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4-02-19   作者:记者 蔡玉高 蒋芳 陈刚 叶超/采写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1.做实体毛利率不到2% 2.既要涨工资留人,又要压缩用量 3.守住摊子便是成功 4.突破发展困局企业有三盼

  岁末年初,《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东部某经济大省,深入走访了纺织、造船、钢铁、化工、建筑、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的20多家实体企业,大部分企业反映盈利能力下降,“2013年是最困难的一年”。展望新的一年,受访的多位企业家表示,尽管对经济形势长期看好,但当前仍然面临盈利愈发艰难、用工压力增大及发展预期不佳等问题,迫切希望加大进一步改革的力度。 

  “毛利率不到2%,不如把钱存入余额宝”

  “做实体钱越来越难赚了。”常州协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雪峰说,他的一个朋友做九阳豆浆机销售,去年一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但刨去物流、税收等各种成本,最后的毛利率不到2%。“将钱存入余额宝,手不动脚不动,挣得都比这多。”
  记者走访发现,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去年一年中,有的企业实现了稳中有进,有的企业则是勉强维持、苦苦支撑,但无论发展状况如何,盈利能力不足是共性问题。
  “活着不容易。”扬州建筑业龙头、江苏邗建集团监事会主席王杰峰在总结2013年企业的经营状况时表示,去年企业产值近120亿元,同比增长近10%,但盈利却只有1.5亿元,下属的几家企业中,利润率最高的在2%左右,有的甚至亏本运营。“虽然去年年初,我们对发展的困难早有准备,但真的没想到盈利会这么差。”王杰峰说。
  邗建集团的状况具有代表性。作为国内500强企业、线缆行业领军企业,亨通集团2013年营业额有望达到260亿元,同比实现10%的增长,但利润额却与2012年基本持平。“增量不增效”,集团副总裁钱建林告诉记者,无论是同行,还是其他领域,这个现象非常普遍。原因在于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下跌,融资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持续增加。
  “去年纺织行业异常艰难。”多年从事纺织行业、主要生产坯布的常州市龙腾纺织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国兴表示,2013年企业产值7000多万元,去掉机器折旧和银行利息,基本没有盈利。2012年也很困难,但至少有几百万元的利润。
  “2013年是我们企业20年来最困难的一年,难度系数是平常年份的至少1.5倍。”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义彪说,市场需求减少、业内低价竞争、管理成本增加,这些因素累积使得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去年企业产值创历史新高,达到18亿元,但利润率却只有正常年份的一半。

  “既要涨工资留人,又要压缩用工量”

  “企业已经连续两年亏损,因为经营状况不好,去年上半年大约有10%的员工无薪休假。”徐州宏康物流总裁田海勇表示,新一年处于“两难”之中,一方面需涨工资留住人才,一方面又要压缩整体用工量。
  用工需求是企业经营状况与信心指数的重要指标。记者走访发现,在利润率持续下降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双重压力下,一些企业表示2014年面临较大的裁员压力,一些企业则表示不会再像以往那样大规模招收新员工。
  “以往大年初一很多纺织企业都有机器轰鸣声,现在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不少企业就已放假了。”多年从事纺织行业的俞国兴忧虑地表示,传统纺织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目前对企业与地方政府来说,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企业如何转型、工人何去何从。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俞国兴就开始寻求新的行业转型发展,多方调研后最终选择了太阳能热电行业,经过近5年的努力,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突破。他告诉记者,一旦转型成功,原来纺织厂里的100多名老员工要么转岗到新企业,要么就通过买断补偿的方式提前退休。但很多同行目前自身都难保,工人权益很难保障。
  盐城大丰市衫童玩具是一家传统纺织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海外。记者近日在生产车间看到,开工率明显不足。董事长李生祥表示,近几年来企业利润持续下滑,行业普遍困难,摆在企业面前的唯一出路是提高劳动效率、压缩用工需求。
  钱建林介绍,近年来企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员工已达9800人。但随着企业不断从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自动化转型,未来不可能有太多的招工需求。这一现状在业内具有普遍性,对于国家而言,意味着2014年的就业压力会更大。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解决旧有劳动力转移和新增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记者采访的企业中,也有一家企业表示将继续扩大用工量。从事轨道交通的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春中告诉记者,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而言,自动化操作肯定是方向,但问题是轨道交通行业有其特殊性,自动化难以实现,因此新的一年他们还要招收500名技术工。

  “形势不乐观,守住摊子便是成功”

  “谈不上好,也不太坏,形势不乐观,新一年能够保持住就很成功了。”盐城大丰市衫童玩具董事长李生祥说,2013年企业销售额有所下滑,今年主要是“守住摊子”。
  记者调研了解到,对于来年经济形势,一些企业认为能够保住现有销售额和利润、减少下滑就是成功;一些企业认为将迎来发展“缓冲期”,但对未来何去何从并不清楚;一些发展尚可的企业则直接下调了预期。
  “可能比去年好一些,但不乐观,今年做好继续艰苦奋斗的准备,投资方面也要适当控制。”钱建林说,他接触的企业家和银行业人士认为目前国家的产业政策比较明确,因此看好中长期发展,但2014年还是处于“阵痛期”,企业目前也是一边努力保住主营业务,一边寻找新的产业机遇。
  与亨通集团的判断一样,位于宿迁的管桩生产企业固元集团董事长朱克平表示“要熬两年才能迎来比较好的机遇”。该企业原计划2013、2014年的销售额分别达5亿、10亿元,但事实上去年只实现了3亿元。企业为此不得不将今年调整为企业发展的“缓冲期”。
  宏康物流总裁田海勇也表示不乐观:“从我们的业务变化来看,今年预计也只能上浮5%左右,但这个上浮的基数是前几年的50%。”
  降低预期、调低速度成为不少企业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记者注意到,一些前两年发展形势不错的企业,也调低了预期。“增长目标从20%下调到10%左右。”江苏江扬电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孔志达说,去年以来,下游企业回款变慢、订单增幅下降,企业也在调整产品结构,加大车用电缆等需求增长产品的生产。
  吴义彪表示,虽然企业的产品是发展所必需的,但是化工企业已被贴上“落后产业”的标签,因此再无跨越发展的可能。他现在最大的目标是,企业能够平稳发展下去。

  突破发展困局企业有三盼
  市场竞争公平公正 融资成本切实降低 转型升级力戒浮躁

  受访企业家反映,中央系列改革思路带来了发展活力,但实体经济长期存在的回报周期长、融资成本高、转型升级难度大等难题,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的背景下,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压力,盼望适当加快改革的具体部署,并在市场环境、融资成本、转型升级等方面,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海外同业挑战大 盼公正环境助竞争

  受访的多位企业家表示,由于国际市场不景气,海外同业巨头纷纷转战中国市场,导致国内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趋势值得关注。他们呼吁,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既需要营造公正的国内市场环境,也亟须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的指导。
  超低温9%镍钢板(俗称九镍钢)是液化天然气储罐专用钢,素有“钢铁钻石”之称。南京某钢铁企业负责人介绍,2009年之前,由于国内企业无法自主生产,九镍钢被海外钢企垄断,每吨售价高达7万元。自2010年以南钢为主的国内钢企实现技术突破后,海外企业迅速调低售价,目前已跌至每吨2万元。
  “海外同行的九镍钢售价已涉嫌恶意倾销。”该负责人说,我国应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平台,严厉惩治海外企业的倾销行径,为国内企业创造公正市场环境。
  期待与国际巨头待遇均等,也是很多企业的呼声。我国电梯行业的龙头企业、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文化与公共关系管理部总监崔清华介绍,国内巨大的市场容量吸引了德国西门子、美国奥的斯、日本三菱、芬兰通力等电梯行业的巨头来华设厂,一些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为吸引外资电梯企业到当地投资设厂,拿出了低价供地、税收减免等超国民待遇。这给海外巨头提供了以资本优势挤垮中国企业的机会,显然是不可取的。
  当前,海外投资已成为不少企业新的战略之举,企业界还迫切呼吁,有关部门能够给予政策指导,降低投资风险。从事轨道交通的今创集团副总经理邹春中表示,到国外投资轨道交通项目,需要对所在国的税收、劳工、环保等与企业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深入了解,然而单个企业的能力毕竟有限,希望我国驻当地使领馆商务参赞能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企业融资负担重 盼“区别对待”降成本

  受访企业家们表示,盈利能力弱、投资回报慢、生存压力大,是实体经济长期面临的“大环境”,而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对实体经济和民企的危害更大。金融部门种种不合理规定、变相操作提升融资费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盈利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回收遥遥无期,”江苏元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显光曾在天津、宿迁等地开发房地产,2009年投身装备式建筑行业,并花上亿元引进德国生产线。“从国家导向看,路是走对了,但总投资5亿元,贷款2亿元,项目没开展,就要付2000万利息。”张显光说。
  “经济越不好,越难融资,资金成本越高!”多位企业家表示,企业从未得到过长期贷款,需要花大量精力“腾挪”资金,甚至不惜高息短期拆借。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义彪说,企业只能利用多家银行不同还贷期来回折腾,至少要留出15%的资金才能完成这种“十个杯子九个盖”的游戏。
  他们呼吁,金融管理部门能充分考虑到实体经济对资金需求的特殊性,一方面通过信用评价及固定资产抵押等手段,一定程度上延长企业的还款期限,让企业赢得相对宽松的贷款环境。“房地产开发资金运转短平快,20%的融资成本都能接受。制造业的大量资金沉淀为固定资产,10%就受不了,银行对制造业与房地产在贷款利率、周期等未区别对待,害苦了制造业。”张显光说。
  减少不必要的担保环节及考核手段,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也是企业家们的普遍呼声。江苏固丰集团董事长朱克平说,高达12%的融资成本,已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企业正在快速壮大、资金需求旺盛,厂房、土地等固定资产已抵押给银行用,动用机器设备再贷款时,银行要求先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不同的担保公司要收取1.5%至2%的费用,并扣押10%至20%的保证金。贷款有时还不是现金,只有承兑汇票。急用现金提前使用承兑汇票时,就需要支付2%至4%的贴现费用。”
  “银行一到季末和年底就考核存贷款余额,放贷的银行往往要求企业提前还清贷款。去年12月30日24点前,我都快被几家银行逼疯了。”朱克平说,“24点前往银行存入一笔钱,几个小时后再取出,如此考核使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资金成本。”
  此外,一些企业反映,政府工程欠债难还,企业回款周期变长,也进一步绷紧了资金链,债务违约风险正不断增大,已成为发展的一大隐患。

  转型迫切风险高 盼尊重规律避浮躁

  受访的多数企业家表示,形势越困难,转型、转行就越迫切,但风险和压力也更为集中。他们希望经济管理部门结合化解产能过剩来推动转型升级,但也要避免因浮躁而“拔苗助长”。
  部分企业家反映,因生存压力增加,一些企业转行转型存在一定偏差,有人“赚快钱”,有人“转没了影”。海澜集团总裁周建平介绍,通过向商业连锁、电子商务领域进军,以及生产环节外包后,不仅减轻了自身包袱,还带动300家中小服装企业焕发生机,但许多熟知的同行转向房地产、金融投资等热门领域,有人“赚了快钱”,有人却“转没了影”。
  部分企业家认为,经济管理部门推动产业转型,也要避免陷入浮躁的误区。如人为将产业划分成好坏等级,并区别对待。实际上,在全球有比较优势的就是好产业,有高附加值的就是好产品。政府之手应该更注重消除当前干扰市场规律发力的重重障碍,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
  上述钢铁企业负责人说,经济管理部门一度认为板带比有多高,就代表钢铁工业有多先进。2009年南钢在政府引导资金带动下,压缩螺丝纹钢等线材,上马板材、带材。结果是鞍钢、宝钢等主要钢企都大干快上板带材项目。“现在钢铁板带材产能严重过剩,并导致市场价格战不断恶化,利润率还不如螺纹钢。”
  中远船务副总经理徐秀龙认为,经济管理部门并不处在经济活动一线,对市场的了解不可能完全深入、透彻。无论是化解产能过剩还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应当少用带计划经济色彩的行政命令,多借助金融、税收、环保等经济杠杆。
  此外,多位企业家表示,转型升级一定要循序渐进,前些年经济管理部门青睐以“技术改造”、“技术购买”来推动转型升级,而现实是花钱能短、平、快买来的装备、买来的技术不可能成为“独门秘籍”,也就很难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业转型升级要依靠打造品牌和自主研发,而这些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更需要时间代价。经济管理部门应当摆脱浮躁情绪,不要指望转型升级一朝一夕就能结出硕果。”崔清华说。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蔡玉高、蒋芳、陈刚、叶超采写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