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啥事都可以直接给领导打电话。”河南商水县汤庄乡张楼村村民张鸾拿出一张红色的彩页说道。那是一封汤庄乡政府给全乡人民的一封公开信,上面印有乡政府全体班子成员的联系电话。
“左邻右舍每家每户都有,拨打上面的电话号码,领导态度很好,解释的很清楚,很多难题立即就解决了。”谈到这些情况,张鸾的脸上带着微笑。
张鸾的侄子张娃是先天性智障和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张娃的母亲过早去世,父亲患有精神病。作为伯母的张鸾就和丈夫商量把张娃接到家里。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张鸾前些年曾想过向政府申请照顾救济,可是又苦于不了解政策。
汤庄乡党委书记单正义得知了张娃的情况后,向张鸾介绍:根据2006年国家出台的新政策,16至60周岁,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父母无力尽抚养能力的可以享受五保待遇。单正义让乡民政所办理了相关手续。这样的结果,张鸾自然非常高兴。
近年来,汤庄乡机关党员干部纷纷下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有时跑跑腿、动动嘴就能帮群众解决一个问题、做一件实事,就能增加一分群众对干部信任和认可。平常多和群众聊聊天、说说话就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虽然多些辛苦和付出,却也十分欣慰。”该乡干部张善功颇有感触的这样说道。
“光摆官架子不办实事的干部,百姓当然不欢迎。现在干部就在群众身边,总是在忙着帮村里修路、架桥、种树,创实惠、解难题,所以觉得特别亲。”汤庄乡訾村村民訾金领的话很实在。
为了切实了解群众需求,该乡还开展了“有事请您讲”、“向党说句心里话”活动,让群众与党员干部面对面交流沟通。一旦了解到群众有困难就立即着手解决,一定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直到群众满意为止。从而使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务实重干有了着力点、联系群众有了亲和点,切实通过“百件顺心事”把实惠带给群众、让干群贴近心灵、将作风彻底转变。(巢光华
戚富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