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跨境投融资或成引资良机
2014-05-10   作者:李超  来源:中国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业内人士认为,《意见》在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等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资本市场顶层设计的框架性内容,其未来的进一步落实将使资本市场迎来更多利好。从短期看,扩大资本市场开放,便利境内外主体跨境投融资,有利于引入境外资金注入,对于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一次良机,同时,证券期货行业也将通过进一步开放迎来机遇期。随着沪港通等政策的细化落实,跨境监管合作将使相关市场行为趋于规范化和常态化,有利于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完善。

  逐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意见》就发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私募市场等多个方面提出要求。其中第七部分“扩大资本市场开放”中明确了开放的三个方向:便利境内外主体跨境投融资、逐步提高证券期货行业对外开放水平、加强跨境监管合作。

  在便利境内外主体跨境投融资方面,意见提出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范围,提高投资额度与上限。稳步开放境外个人直接投资境内资本市场,有序推进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资本市场。建立健全个人跨境投融资权益保护制度。在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的范围内,逐步放宽外资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限制,完善对收购兼并行为的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制度。

  在逐步提高证券期货行业对外开放水平方面,意见要求适时扩大外资参股或控股的境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经营范围。鼓励境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境内外交易所市场的连接,研究推进境内外基金互认和证券交易所产品互认。稳步探索B股市场改革。

  意见还提出加强跨境监管合作。完善跨境监管合作机制,加大跨境执法协查力度,形成适应开放型资本市场体系的跨境监管制度。深化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监管合作。加强与国际证券期货监管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证券期货监管规则制定。

  境外资金迎来注入良机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长期以来,沪、深股市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流通市值比例不到2%,而从全球范围看,境外投资者相关占比大多在25%至45%之间。境内机构和个人投资境外市场的渠道也不够便捷。

  在个人投资境外资本市场问题上,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此前表示,最关键的是投资者本人要对海外市场有充分了解,并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往中国居民投资境外市场是通过商业银行QDII产品实现的,商业银行有大量境外投资的专业人员,并通过合理的产品设立规避风险,而现在投资者个人可以进行投资,则需要投资者本人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一旦海外市场出现波动,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分析人士表示,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已经在跨境投融资业务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此次发布的意见提出在投资者范围和投资额度等方面进行“扩容”,可以视作跨境投融资业务新一轮扩张的信号。而引入境外投资者能够为国内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按照意见的提法,证券期货行业对外开放将迎来重要机遇期。”一位证券公司负责人士表示,近年来外资多次尝试通过合资的形式分享国内证券期货业务的发展成果,国内部分公司也表示过合作意向,如果未来政策能够为外资参与境内公司开出更大窗口,对于行业运行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

  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国内证券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已经成为大趋势,随着政策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境外资金有望借机大举注入,推动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环境转变,与此同时,这也是学习境外成熟市场管理经验和技术的良机。

  沪港通的破题也被认为是恰逢其时,该分析师表示,作为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项重大改革,沪港通是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方面的一个关键探索,有望为资金在海内外自由流动打开通路。与此同时,在意见提出的加强跨境监管合作的框架下,沪港通也为跨境投资的风险防范提出了新课题,多方合作将使相关市场行为趋于规范化和常态化,有利于资本市场成熟和完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上海自贸区投融资便利再进一步 2014-05-14
· “国六条”寻求资本市场投融资平衡 2014-03-27
· 铁路局将推进实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 2014-01-14
· 投融资与环保成各地改革抓手 2014-01-06
· 重启IPO将使投融资双方重获平衡 2013-12-3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