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坛]强拆民宅应该刑事追究
2014-03-27   作者:汉应民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报载,家住江苏淮安经济开发区南马厂乡的杨梅,自家190平方米左右的3层楼房,竟然在大白天被一群陌生人开着挖掘机拆了。在拆除过程中,住在二楼的杨梅公婆被这群陌生人强行拖到室外,房里的财物一件都没有来得及拿出。
  光天化日之下,一伙陌生人将住在房内的人强行拖到室外,然后强拆民宅。在房主与媒体的一再追问之下,警方提供的调查结果显示,房屋是拆迁公司拆除的。不过拆迁公司辩称,公司当时并不是拆她家的房屋,而是邻居家。如此“误拆”解释显然站不住脚。这分明是一起经过精心预谋的强拆民房案件。
  根据《物权法》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相关规定,只要公民取得了房屋合法产权,在没有达成拆迁协议之前,讨价还价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要拆迁公民房屋,就要取得公民同意,在拆迁之前双方展开利益博弈,在充分尊重业主权利,双方达成协议,办理合法拆迁手续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拆迁过程。如果双方意思表示不一致,拆迁就不能进行下去。“误拆”根本不是野蛮拆迁的遮羞布。
  对这起强拆民宅事件,当地警方以房主公婆被殴打立案,却回避了不法分子强拆民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这一关键问题。《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警方对强拆恶性事件仅以殴打他人的纠纷立案,难逃避重就轻之嫌。
  为了钱,开发商铤而走险,先上车后买票,野蛮拆迁的例子比比皆是。常见的风景是,强行拆迁成了既成事实以后,生米煮成熟饭,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拆迁者手中。除了给予一点补偿以外,违法拆迁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事鲜有所闻。
  《宪法》第39条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每个人的家就是自己的城堡。不法分子不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而且强拆民房,毁坏他人财物,对此,警方决不能以普通民事纠纷立案,而要依法追究“误拆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法律责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穿上“马甲”,也是强拆 2012-04-24
· 如何保证司法强拆的公正 2012-04-11
· 国土资源部:严禁强拆强建强迫农民住高楼 2011-12-29
· 新拆迁条例何以难遏暴力强拆 2011-11-10
· 杜绝强拆有待完善司法介入制度 2011-11-0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