题分享结构性投资盛宴 2014-09-29
· 【深度】中小企业政策红利受阻“最后一公里” 2014-09-29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