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不收"红包"协议治标不治本 须平衡医疗资源供需
2014-05-07   作者:记者 赵东东/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据报道,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要求,从5月1日开始,患者住进二级以上的医院,将会和住院医生同时签订一项协议,即《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承诺不收、不送红包及贵重物品。
  不少网民认为,红包协议治标不治本,很难从根本上扭转看病送红包潜规则盛行的局面。当务之急是,加速医疗体制改革,加大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合理的大医院和社区医院分流机制,实现医疗资源供需平衡。

  患者送红包只因弱势

  在网民“蝴蝶qinqi”看来,住院送红包已成社会风气——现在不但送红包的多,送的数额还水涨船高。不管是谁,到了医院后都想得到医生的重视,都想让医生赶紧给自己手术,做好手术,患者或家属送红包是求一个安全,让医生给他一定的照顾,基本不可能去举报医生收红包。
  网民“静思三秒钟”表示:“都说医患关系紧张,其实患者更想改变这种现状,毕竟大部分患者在医院都相对属于弱者,明明是被屠宰的羔羊,还得给医生和护士红包,还怕给少了不管用,只为买自己安心。医院都宣传不收红包,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博主“外科问答医生”的博文称,患者生病后都想到大医院就诊,导致大医院医疗资源紧缺,而患者就诊时都想得到最好的医疗,都想让医生对自己上心,所以送红包的也就多。

  一纸协议治标不治本

  网民“谢作诗”认为,医生的医疗价格也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供求关系不变,那么价格就不会变。如果你把明处的、合法的收入压低了,那么暗处的、非法的红包就会出现。
  网民“生活真美好-黑河”表示,想彻底解决医院收送红包,还需要更严格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引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有网民认为,协议的签订在真正解决医患矛盾方面,是治标不治本的,因为医患矛盾的根源并不是“送红包”的问题,最根本原因是医疗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换句话说,是我国医疗资源的供求远远小于医疗资源的需求,再加上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促成了社会上“抢夺”有限资源的“竞争性”,因此,送红包就自然而然成为一种医患双方都默认的潜规则了。
  也有身为医生的网友称,红包协议能够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它对真正想收红包的医生的作用微乎其微,可能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但是对于不收红包的医生,有点多此一举。

  须平衡医疗资源供需

  微博博主“Secondary-Strong”认为,要通过严厉问责,加大对违法者的惩处打击力度,使伸手者得不偿失,让其不敢腐,建立起一套可以看得见、管得住、抓得着罪责之手的体系制度“笼子”。当医生的手管住了,患者及家属的“包袱”自然也就容易卸下了。 
  网民“微笑老耄”认为,签署红包协议只是一种形式,平衡医疗资源供需才是解决看病难且贵的根本出路。
  网民“赖清辉”认为,杜绝红包,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医疗人文环境,从思想源头上纠正各种歪风邪气。其次,要加大投入,大幅度提高医护福利待遇,解决医护群体生活之忧。再次,要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完善分级转诊制度,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
  网民“血燕灵芝”表示,大部分的人共同使用一小部分的医疗资源肯定会引发大量深层次的问题,无论是医院的以药养医,医疗器材的采购回扣,还是药品采购中的回扣腐败以及医生收受红包等都源于此。为此,必须加大医疗资源的投放力度,并且公平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医疗资源,打击遏制医疗腐败和医疗特权。

    更迅速、更便捷阅读深度解析、分享新锐观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经济参考报微信公共账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医疗资源的公平比免费更重要 2013-11-05
· 公共医疗资源不能搞VIP 2013-01-23
· 重构医疗资源助推城镇化医改 2013-01-09
· 优质医疗资源应该沉到基层 2012-11-22
· 攀比大医院加剧医疗资源分配不公 2012-08-3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