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费高覆盖差配套不足 4G服务陷“叫好不叫座”困局
2014-02-07   作者:记者 李峥巍 张舵 张漫子/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忘了关4G,一觉醒来你的房子就归移动了”“4G速度快得让你资产回到十年前,网络差得让你置身十年前”……春节前后,围绕“4G”的各种段子成了微博、微信的热点。
  调侃之余,一个严峻现实不容回避:先进的4G网络如何实现“叫好又叫座”?业内人士表示,用户对4G覆盖、资费和配套服务的各种担忧,或成为未来制约4G普及的重要阻碍,在市场竞争逐步激烈的4G市场上也将成为各路运营商争夺的焦点。
  “中国移动推出4G套餐,40元包300兆流量,按照每秒百兆的速率,这个套餐3秒就用完了,3秒40元,一个小时就是48000元。如果晚上忘了关闭4G连接,一觉醒来,你的房子都快成移动公司的了。”当当网CEO李国庆前几日发出的这则微博段子,24小时内便得到近3万次转载,1万次点赞。
  网友的调侃与转载凸显人们对4G资费的担忧与不适。“网速提升显著,价格维持高位,这是要‘被破产’的节奏吗?”一名网友直言。
  对此,北京移动回应称,用户不用担忧,因为该公司推出4G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流量提醒和流量封顶“双保险服务”:除了发送流量超量提醒,当客户每月流量费用累计到达500元时,会执行费用封顶,之后还会启动流量保护措施,关闭当月流量,下月自动开启。
  即便如此,在春节换机潮中,不少用户依旧对4G持观望态度,资费成了首要担忧。
  按照现有4G资费套餐,网友算了一笔账,如果使用4G网络观看一部大小1GB左右的电影,即便算上当前赠送的每月1GB流量,仍需要办理价格138元的4G飞享套餐,或50元的流量可选包。有网友表示,这资费看视频还不如直接去电影院看电影呢!
  北京移动金融街营业厅工作人员介绍,尽管4G流量价格超出套餐部分按照0.29元/兆计算,比2G、3G时代1元/兆降低不少,但也有用户反映,流量消耗速度加快,甚至一天能耗掉整月流量。
  在北京读书的陈硕是较早开始体验4G网络的用户。他发现,一些最需要网络信号的场所,4G信号覆盖几乎为零。“我在搭乘北京地铁二号线、四号线和十号线等线路时,往往会刷新微信朋友圈、浏览网页。但进入地铁站后,4G信号全无,依靠的还是2G网络。”
  此外,还有用户反馈,在地下室场所、移动车辆内及剧场、图书馆等人群密集室内场所,均面临4G信号微弱或覆盖不到的情况。
  艾媒咨询CEO张毅介绍,该公司调查发现,以下载为例,数据大小超过100兆时,用户会选择WiFi网络,数据小于50兆时,用户更倾向选择移动数据网络。“此时如果4G信号不好或不稳,那么用户宁可选择联通、电信3G信号完成下载,与4G差异并不明显。”
  “总体来看,目前用户对4G热情不高。”张毅表示,该公司对4G服务市场进行连续调查发现,除了资费偏高、覆盖不好外,终端设备少、耗电严重、通话有延迟等配套问题也不断被用户吐槽,成了阻碍4G快速普及的重要原因。
  业内人士建议,4G价格应继续有序下调。张毅说,按照测算,当前资费可以进一步降低,理想的价格水平初步可以下降到目前的一半,在每兆0.15元至0.18元的水平。后续可尝试探讨“无限流量包”等套餐,这或许需要五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
  目前在伦敦读书的留学生李澧介绍说:“英国电信集团O2品牌旗下Giffgaff移动网络推出‘月付12镑可享受无限流量+无限网内通话+网外200分钟通话’的服务在英国广受消费者青睐,因为这种不限流量的包月方式诱惑很大,移动数据流量想用多少就用多少,一天24小时看视频都可以。”
  此外,张毅认为,当前电信运营企业还没有形成“配套应用开发”及打造“4G生态环境”的意识,这就决定了4G只能是简单的“高速公路”而已,难以在市场上取得显著突破,因此还需要有明确、具体的4G特色应用来塑造消费需求,引领市场。
  “语音通话服务占比减少,数据流量权重日益走强,使得运营商在调低资费方面有很大阻力。”电信行业专家郭海涛表示,随着联通、电信陆续进入4G市场竞争,只有在资费调整、配套服务上快人一步的运营商才能赢得用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4G信号覆盖待加强 资费相比3G无优势 2014-01-14
· 政策、版权、分成、4G——2014中国移动游戏产业发展四大趋势前瞻 2014-01-14
· 4G撬动互联网产业机遇 2014-01-08
· 4G时代移动视频业酝酿爆发 2014-01-07
· 明年4G商用城市将达300个 2013-12-3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