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关注]公车改革须防假改真腐
2014-03-12   作者:记者 赵东东/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据报道,继今年1月中旬拍卖340余辆公车后,五粮液集团将于3月12日进行第二轮256辆公务车拍卖。而在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在引起代表委员热议的同时,更是点燃了网民对加快公车改革的期待。
  不少网民称,公车超标、公车私用等“车轮上的腐败”触目惊心,其根源是特权。各地在公车改革中积累了公车标识化、货币化补贴等经验,但也存在“车贴照拿车照坐”、“好车卖出萝卜价”等问题。今后,公车改革应做到信息公开,规范拍卖程序,严格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严格购置和运行经费预算管理等。

  “车轮上的腐败”遭民怨

  公车超标、公车私用等现象由来已久,早已引起广大百姓强烈不满,群众将其称为“车轮上的腐败”。
  网民“闲来沽酒”称,关于公车改革,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公车私用滋生腐败,超标配置造成浪费。
  网民“那世钢”直言,“车轮上的腐败”是群众眼皮底下的不正之风。公车乱象屡禁不绝,让群众不满,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政府要过“紧日子”,缩减三公支出,应加快推进公车改革。

  伪车改将腐败合法化

  公车改革势在必行。然而,不少地方和单位的车改却与改革初衷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一些特权和腐败行为反倒“合法化”了。网民们说,这种伪车改,不搞也罢!
  网民“刘兴伟”表示,近些年,有些地区开始逐步尝试公车改革试点,无非有三种形式,一为公车货币化,二为公车集中管理,三为两者模式的结合。但是这三种模式似乎都没能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可,公车货币化存在将官员私利合法化的嫌疑,而集中管理又无法逃脱“自查自纠、缺少外部监督”的窠臼。
  网民“龚师傅205”称,官员不坐公车了,但每月可享受2000元到6000元不等的车贴,实在有点离谱。公车改革现在是从“公车浪费”到“滥发补贴”,这种伪车改是将腐败合法化,是将车改污名化,最终官员公车照样坐,补贴照样拿。
  网民“北京辛八路”称,公车浪费、车轮腐败问题,在新一轮治理中面临新的问题——国有资产如何卖得合理,改革程序不够公开、拍卖流程不够完善。个别地方的“应付式改革”亟待纠偏补漏。

  须信息公开全民监督

  公车改革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实现公车信息透明化,改革信息公开化,把车改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
  网民“乔志峰”表示,单靠限制数量、限价之类的措施和现有的监管力度,根本无法遏制公车领域的问题。
  网民“花拾叁楼客”称,防公车私用防的是特权意识,但仅止于内部监督,会不会变成无益监督?遏制公车私有化不能政府唱独角戏,隔靴搔痒,应该将公车信息公开标识,全民监督。同时,还要提高司法对于公车私用的惩处力度,提高官员公车私用的违规成本,打虎就要打到痛处。
  网民“王石川”认为,需要严格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严格购置和运行经费预算管理,实行公务用车经费在财务上单独列项和单车定额核算制度。加强公务用车集中管理,严格实施使用登记和公示、配备更新及使用情况统计报告等制度。

    更迅速、更便捷阅读深度解析、分享新锐观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经济参考报微信公共账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公车改革必须信息透明 2014-01-14
· 公车改革不能只靠“车补” 2014-01-13
· 公车拍卖能否成为公车改革新起点? 2014-01-13
· 公车改革要谨防“回潮” 2013-11-28
· 公车改革新政利好国产新能源车 2013-11-2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