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交易稽查发酵 机构称无心干活致A股走弱
2014-05-20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字号

    5月19日,上证指数盘中一度跌破2000点心理关口,大盘走势孱弱。但比市场走势更弱的是主力机构的做多信心。
    “公募、保险等主流机构人心浮动,没心思做事,市场自然就找不到热点,也没有赚钱效应。”深圳一位私募基金董事长认为,近期A股走弱的核心因素不是127号文(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和IPO开闸等利空消息,而是机构无心恋战。
    南方一位基金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证监会稽查队对内幕信息查得很厉害,现在大家都不敢去打听内幕消息,也没心思干活。”
    据记者采访了解,目前监管层的稽查对象不仅是公募、保险等投资群体,还有券商分析师、公募基金研究员等研究人士,整个证券行业风声鹤唳。

    研究员被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处于稽查风暴中心的不仅有券商的卖方分析师,还有基金公司内部的买方研究员。
    “年初监管层的思路是今年先查买方的基金经理,查完再查卖方分析师,最后再查买方研究员。但现在监管层查买方查得很起劲,已经从基金经理查到了研究员。”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一位基金公司研究员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现在不仅是基金经理有风险,研究员也避不过,搞得大家都人心惶惶的。”一位电子行业研究员表示。
    据知情人士透露,监管层调查公募基金研究员,重点是查内幕信息交易。
“    研究员四处调研,获得的内幕信息比基金经理还多。”前述南方一位基金经理指出,基金公司的研究员通常是券商分析师与基金经理之间的桥梁,他们负责四处打听内幕信息,过滤后再传送给基金经理。
    除内幕信息外,有些研究员也存在“老鼠仓”的行为。
    “名义上研究员并不管理基金,但有些公司会划拨一部分资金给研究员管理。”上海一位基金经理介绍,有些公司的做法是基金经理负责大类资产配置,个股挑选则由研究员负责。
    一位大型券商研究所高层孙宁(化名)与买方机构接触时注意到了这种现象。“有些基金公司研究员的话语权很大,他说买什么股票,基金经理就会配什么品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个渠道获得的信息显示,监管层稽查内幕信息交易的风暴,让券商、公募、保险等整个链条上的机构处于慌乱状态。
    “大家都没心思干活了。我们现在也没办法,就等着呗。”一位年轻基金经理坦言,按照当前的法律,每一家机构都会有利用内幕信息获利的问题,就看监管层如何把握处罚的力度。
    有位业内人士对当前机构现状的描述是“人心浮动,无心做事”。这种状态呈现的极端方式是今年前5个月有176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研究员则准备跳槽离开金融行业。
    “很多研究员开始考虑离开金融行业,转到实体经济去。”深圳一位基金经理介绍,近期有两位行业研究员准备跳槽到上市公司担任董秘。
    在以前,这是一条比较少见的职业发展路径。
    “以前的职业路径是研究到投资,比如从券商分析师、基金公司研究员再到基金经理或者自己做私募,终极目的是做投资。但现在看来,二级市场做投资太难了,还不如到实体企业去打工。”前述基金公司研究员说。

    机构盈利模式被打破

    从外界看,监管层稽查内幕信息交易调查的是一个个违规的个体,与A股走势孱弱并没有直接关联。但其实稽查风暴打击的是整个资本市场的机构主体。
    有机构直言,监管高压风暴下,过往机构惯用的盈利模式彻底被打破。
    “传统惯用的盈利模式都被打破了,以后基金赚钱会越来越难。”一位基金经理赵亮(化名)不讳言地指出,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拥有掌握各个渠道的信息优势。
    “基金挖掘出牛股,可以解释为有专业技能、研究深入,但为什么敢重仓买入,关键还是获取了一些非公开的内幕信息。”赵亮直言,机构都存在利用内幕信息获利的行为,这表现为提前获悉的业绩数据、并购重组等信息。
    事实上,在A股投资的机构在获取内幕信息方面有一个完整的链条,其中,链条的下端是公募、保险、券商等手握资金的买方机构,上端则是券商的卖方分析团队。
    “卖方要服务买方,总得想各种方式让他满意。而内幕信息交易是能让买方比较容易获利的一种方式。”孙宁指出,由此演变的模式是卖方分析师将打听内幕信息当作是一种客户服务,不断通过微信、面谈、短信、电邮等非正式的渠道传送给买方机构。
但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明白,打听内幕信息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行为,只是因为监管层没有查,这种行为才变得“肆无忌惮”。
    然而,随着一位位公募基金经理和保险投资经理因内幕信息交易相继落网,卖方分析师被边控接受调查,这个利益链条上的群体开始变得谨慎。
    “现在连分析师和研究员也要被查,这段时间搞得大家很害怕,打听内幕消息的行为已经收敛了,有些人已经停止再打听消息。”孙宁称,券商内部强调做研究必须非常严谨,千万不能说是调研了解的信息。
    作为调研一线的基金公司研究员,也不敢再打听这些信息。
    “现在问上市公司预计今年业绩怎么样,订单怎么样,都变成是内幕信息了,谁还敢再问啊?”一位买方研究员说。
当机构调研不能打听非公开信息,业内认为,这代表着机构赚钱的优势迅速缩小。
“机构的优势就是掌握各个渠道的信息,再利用信息优势和专业技能来赚钱。现在这一惯用的盈利模式被打破,未来机构就越来越难赚钱了。”一位基金经理感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